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逃不过的守候 > 第42章 不负韶华

第42章 不负韶华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逃不过的守候!

昨天儿子歇班儿,本来可以安排做自己想做的事,但天津全市大赛,儿子让我过去看一会儿孩子,他们两个一起去做核酸,一起在外面吃一个早点,于是欣然答应,儿子临走的时候说,半个小时就回来,这给了我和孙女单独在一起的机会。

孙女已经四个月零十天了,她的变化很大,用儿媳妇的话说,她眼里有东西了,并且这两天吼闹得厉害,像是在练嗓子一样,总是不经意的来一嗓子,让我们都猝不及防,抱着她只能竖着了,眼睛到处撒么,哪里有动静,脖子灵活得很,一下子就转过去。

我发现孙女对声音很敏感,尤其是她坐在我的腿上,我和她面对面坐着的时候,我会用舌头顶住上牙堂,上下来回发出咯咯的声音,孙女出神的盯着我的嘴,一动不动,嘴角上扬,眼睛眯成了一条缝儿,很享受的样子。我在想,看来这当奶奶还得练就一项本领——口技,在她看来这或许也算是天籁之音吧,天籁指的是自然界的声音,人作为自然界的一分子,没有修饰的自然而然发出的声音,大概就是孙女为什么这么专注听的原因吧。

儿子和儿媳赶上做核酸的人比较多,大概一个来小时的时间才回来,进门以后儿媳赶紧换衣服,接过我怀中的孩子,用鼻子在孩子身上猛吸一口去,长长的呼出去,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像是在嗅一朵玫瑰的花香,沁入心扉的感觉,那样的陶醉,儿媳妇说,这叫:吸娃!,,,母女刚刚分开这么点时间,就让儿媳妇这样的稀罕孙女,真的不愧她的名字:丽亚,圣母就叫玛利亚呀。

下午本打算和夫君一起回老家接婆婆,但夫君说,你在家收拾收拾屋子吧,准备迎接老太太过来,我自己去就行了,,,,快供暖了,我们准备把婆婆从老家接过来住,但我服从夫君的安排,女儿经中有:未嫁从父,出嫁从夫,一个“人”字是一撇一捺得阴阳平衡,顶天立地,而两个人就得有一个跟从啊,所以,“从”字是两个人在一起的样子。

一下午的时间,把屋子收拾妥当,夫君从老家回来,却说,婆婆不过来了,原因是两个哥哥和两个嫂子都不让过来,他们知道夫君上班很忙,我又要看孩子,还时不时的也得去班儿上,照顾婆婆不光需要精力,更需要时间,说家里人多,总比我们两个人要顾得过来,还是让她在老家呆着吧,,,,,,

我很感动,在如今社会里,很多家庭在老人的赡养问题上,哥们儿之间出现的矛盾太多了,而我的哥嫂疼爱我俩如同疼爱他们的孩子一样,我俩怎能不知道照顾我婆婆这样的老人有多劳神,多累心,他们不但没有任何怨言,这几年还一直替我俩照顾着老人,这是何等的兄弟情深,有这样的哥嫂是我今生多大的福分哪,我太知足了。

我的岁月静好,现世安稳的日子是哥嫂给的,于我是一种宠爱,我更会珍惜这样的时光,不负韶华,不负流年。

昨天有些不舒服,自孙女出生以来,还从未感觉身体这样的难受,浑身酸疼,早晨帮着儿媳妇给孙女洗完屁股,回到自己家里,一头就扎在床上,捂上大被子,告诉自己,今天给自己放假,什么也不干,就是睡觉,昏天黑地的睡了一上午,快中午了,起来买菜,到四楼做饭,吃完饭接着回来睡,直到下午三点多才起来,浑身松快多了,是啊,身体也要时不时的放个假,张弛有度才行啊。

时间还早,想着有段时间没有吃饺子了,正好这个时间可以包饺子吃,于是买菜,买肉馅,和面,剁馅,和馅,开包,没有刻意,包完以后,居然是面,馅一点没剩,都用完,正好,锅里也正摆满了,刚刚好,自己感叹自己不经意间的恰到好处。

夫君又打电话过来,说,晚上不在家吃,我和儿子儿媳商量着可否可以在茶几上边看着电视边吃饺子,记得儿子小时候,经常在他爸不在家吃饭的时候,我俩会这么干,好生惬意,总是在他爸回来之前收拾好一切,不让他看出任何蛛丝马迹,我们娘俩很得意自己的造次,但昨晚儿子却说,别介了,还得看着小玥儿,还是在饭桌上吃吧,,,,看来,儿子自从有了闺女以后,真是长大了,虽然如孩童般的我被拒绝,但内心很是欣慰。

每天晚上吃完饭,都是陪着夫君,唠嗑,说话,遛弯儿,没有自己的时间,但昨晚他不在家,时间可以自己支配了,这两天忽然对唐宋八大家的诗文有了兴趣,开始在手机里查找他们的文章和诗词,吮吸着他们在文字中洋溢出的芳香,更感受着他们文字中描述的每一个场景的再现,身临其境的感觉。

我仿佛回到了古代,和欧阳修,韩愈在一起一样,穿越不同的时空,感受着他们的人生,他们的豪迈,他们的气魄,胸襟,品格,情不自禁的动笔开始抄写他们的文章,不知不觉过了一晚上,意犹未尽,早晨醒来,又抄录了一篇诸葛亮的《出师表》。

生活于我真的很惬意,我喜欢这样的自己,喜欢徜徉在古代圣贤的思想中,在先哲的智慧中遨游。读书,写字,写作,这大概就是我后半生生活的基调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