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逃不过的守候 > 第49章 中庸之道

第49章 中庸之道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逃不过的守候!

最近两天在看《三国演义》,让我对其中几个人的名字中的字有些兴趣,刘备,字玄德,张飞,字翼德,曹操,字孟德。他们的字中都有一个“德”字。

“德”,会意字,由表示行走的彳、代表眼睛的十目一,和表示心脏、人的内心的心三部分组合而成,合起来指眼睛里可以看到的人心的行为;一说是形声字,彳为形,十目一为声,本义指道德,品行,引申为信念,心愿;又指恩惠、恩德;有时用作动词,表示施予恩德或感恩戴德。

“德”的释义有三个:道德,品行;恩惠,恩德,好处;感谢恩德,报恩。

“夫子积学,当日知其所无,以就懿德。”,“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说起“德”,最先让我想到的是《道德经》,而《道德经》中有专门对刘备的字:“玄德”的描述:“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遵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而在《道德经》的开篇就对“玄”字做了描述:“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玄”,象形字,金文像丝形。本义是悬挂。释义为:黑色,红黑色,幽远,玄妙,深奥,神奇,玄学,天。

“玄夜凄风却倒吹,流萤惹草复沾帏。”,“载玄载黄,我朱孔阳。”,“龙战于野,其血玄黄。”,“玄古之君天下,无为也,天德也。”,“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

原来看《三国演义》只是看个热闹,主要是看诸葛亮的足智多谋,这两天让我多看几眼的却是刘备,剧中百姓都称他为英雄,之前很是不解,无论是文还是武都不如身边的这些人,比如: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但这些人却都忠心耿耿的跟随于他,视他为明主,原来是刘备的仁德之心大矣。

三国演绎的就是一个“义”字,而在《道德经》中有这样的描述: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这样看来,义的前面是仁,仁的前面是德,德的前面是道啊。

遵道而行,以德为贵,才算得上是真英雄,让我们向英雄看齐。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大筛”这个词横空出世,是因为新冠疫情,要一个地区全员做核酸,称之为:大筛,尤其这几天,我们小区每天都在大筛,我忽然对“筛”字有了兴趣。

“筛”,形声字,?为形,师为声。筛的本义指一种底有小孔的竹编器具,分离粗细时用。

“筛”的释义有四个:筛子;穿过缝隙;斟酒;敲击。“筛”还有一个读音,念shi,一声,是竹名。张华的《博物志》卷六中有:“海上有草焉,名筛。”。

“扫石月盈箒,滤泉花满筛。”,“又三里,则岩石渐起,松影筛阴。”,“摇旗擂鼓各齐心呐喊筛锣都助兴。”。

而“筛”字直观的看,是?下一个“师”字,而“师”呢,繁体写作师,是会意字,由表示众多之义的阜去掉十,和表示目众多义的帀两个字组成。本义为古代军队的一种编制单位。

“师”的释义有七个:古代军队的编制单位;部队,军队;教师,老师;有专门技术或知识的人;拜师,学习;仿效,效法;狮子,后来写作“狮”。

“五卒为旅,五旅为师。”,“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今诸生不师今而学古。”,“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小时候,尤其是夏天,经常看母亲用筛子筛棒子面,因为天气热,面里长了虫子,足够细孔的筛子可以把虫子筛出来,所以,对“筛”字是有直观的感觉的,而如今所说的大筛,也是要筛出与众不同的人来。

有时候我在想,老天是不是也有一个筛子,它在根据每个人的德行在筛选呢?这个筛子就是劫难,或许一个人经过历劫以后,依然保持善心,初心的,那就是够标准了,百年之后就可以轻松飞到天上去。而在红尘中污染的太厉害,被名利情包裹得越来越重,看不到自己的本心了,那就只有往下走,继续轮回,生生世世偿还自己前世欠下的孽债。

吾辈需不断修为自己,摆脱名利情的缠绕,返出本真的自己,遵天道,通过筛选,让灵魂回到真正自己的家园。那里自由自在,那里快乐逍遥。美哉!加油!耶

“密接”这个词,也是在这几年使用频率过高的一个,因为新冠疫情一直没有停止,对于在特定时段儿,和阳性感染者有过轨迹重合的,和密切接触过的,就算是密接吧,需要隔离,静默观察,所以,人们很讨厌这个词,因为一旦粘上“密接”这个标签,就得自己单独在一个房间里至少七天,有点画地为牢的感觉,很容易因为神经紧张而产生焦虑和抑郁,更会引起身体的不适感。

那么“密接”这个词的本义是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两个字在字典中的解释。

“密”,形声字,山为形,宓为声。本义指堂屋状的山。

“密”的释义有六个:堂屋形状的山;密集,稠密;紧密,亲密;平静安静;紧闭,周严;严密,秘密。

“密,山如堂者。”,“密雨斜侵薜荔墙。”,“以疏为美,密则无态。”,“所居长吏,但宜敬之而已矣,不宜极亲密。”,“密坐幸颇欢,剧饮宁辞痛。”,“天北际下地中,日随天而入地,地密鄣隐,故人不见。”。

那么“接”呢?“接”,形声字,扌为形,妾为声。本义为双手相交,即手拉着手。

“接”的释义有十个:接触;接续,连接;放,搭;绑,捆;看见;靠近;接待;对待;承受,承接;射击。

“声发于和而本于情,接于肌肤,臧于骨髓。”,“忧与愁其相接。”,“其交也以道,其接也以礼。”,“是君臣、父子、兄弟去利,怀仁义以相接也。”,“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接”直观的看,是一个扌,一个妾,而“妾”,会意字,古文由辛字省去一横写作?和女上下组合而成。本义指有罪的女人,即女奴。“接”的这个解释是不是可以理解为用手拉着辛苦劳作的女人?

曾经有一段时间,很爱听一首歌,叫《听闻远方有你》,很喜欢这首歌的歌词,前段时间,听同事说了一个在网上流传的段子,说有人被作为密接者隔离了,他很莫名其妙,说我又没和他接触,为什么把我划成密接呢?对方回答说,是因为你吹过他吹过的风,走过他走过的路,,,,当时就把我笑喷了,原来歌词也可以这样被引用的。

我在想,在网络的世界里,我们会因为共同的爱好,比如都爱读书,爱写作,这样的一群人聚在一起,这算不算是密接呢?在欣赏每一本好书的时候,是不是像是在走一遍作者走过的路一样?书中有作者的品格和风骨,在阅读的时候,像不像是清风拂面的感觉呢?

愿我们多一些这样的密接,多一些和古代圣贤和志士仁人的密接,多读些他们的书,或许会触摸到他们的灵魂,也会让我们的灵魂得到滋养和成长。岂不快哉?

昨天儿媳妇发了一个孙女独自坐在床上的视频,算起来孙女昨天才五个月零两天,小家伙儿很厉害,虽然两个小手杵着床,但很镇定自若的样子,着实让人喜爱。

进入冬季取暖期,屋子里有些干燥,每天早晨孙女醒来,嘴巴有些粘住的感觉,儿媳妇会小心翼翼的用棉签蘸上点水,将嘴唇慢慢阴开,然后就是让她自己粪球,醒个盹儿,翻个身,趴着,可以让攒了一宿的宿便很快排出来,顺便给她捏捏后背两侧,让她松快松快,然后用奶瓶喂点水喝,让她润润嗓子和食道,,,这一系列的“操作”,不得不让我对儿媳妇暗自赞叹,一个年轻的妈妈,可以把孩子料理得这样好,真是我这当奶奶的福分哪。

孙女最近几天的变化很大,我们吃饭的时候,把她放在小车上,她眼巴巴的望着我们吃,盯得死死的,但并不闹腾,偶尔吮吸着自己的小手丫,每次都是我最先吃完,推着她在客厅转悠,孙女总是兴奋得手舞足蹈的样子,两只脚一直踹着扶手,咣咣的,也不知道疼。感觉她壮实了很多。

晚上八点半到九点多这段时间,是孙女最兴奋的时间段儿,据儿媳说,她在娘胎里的时候,也是这个时候最欢实。前两天晚上,儿媳妇发了一个视频,是小家伙儿躺在床上独自吼闹的场景,她的身体七扭八歪的来回动弹,手在嘴巴里,但依旧发出小老虎一样的吼叫,嗷嗷的,带着虎威,俨然就是一只小老虎。好玩儿极了。

大概要一个小时的时间,孙女的声音会越来越小,动作会越来越缓慢,这个时候,就像电池没电一样,这是要睡觉了,儿媳有话儿,要充电了,喂上奶,她很快便进入了梦乡。她睡觉的样子很舒服,她的两个胳膊从来都是裸露在外的,并且很放松的样子,很洒脱。

前两天给孙女洗澡,没在澡盆里挂兜布,先把小脚沾上水,后背沾上水,直接给她放进了澡盆里,小家伙不哭不闹,但明显感觉她的紧张,她的一只小手紧紧的抓住盆延儿,另一只手死死的拽住她妈妈的衣角,才五个月的孩子,居然有这么强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真是厉害,不知道她的前世经历了什么,让她这一世会如此的淡定。

孙女的眼神很灵活,会跟着声音走,她能专注的看着眼前人做的每一个动作,尽收眼底。好像她能看懂一切,听懂一切,只是说不出来而已,我感觉,她能够读懂人的表情,她可以从说话声音的大小和轻重缓急判断人的情绪,会跟着人或悲或喜,真的不要觉得她只是一个吃奶的孩子,什么都不懂,她其实很纯,大人的任何情绪上的杂质她都能够分辨得出来,从而会影响到她的情绪。

我们都想我们的子孙有一个好的开始,无论是在身体还是在精神上,那就从自我做起吧,控制自己的情绪,管理好自己的情绪,提升自己的修养,给子孙一个良好的软环境,不为别的,只为她能够身心健康的成长。那就让我们的灵魂也跟着孩子一起成长吧!

朋友对于“中庸之道”有了一番自己的阐述,很独到,很是赞叹!我虽然去年就有了《大学中庸》这本书,一直没看,朋友这样的提醒,正好可以好好学学。我学习古文的方法很特别,是把原文抄一边,从原文中揣摩其中的意义,在上学的时候,也愿意写写画画的,好像这样可以记得更牢固些,为算是一种另类的学习方法吧。

昨天刚刚抄了一点儿,早晨很想从“中庸”这两个字中找到一些理解,所以,拿来字典,我们来看看字典中是怎么记载的。

“中”,甲骨文和金文像一面旗子,一旗杆竖立中间,上面有多条旗子的飘带,旗杆中央有一点或一个圆圈;篆文飘带之形被略去,于是写作中。本义为中心。

“中”的释义有五个:中间,中心;内部,里边;中等,不高不低的;内心,胸中,心里;半,一半。

“洛阳处天下之中。”,“美人首饰王侯印,尽是沙中浪底来。”,“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朔风中夜起,惊鸿千里来。”。

对于这个“中”字,在《道德经》中有:“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而“庸”呢,会意字,由用和庚组成。庸与用是同源字,庸的本义为施行。

“庸”的释义有六个:用;水沟;通“佣”,受雇佣;功劳,功勋;平常,平庸,不高明;岂,难道,哪里,怎么。

“王其无庸战。”,“若为庸耕,何富贵也!”,“臣,君之庸臣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那么对于“中庸”这个词的本义来看,一个是中心,一个是施行。我直观的理解是掌握度,无论是高度,广度,宽度,深度,维度,都要适度,中正才行,不偏不倚,不上不下,不左不右,不急不躁,不卑不亢,不多不少,不大不小,刚刚好。但这很难把握。

人体的中正之官是胆,是决断,公正之官,而肝和胆相表里,所谓肝胆相照,如果一个人有足够的胆量,那么他的决断力一定很强。中和正是分不开的,人唯有求正才可以去掉执着,人如果没有了执着和欲望,自然就不会走极端,那么是不是就在走“中庸之道”呢?

我还需不断学习才能有更多的不同的答案,朋友,让我们一起努力,活到老,学到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