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重返88,草根的官场逆袭 > 第25章 干光了

第25章 干光了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重返88,草根的官场逆袭!

俞承伟作为上辈子的过来人,穿越回来总算解决了个人问题,第二天忙乎赵家华的事情楼上楼下跑了七八个来回都没觉得累。

等安排好住院手术的事宜,俞承伟又带着凌秀波逛省城,掏钱给凌秀波买了心心念念的随身听。

日本产的,贵的离谱,竟然要一千二百多块钱,磁带也要二十多一盒,想想几十年后的情况,俞承伟的牙差点没咬碎了,但是人都睡了,这钱绝对不能心疼。

凌秀波是快乐且幸福的,一来是成为了俞承伟的女人,二来是看出俞承伟对她绝对是放在了心尖上。

她自己倒是揣了钱来的,没花出去,但是也没省下,给爸妈,给俞承伟和刘桂芬都买了新年礼物,加起来也有四五百块钱。

俞承伟和凌秀波在省城住了五天,一盒十二个计生用品全造光了,期间俞承伟和凌秀波还买东西给于淼送去,结果人没见到,听省总工会的人说于淼回京城过年了。

等到第六天的时候,赵家华的爱人拆线,一行四人打道回府。

俞承伟把车开的比较慢一些,看着于大鹏的脸色比之前好了很多,问道:“姐夫,医生没说能进一步做手术吗?”

赵家华的爱人于大鹏叹了口气,“早几年还有可能,现在已经没有手术的必要了,能挨多长时间就多长时间吧!这些年已经把家华拖累苦了。”

赵家华给于大鹏掖了掖被子,“说什么呢!有你在就有个伴,什么拖累不拖累的。”

俞承伟微微颔首,这几天他已经看出来了,赵家华绝对是个贤妻良母型的女人,他倒是希望将来凌秀波也这样,少年夫妻老来伴,那才是幸福啊!

上辈子婚姻的不幸福,甚至是一地鸡毛,让俞承伟对赵家华高看一眼,对凌秀波也充满憧憬。

回到林城县,赵家华的老婆婆非要留俞承伟两人吃饭,推却不过两个人吃了晚饭才从赵家华的家里出来。

五六天如胶似漆的生活,让凌秀波一门心思都扑在俞承伟身上,两个人走在年味渐浓的街上,凌秀波突然说了一句,“小伟,过了年你就22岁了吧?”

俞承伟闻弦歌而知雅意,这时候的法定结婚年龄和后来差不多,男22岁女20岁,凌秀波今年就够岁数了,他却要过了年才满22岁。

俞承伟揽着凌秀波的香肩,“我倒是想天天和你耳鬓厮磨,长相厮守,可是政策不允许啊!”

作为乡一级的领导干部,晚婚晚育必须遵守,哪怕早一点也得到二十五六岁才行。

被俞承伟说破心思,凌秀波满面绯红,她是尝到了滋味,恨不得从现在开始就跟情郎双宿双飞,但现实情况不允许,徒复奈何。

“哪个跟你说这个了,我是怕你犯错误。”凌秀波强词夺理,“我可是听家华姐说了,你们党政办的那个黄晓雯跟你挺近乎的吧?还有农村的那些大姑娘老娘们,都可得意你了,你要是敢做对不起我的事,我要你好看。”

俞承伟哈哈大笑,随即贴着凌秀波的耳朵说道:“我自己家就有一块良田,犯得着去耕种那些贫瘠的土地吗!你也太看不起我的品味了。”

凌秀波稍微想了想才明白良田和贫瘠的土地代表什么,脸色更红,不轻不重的掐了俞承伟一下。

她这几天陪伴俞承伟,可是没少听俞承伟口花花,有些话仔细一琢磨脸就红。

把凌秀波送到家门口,俞承伟没进去,天已经不早了他还得骑车回家,再耽误个把小时,到家都得九点多钟了。

吻别之后,凌秀波目送俞承伟消失在夜色中,脸上带着笑一进家门,让她没想到的是林友祥居然在跟爸妈聊天,茶几上还摆放着没拆开包装的礼品。

“秀波回来啦!赵局长的爱人情况怎么样?”李晓月问道。

作为县里为数不多的女干部,她跟赵家华也算熟悉,甚至还有点嫉妒,比她年轻十岁多的赵家华已经是一局之长,哪怕是环保局,级别在那摆着呢!

凌秀波把东西放好,外套脱掉,“手术挺成功的,已经能自己吃饭了,不过以前的毛病不见好转。”

凌秀波又跟林友祥打了声招呼,借口去悉数离开了客厅,她知道俞承伟不愿意自己跟林友祥有丝毫牵扯,面上过得去就行了。

林友祥自从知道俞承伟从计生站拿走了计生用品,还跟凌秀波在省城呆了五六天,已经猜到俞承伟估计是拔得头筹,心里不痛快乃至愤恨,表面上却没有丝毫表露。

“阿姨,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明年一开春,榆树村和吴家大院基本上都会开展玉米制种和黄芪的种植,玉米制种肯定是要绿城农校指导,但是黄芪这方面种子还没定,二舅那边想做这笔生意可得抓紧了。”

林友祥今天来是给凌青夫妇送好处的,李晓月的弟弟在隔壁县的土产站工作,有黄芪籽的门路,这一进一出一倒一卖个人少说也有上千块的进账。

李晓月眼前一亮,“那敢情好,友祥啊!这个事儿你能说得上话吧?”

“没问题,有我和小伟在肯定板上钉钉,准保把这件事办明白了,钱给谁挣不是挣,肥水不流外人田嘛!”

敲定了这件事,林友祥没有多呆就走了。

李晓月兴致颇高,“友祥这孩子真不错,秀波咋就看不上呢!”

凌青刚才话不多,他不太满意家里人跟钱扯上太多关系,此时听了李晓月的话,轻哼一声道:“你一家女还想嫁两家?俞承伟也不错,我特意跟郑一迪打听过,玉米制种和黄芪种植都是他一力促成,林友祥这小子这个时候上赶子来,分明是想争功谋好处。”

凌青是官迷不假,但是官场上的这些道道一样门清,林友祥打什么主意他一清二楚。

干好了一乡之长功劳少不了,干不好,也有俞承伟在前面顶着,顺带手还把好处给了凌家的亲戚,什么好事都想到位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