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四合院:我枪械专家,护国忠骨! > 第25章 代号长寿花

第25章 代号长寿花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四合院:我枪械专家,护国忠骨!!

审讯结束,已经是旭日东升了。

向阳走出审讯室,迎着初升的朝阳,深深吸了一口气。

此番动作,究竟是打草惊蛇,还是,让水里的鱼潜到了更深的地方?

tw那边的目的,就是破坏586项目。只要586项目还在进行着,他们就不可能停手。

现在的问题是,他们究竟会从哪处下手?

“长寿花”这个代号背后,究竟是哪个人?

沈老的计划,又是什么呢?

“行了,正好这两天是休息日,向阳你就和韩兵一块儿去看档案吧。”

沈老也走出来,伸了个懒腰,看着天边即将跃出地平线的朝阳。

“就是要辛苦你了,又是要盯着研究所,又得翻档案。”

向阳哪里能当真认下这辛苦二字?连忙说这是自己该做的。

只可惜,没法回家和家里人一同吃饭了。

说起这看档案来,也有讲究。

向阳和韩兵看的,是两方面的档案。

一方面,是研究所里,所有值得怀疑的人的档案。

另一方面,则是建国前的特务档案。

毕竟,能知道7号专家回国的详情,那在领导层的位置不会太低,自然是早早潜伏下来的。

两方面对照,找出可疑人物,划定范围,并且将这些东西刻到脑子里。

这就是他们应该做的。

进机要档案室,不仅不能带纸笔,进出还都要搜身。

向阳是第一次来,和韩兵共用一份介绍信——有了这个加盖公章的介绍信,他们两个才能进去。

“这边搜身。没带纸笔吧?”

“没带。”

“咱们进去,只能带两只眼睛一个脑子,要记的东西都放在脑子里,连水杯都不能带,统一搁在那边,要喝水的时候过去喝。”

韩兵轻声交代。

“唉,可算是有人能替我分担分担了,你是不知道,我这段时间看的眼睛疼脑子也疼,这样下去迟早近视!”

向阳笑了笑,没接话。

他转过头,目光凝在机要档案室的门口。

那里,有一个只有他能看到的,签到标志。

一个光圈里,散发着淡淡荧光的蓝色三角。

在迈步进入的时候,向阳不经意的在此处略微停了一下。

“小六,签到。”

【恭喜您,机要档案室签到成功,获得保密档案(电子档)一份!】

向阳心下悚然一惊!

“小六,这个电子档案要怎么看?”

【只要宿主将目光投注在空白平面上,在心里默念调出档案,就可以观看了】

“除了我,还有别人能看到吗?”

【没有哦!我们这采用的是最新的只能脑内投影技术……】

后面小六的喋喋不休,向阳没往心里去。

签到系统从来没给他签出过不实用的东西来。

当时他在机要档案室门口签到,也是存了碰运气的心态。

谁知道真让他碰着了!

如果他没有想错,这份档案,应该和他们正在调查的间谍事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但是,至少现在他不能看。

韩兵也是做这一行的,倘若让他发下自己“盯着白墙发愣”,难免会心生异样,无论是因此导致自己被怀疑,还是让韩兵觉得自己不努力,都不是好事。

能管理机要档案室的,也不是什么普通人物。

机要档案室的主任是个五十多岁的女人,姓周,穿着灰扑扑的,短发花白,带着玳瑁色框的眼镜,面上有皱纹,但是没有老年斑,所以看着倒还白净。

但是透过眼镜框,看到她的那双眼睛,向阳就知道,这位周主任不一般。

“周主任原来是干什么的?”

“哦,周主任也是老革命了,年纪上来退了二线。”

韩兵随口的回答,让向阳确认了心中的判断。

这位周主任,原来怕是也做过地下党。

就那个看人的眼神,和一些细小的动作,以及东西的摆放规律——绝对是受过训练且有着丰富“实战”经验的人。

“小韩又来了?”

周主任看到韩兵,和蔼一笑。

“这位是?”

“哦,周主任好,我是向阳,韩兵的同事,现在一起在沈老手下工作。”

“哦,老沈的人啊。”

周主任一下就笑开了。

“就老沈那个脾气,你们可得多担待着点了——忒怪!”

这话周主任能说,他们两个可不敢接,只能笑。

“行了,进去吧。今儿还开夜车不?”

韩兵看了向阳一眼,向阳点点头。

“我们俩都熬夜。”

周主任叹了口气。

“得了,那我也没法睡了。你们说,老沈这个人啊,真是的!”

说着,就从办公室里出来,给他们两个拿档案去了。

“还是那两类档案?”

“嗯。”

机要档案室,只有管理档案的主任才能进去。像他们这些来调阅档案的,只能将档案类型提交给周主任,然后让周主任给他们拿,然后在外面的阅览区阅读。

只要他们不走,周主任也不能下班,就得陪他们熬着,直到他们将档案还回来,查漏补缺,归档为止。

周主任吃力的将一个硬牛皮纸箱子搬过来,重重放到桌面上。

“等等啊,还有一箱呢。”

这种硬牛皮纸箱带盖子和提手,一个箱子就有一尺多高,两个箱子摞在一起得有三尺了,可见这些档案有多少。

“……这么多?”

饶是向阳这样的人物,也没忍住愣了一下。

“可不是?”

韩兵苦笑。

“就咱俩,快看吧。”

其实向阳也是骤然被这些纸质档案的厚度吓了一跳,慢慢习惯了,翻阅的效率也就渐渐高起来。

要知道他原来也是需要看档案的——只不过看的是电子档,不说多厚,只说一次要看多少G。

尤其后世是信息化社会,要看的东西更多,一点不比现在看纸质档案轻松。

所以他进入状态,甚至比韩兵更快一点。

这些东西不能用笔记,只能硬塞到脑袋里。还不能死记硬背,必须灵活记忆,才能在要用的时候从脑海里调动出来、抓住蛛丝马迹,联系因果关系。

所以这活儿,还真不是一般人能干的,起码要有个好脑子。

一时间,万籁俱寂,只有纸页翻动的声音,沙沙作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