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林黛玉在年代文里的幸福生活 > 第21章 孝顺

第21章 孝顺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林黛玉在年代文里的幸福生活!

“大力,大力,快点儿滴,你妈昏过去了,是不是脑梗了?”

腊月初七夜里,白天刚杀了猪,忙活一天,晚上林大力一家子早早都歇下了。

得有九点多的样儿了,外面有人敲窗户喊林大力。

是前院的张大叔,晚上出去玩水浒牌端锅儿,刚玩儿完往回走,路过林爷爷家,正赶上林爷爷要出门,说是老太太迷糊过去了,要找儿子发动车把人往医院送。

他就帮着跑个腿。

林大力一听,蹭的就从被窝里爬起来,拿了棉衣棉裤就往身上套,下炕踩上棉鞋就往门外跑,一边跑一边蹦跶着提鞋,出了门,还在系棉袄的扣子。

边系扣子边往马厩里跑,买了拖拉机之后,马就卖了。如今拖拉机放在里面呢。

昏迷了,得往县医院送,得用拖拉机。

拖拉机启动了,贾敏在屋里衣服也穿好了,往柜子里翻存折和家里的现钱,都拿出来,放包里装好。

又把海红给叫起来,“快去叫你二叔去,我们送你奶上医院,一会儿让你爷来陪着你们,你在家把家看好。”

黛玉姐几个也被吵醒了,迷迷糊糊的听了个大概齐。

“妈,让我爸开车慢点儿,现在路太滑了。多带几床被子吧,路在太冷了,车棚不顶事。”

黛玉心思,嘱咐着她妈,这时候也不是心疼两床被子的事儿。

拖拉机只有驾驶座有玻璃棚,可是驾驶室里只有一个座,挤着坐两个人还行,想多坐人,得自己拿小板凳挤着,特别不方便。

后车斗的棚就是个帆布棚,能挡着雪,却隔不了多少凉。这寒冬腊月的人在里面坐着不围几层被子真不成。

“知道,知道,你们在家好好的就行。”

海红这会儿穿好衣服往后院跑了。

贾敏抱着两床褥子出去,放到车后斗上,铺到原来就有的隔凉的稻草上。

车已发动了往门外走,刚出了大门,海红和二叔林二刚就跑着来了,林二叔直接往车后斗上一跑,车就没停的往林爷爷家去。

姐几个围着被子,坐在炕上等消息。

大姐海红把灶里又添上一舀水,架了两块木头,原本还没有烧完的木柴还有火星,遇柴即燃。这样到天亮,炕都凉不透。

墙上的钟走了半个多小时,林爷爷抱着被子进屋。

“都睡吧,别坐着了,被窝都晾凉了。”

老爷子把自己的被褥铺在外屋的炕头上,把黛玉的被褥挪到里屋她三个姐姐的炕上,让姐几个一起睡。

“爷,我奶咋样儿了?”

海红问呢。

老爷子表情没什么变化,“醒了,脑子不清明,手脚不好使,跟老刘家栓子媳妇那病差不多。”

啊,姐几个一听,都知道爷爷说的是谁了。

他叫栓子,姐几个得叫三爷,那位三奶,前年也是冬天,家里杀猪炼猪油,说是自己一个人吃了满满一大盘子油碴,晚上就迷糊过去了。

虽说发现的及时,可那三奶人胖,现找人抬着上马车,送医又不及时,住了两个多月的院,回来人也半身不遂了。现在走路半边身子不好,一抖一抖的。

黛玉一想到这个,心里就替爸妈犯愁。

这万一林奶奶也半身不遂,不能自理了,爷爷年纪不轻,也都快六十的人了,自己肯定伺候不了。

到时候,受罪的还不是自己爸妈?

要是好说话,事儿少的老太太还行。

可她这奶奶……

嗐……

她能想到的,三姐可能还没想那么多,大姐二姐肯定想到了,互相看一眼,当着爷爷面儿,没说啥。

可等躺下了,黛玉听到她们翻了半宿的身。

搁谁能睡得着呀。

……

接下来一个月,黛玉算是见识了,啥叫恶婆婆。

老太太生病住院,陪护最方便的当然是亲闺女。

林大姑也没说不伺候。

得了信儿第一时间就到了县医院,那会儿老太太还没出手术室呢。

老太太没醒过来之前,仨孩子都在身边守着。

可等老太太一醒,看着林大姑就赶人。

她血管才通开,嘴都不好使,不自觉留哈喇子呢,谁敢惹她?

生生的把林大姑给撵出了病房。

林大姑在走廊里哭得差点儿断了气。

可又有什么法子呢。

只能回家,每天做了饭菜,大老远的让大姑父或者大表哥骑着摩托车往县医院送。

老太太吃不了,哥俩还能吃呢。

本来,林大姑被赶回家,贾敏和林二婶觉得,怎么着都是女的伺候方便,她们妯娌俩也带着换洗的衣服到县医院了。还怕一个人伺候不了老太太,俩人一起去的。

可到了,那待遇,跟林大姑一样一样的。

没等坐下呢,就让老太太指着鼻子就骂回来了。

哎,就得折腾俩儿子。

林大力说哥俩换着来吧?

还不行,就得俩儿子都得在他眼么前儿守着。

林大力这一个腊月,得损失多少,她是不管的。

出去收粮卖货那是想都别想。

抽个空上批发市场进点货送回家里的小卖部,再回来,老太太都得好一顿臭骂。

林二刚愁得什么似的,想哄着老太太让他一个人陪护得了,别耽误他大哥挣钱。他家里孩子多,负担重,年前又是最赚钱的时候,损失不起呀。

结果他也没落下好,老太太口口声声说儿子嫌弃她老厌物,不孝,想气死她啥啥的……

要不是林爷爷在家天天的帮着做豆腐,还能在家里卖一些。

这一冬天,损失得更多!

一头儿是搭着时间,不挣钱。

另一头儿,住院的医药费两万三千多,还得花。

哥俩本来说了平摊,林大姑说什么不同意。

她自己出了一万,剩下哥俩平摊的。

那也量六七千块呢。

半年的地都白种了。

这些都行,当儿女的,奉养老人,都是应该应份的。

可老太太无理取闹,哥俩就真冤枉了。

病房里六张床,住了五张。

其他的病人,来来回回,出院住院的。但凡有谁家的儿子孙子来探病,林大力哥俩就得挨一顿骂。老太太几天都不带给好脸的。

恨不得揪着儿子们给她变出孙子来。

那一出一出的,黛玉在家里听着她妈和二婶念叨,都觉得她爸和她二叔是真孝子,要不然,就她爸那脾气,能受得了?

别管咋作吧,都是折腾儿子,家里的媳妇好歹没受那个气。

可等到了年跟前儿,老太太要出院了,俩儿媳妇都有点麻爪。

老太太按理还得再住上十天半个月的。

可一来,在医院过年,不是好兆头,不是万不得已,谁乐意在医院过年呀。

二来呢,老太太一天就打两瓶吊瓶了,别的其实在家也没区别,还能自在点儿。开了药回家打也成。

那出院回来过年,老两口的家里都一个月没开火了。

老太太又行动不便,大夫说至少得养上一年才能恢复八成。这还是送医及时手术很成功的情况下呢。想百分百恢复,是不可能的。

那这种情况,咋办?

还能把老两口扔在一边儿自己过年?

贾敏与二婶商量来商量去的,再怎么不情愿,心里她清楚,男人必是会把老两口接过来一起过年的。

“还是来南院吧,住外屋,我跟你哥搬厦屋住。我家里人多,谁都能照一眼。”

贾敏当大嫂的,这时候肯定得她出头。

林二婶想了想,没有非得争,“行,听嫂子的。让老太太住到前院,晚上我跟二刚过来伺候。明儿个就让海珊住过来,姐几个挤挤,将就住一冬吧。”

里屋的炕不小,住姐五个,也不算挤。

贾敏一听,“行,让海珊过来吧。我看你俩也别折腾了,反正也快过年了。今年就在一起过年吧。这么大铺炕,又不是住不开。咱俩住厦屋去,让他们哥俩跟老两口住。”

就前后院的住着,二叔家又没养多少禽畜,回去喂个食就成,又不远。

主要吧,老太太是挺让人发怵的,贾敏也不想一个人伺候。

二婶子也想到了这一层。

“行。”

便应下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