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林黛玉在年代文里的幸福生活 > 第26章 有情况了?

第26章 有情况了?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林黛玉在年代文里的幸福生活!

在林大力找来獾子油之后,伤口恢复得还算快,三四天就陆续结痂了。

结痂的脸看着越发的狰狞。

正式开学之前,老师提前一周上班,贾家大舅来学校上班的时候才得了信儿,当天就来看海红和海珊的伤。

也不能对老太太的行为说太多。人都搬走了,还说啥。

只能恨铁不成钢的语气训海红两句,“以后你可长点心吧,别烂好心。明知道人家不稀罕你,还往前凑什么?”

海红闷闷的不说话。

她十五岁了,又向来是个心细懂事的,什么不明白,不知道?

脸成了这样,头发也剪了,谁还没有爱美之心了?

又正是青春慕艾的年纪,便是不说,心里就没有对哪个男同学有过不可说的小心思?

好好的漂亮姑娘,哪怕衣裳不光鲜,也挡不住娇花一样的脸。

连脸都没有了,以后……

怎么办?

孩子难受的,书都不想念了。

贾大舅得了黛玉的暗示,训完了人,又是安慰,“没事儿,破皮的伤,养养就好了。回头我去省城的医院问问,咱买最好的去疤药,实在不行,电视上不是演那什么整容的嘛,咱也去整容,比原来还好看。”

说得海红眼睛闪闪发亮,大舅就给加了但是,“但是,这个需要钱,很多的钱。你爸妈还得养你几个妹妹,不能把钱都用在你一个人身上吧?所以,怎么办呢?你得好好念书,咱们寒门子弟,念书是唯一的出人头地的途径。你得考上大学,到大城市去工作,挣钱,挣大钱,才能给你自己整容。”

海红重重的点头,“大舅,我记住了。我肯定好好学,考大学。我难受了,脸丑点儿就丑点儿吧,老大学之前,丑不丑的,也不耽误啥。”

哎,这就对了嘛。

贾敏的心放下不少,说出来的话却还是硬梆梆,“丑什么丑?带点疤 能丑哪去?我是给你鼻子生差了,还是眼睛生差了?不是,死丫崽子,你刚才那话是啥意思?耽误啥了?你是不是有啥别的心思了?”

哎呀,你咋那么会抓重点呢?

海红果断的躺下,一翻身,把脸冲着墙躺着去了,然后闷闷的来了一句,“想耽误也耽误不了了。”

这话说得,把贾敏给堵得啥也不能再问了。

翻着白眼转身去做饭。

黛玉在她大姐这头儿坐着呢,眼睁睁的看着她大姐脸都红了。妈走了之后,还冲着她吐舌头。

哎呀,大姐是不是真有情况了呀?

黛玉眨眨眼,又眨眨眼,等到大舅走了。妈也去忙了。屋子里没人的时候,悄悄的靠近她大姐,“姐,你是不是处对象了?”

海红的脸腾一下就红了,抬着另一只没受伤的手打黛玉,“胡说什么?我好好学习呢,处什么对象。”

说完想到了自己的脸,抬手想摸,又想起伤口不能碰,叹了口气,“啥也不能想了,好好学习吧。”

哎哎哎,这样可不行啊。

黛玉想了想,以她自己的理解,说她姐,“大姐,你才上初一,现在认识的人,都是村里的。将来好不好的,谁也不知道。等你上大学的时候,认识的,可都是好了的。到时候随便找一个,也是出息的,都不用挑,多好……”

海红被她说得无语,这是什么小孩子话?什么叫不用挑?随便找?

那是能随便找的吗?

不过她说的也有道理,现在那谁学得好,也就是乡里的前三,也不知道他是考中专还是上高中。将来能不能考上大学还一定……

算了,想那些干啥,自己能不能考上高中都还不知道呢。

“你才多大,知道什么。好好学习,学生想那些有的没的。你以后少看点儿电视剧,那里面说的都是假的。”

九五年的这个当口,正是琼瑶剧最火的时候,什么梅花三弄啊,青青河边草,婉君什么的,火得一塌糊涂。

家里因着老太太住院花了一大笔钱,没有买电视机。贾敏晚上不忙的时候,会带着闺女们去后院看电视剧,动不动就看到九十点钟。哭得稀里哗啦的回来。

黛玉的眼泪向来最方便,又自带的多愁善感属性,对那些男男女女情情爱爱的,最容易共情。

哭得比女主角都惨。

要只是为了剧里女主角哭还行,有时候触景生情,想到上辈子,那完蛋了,能哭得差不多死过去。

还得一边控制着自己别多想,一边儿又感伤女主角的身世,哭得呀。

贾敏都不知道多少次跟林二婶念叨,就黛玉这样儿的,等将来长大了,万一遇上个心眼不正的男人,好话哄几句,不得被卖了还帮人家数钱啊?

黛玉还是听姐姐调侃她才知道她妈这么担心的。

气得不行。

发誓自己绝不是那样的人,不会被骗。

可是没人信呀。

她就开始口口声声,这辈子不嫁子,长大了考大学,找好工作,挣钱给爸妈养老,谁也不找,省得被骗。

其实这是她真心话,这么说,也是想给爸妈打个预防针,年年岁岁的这么说着,俩人慢慢习惯了,真不找的时候,他们才好接受。

她是真的一点儿都没有想过成亲的事。

成什么亲,伤得还不够吗?

许出去过一次的心,还能再收回来,许给别人一回吗?

不可能!

“哼,这世上最不能信的两句话就是未嫁的大姑娘喊不嫁人,没牙的老太太说活够了……”

贾敏半个字都不带信的。

……

贾大舅回去之后,第二天,贾姥姥贾姥爷老两口就回高岗屯老宅了。

不放心呐。

大舅两口子送老人回来的,出租车先停在了林家门口,老两口直奔大外孙女。

贾姥爷看了两眼,不说什么。

贾姥姥凑近了海红的脸,看了又看,“没事儿。痂定住了,千万别用手扣,让它慢慢长好了自己掉,疤印儿浅。回去姥姥给炒蛋黄油,是祖上传下来的老方子,祛疤最好的。放心,一准儿有用。姥姥家的祖爷爷年轻的时候在京城太医院里做过御医,回老家开的药铺当年也是省城最大的药铺子。那些老方子,姥儿都记着呢。”

为了向大外孙女证明方子好使,贾姥姥连老底子都露出来了。

几个姑娘听得一愣一愣的,这不就是电视剧里演的那种大小姐吗?

真的假的呀?

“真的,你姥姥他们家,当初在省城是名门望族。出了败家子,败了三辈子,到了还能剩下俩药铺子呢。那时候嫁给我,正经的下嫁了。”

贾姥爷也出声证明。

下嫁其实不至于。那会儿贾姥姥的父母带着她搬到县城,用分家得来的银钱买了个宅子,再加两个药铺子,也没剩多少家财。可贾姥爷家,却是有名的大地主,只是出身乡下,不算城里人罢了。只论家财,比史家多多了。

九五年了,早不是过去那时候,不敢提出身的年月。

孩子们爱听故事,老两口就给孩子们讲古。

多少家没提过了,记忆最深处的那些,年轻里的时光,还能那么清晰的记起来。

老人愿意讲,孩子愿意听。

海红听得,脸上都快忘了痒……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