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病秧子,竟成了大明帝师 > 第27章 三大才子之首

第27章 三大才子之首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病秧子,竟成了大明帝师!

小伙计手脚麻利的请来了大夫。

已经快到晚饭的时间了,大夫本来都要回家了。

一听说有个虚痨症的病人,又急匆匆的换上衣服,从后头出来。

他个头不高,大约四十来岁的年纪,似乎是平常注意疗养,面色看起来蛮红润。

“小兄弟是有虚痨之症?”

“平常有什么症状吗?和我描述一下。”

大夫从桌子下面取出来小狼毫和草纸,眉头低垂,写着什么。

苏策答道:

“平日里气短,胸闷,有时站起来太快会头晕眼花。”

“稍微做点重活就会出虚汗,浑身无力,时不时还有口干舌燥的情况。”

大夫点了点头,继续写,没抬头,问道:

“那平日出汗多不多。”

苏策想了想。

“多,虚汗盗汗,夜里感觉很冷,但是还是有出汗的时候。”

大夫抬头,面色严肃道:

“你这情况,确实是虚痨,而且还比较严重。”

“若是这样下去,恐怕会短寿,极有可能活不到三十岁。”

“伸左手,我给你把脉。”

苏策递过胳膊,挽起袖子。

大夫搭脉,片刻过后,说道:

“脉细而虚浮,气血不足,你多半主要是先天亏损。”

他以前便见过一个虚痨患者。

那人年纪和苏策相仿,可能还更年轻一点,症状基本相同。

小小年纪就只能天天躺在家里,但凡下地走动就会气喘吁吁。

情况比苏策更严重。

后来听说没过几年就体虚,气短而亡了。

大夫收回手,无不惋惜的摇摇头,说道:

“像虚痨这种病,可大可小,平日调养得当的话,还可以和常人差别不大。”

“但要是不注意,极有可能伴随一些小病小痛,就难以治疗,以至身亡了。”

见苏策还穿着国子监的衣服,大夫心里更是痛惜。

医者仁心,医乃仁术。

当了这么多年大夫,有很多青年才俊都身体欠妥。

日复一日的消耗自己,最后即便有了功名,后半辈子还是要病痛缠身。

就像苏策这般。

“你平日里,是不是经常挑灯夜读到很晚,饮食作息都不规律?”

“要是这样的话,可得改改。”

苏策最近一段日子其实已经在尽力的改善自己原本的作息了。

在他的印象里,原主确实时常通宵达旦的用功读书。

他若有所思的点点头,问道:

“那大夫,我这病能彻底痊愈的治好吗?”

因为身体的限制,很多事情自己都没精力去做。

这时候他才深刻的明白,什么叫身体才是一切的本钱。

大夫苦笑着摇了摇头。

“虚痨又叫虚损,损值得就是先天不足,后天失调。亦或者是大病久病,精气耗伤。”

“想弥补先天不足,固本培元,谈何容易。”

“想彻底治好,希望不大,多半只能慢慢调养,尽量保持一般常人的水平了。”

苏策幽幽叹了口气。

但并没有因此消沉,他抬起头来,说道:

“谢谢大夫了,那您帮我抓药吧。”

不管怎么样,该调养的总得调养,总不能破罐子破摔。

大夫停笔,草纸上写完了方子,递给小伙计。

【精制天门冬去芯,生麦门冬去芯,生、熟地黄二两,二十年野人参去须一两。】

小伙计看后,大夫又叮嘱道:

“木杵磨粉,捣千余下,练蜜为丸,勿沾铁器。”

苏策听了咂舌,眉头直跳。

心里想着。

都是名贵的药材,处理起来还这么麻烦,价格恐怕便宜不了。

小伙计按着方子抓药捣药去了。

大夫又写了一份药方递给苏策。

“方子你留好,一服药是三百文,总共给你拿了十服。”

“每服五到七丸,日用一服。”

苏策忽然感觉自己好像不只是体虚了,还有点肝疼......

三百文,十服,那就是三两银子......

自己刚刚卖盐赚了三两半,这一下子基本上全都搭进去了。

照这样下去,十天三两银子,一个月就是九两。

一年要消耗将近百两银子在这破身体上。

他无不肉疼的把银子给了大夫,一边盘算着,他和医生道别,离开了药房。

现在自己的赚钱速度还是太慢了,药都快吃不起了。

想要彻底痊愈,估计还是得等到系统提升之后,有奖励才可能好起来。

读书人的进度还差得远,乡试又有一段日子才考。

必须要抓紧了,若不快些大幅度提高进度,恐怕最后还没等到系统奖励,就先一命呜呼了。

苏策琢磨该怎么才能快点提高进度。

想着想着,天色渐晚,他到了家门口。

推开门,院子里还放着昨天煮盐的大锅。

“今天晚上也得炼盐,不然的话小金库要见底了。”

有了第一天的尝试,现在的效率就快多了。

大概忙活了两个时辰,就已经炼出了和昨天差不多的盐。

直到都忙活完,把盐装进罐子里,又备好了第二天需要的材料。

苏策才洗漱休息。

......

次日一早。

结束了休沐,苏策换上身干净的监服,到了国子监。

刚刚进门,便听见屋里的人哀嚎阵阵。

“第三十二!我垫底!完啦!”

“别扯了,我平常真学了啊,咋才二十八名啊!”

“你们还有脸说自己考砸了,我是倒数第一,三十五名!我爹回家得抽死我了!”

苏策忍不住一笑,觉得眼前场景有点熟悉。

他抬头看去,果然是月考的成绩出来了。

名次就张贴在墙上。

他凑近,仔细的寻找自己的名字。

“嗯,第六,还不错。”

至少是前十的名次,符合自己的心理预期。

这也并非是苏策的水平就只到这里了。

而是他故意在默写时错了几个。

要是全部都和书上标准内容一样,难免引人注意。

反正现在又不是正式的乡试,没必要出风头。

不过,苏策还是发现了一些有趣的地方。

摘得月考桂冠的不是别人,正是自己的好朋友杨慎。

他摸了摸下巴,环顾周围,找到了被人群包围的杨慎。

“果真是三大才子之首,名不虚传啊。”

以杨慎的水平,考第一,其实他一点也不觉得意外。

毕竟在后来杨慎可是状元及第,在正德朝殿试考了第一的人。

后来更是被誉为明代着述博富第一人。

对付本次偏基础的月考,肯定是信手拈来,小菜一碟。

但就在苏策看到杨慎的时候,对方也看见了自己。

杨慎面色有点难堪,在人堆里面,急忙向他招了招手。

“苏兄,快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