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学霸:回到初中当卷王 > 第11章 那些年的荣誉感——选团员

第11章 那些年的荣誉感——选团员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学霸:回到初中当卷王!

包括但不仅限于女生生理期以外的一切不可抗力因素,都算特殊情况。

这不,第二天就出现了一个不可抗力。

学校终于决定让他们搬教学楼了,利用的就是周六上自习的时间。

同学们不但要把自己的书本搬过去,还有班里的其他杂物。

同时班委还带着一些男生去后勤室领了十盆绿萝,说是吸甲醛用。

来来回回搬了两节课才搬完,不是因为东西太多。

而是指望学生们遇到这么难得的事情,能够专心“搬家”,根本是不现实的。

打打闹闹的过去一趟,再打打闹闹地回来,然后再过去...

明明最多两个来回就足够,硬生生被他们折腾了五趟。

再加上收拾新教室,等到彻底结束距离下课吃晚饭也没剩几分钟了。

早在期中考的时候,沈秋就爱上新教学楼了。

更加明亮不说,教室里还有暖气和大风扇,窗户上竟然还带纱窗。

班任还特意为了纱窗给他们开了个小会,让他们注意。

若是纱窗坏了,就由当时靠在纱窗的那一排同学负责买新的。

新教室面积也更大些,一个班60个同学在里面绰绰有余。

唯一就是楼层让她有些扼腕,教学楼一共五层,沈秋她们在五楼靠边的位置。

一二楼这样的黄金楼层是给初三准备的,好在等她们初三的时候也会搬下去。

就是这么人性化,每年往下1-2个楼层!

家长会过后的有一天下午的自习课,沈秋正在做练习册。

突然杨老师推门进来,叫走了几个人,“杨亮、陈金萍、何洛洛、沈秋还有方晓敏,你们几个出来一下。”

沈秋她们几个有些懵地从座位上走出来。

她们四个还好说,都是班级前五名的学生。

可方晓敏,好像前十都不到吧?

人员构成有些复杂,杨亮几人都有些困惑。

倒是沈秋看着方晓敏,似是回忆到了什么。

学生们对荣誉感的追求是非理智的。

只要是班级里前几名得到的称号,那在其他学生心里就是荣誉的象征,也会想努力得到。

得不到的就是失落好久,直至得到为止。

而在上高中后发现每个人都能加入的共青团,在初中的学生看来,就是优秀学生的象征。

甚至后来团员选举由老师指定改为同学投票之后,更是成了好人缘的象征。

方晓敏是班级的团支书,职务带来的附加值,就是她可以和前四名一起成为班级的第一批团员。

这就是杨老师又一个让她们敬爱的地方,她喜欢成绩好的学生,却不会唯成绩论。

别的班都是前五名成为团员,若是这里面不包括本来的团支书的话,班主任就好直接在里面选一个,换掉现有的团支书。

或是稍微民主一点的,让学生们在五个团员里投票,替换现任团支书。

沈秋记得当时他们班同学知道这件事后,还给方晓敏起了一个特别应景的外号——“幸运儿”。

既然说入团在初中生看来是特别荣耀的一件事,那么对于当年的沈秋来说,当然也不例外。

她记得自己是初二下学期加入的共青团,宣誓之后激动地把团徽带了好长时间都不舍得摘下来。

当然,其他同学也都是这样干的。

沈秋她们跟着杨老师去到了学校的阶梯教室,半路的时候杨老师看见沈秋那一身蓝运动服,一拍脑门。

“我这脑子真的是,沈秋,你回班级跟同学借一件校服外套,一会儿要统一着装的。”

沈秋点头往回跑,到了教室直接就把李坤的外套给“征用”了。

谁让他现在的身高和她差不多呢,嘿嘿。

她们进到阶梯教室里时,已经有几个班级的同学等在那里了。

全都一脸茫然地坐在椅子上,看着主席台上的共青团团旗。

眼神里仿佛都在说:这个和国旗好像,但好像不是啊,那四个小五角星哪去了?

杨老师让他们挨着坐在了五个空位里,跟他们说了句“在这等着”。

之后就风风火火地走出了阶梯教室,感觉杨老师今天好忙乱。

杨亮他们更加困惑了,好在也没等多久,十个班的同学就都到齐了。

主席台上有一个年轻男老师主持了下纪律,之后就把话筒交给了年级主任。

年级主任同学们都是认识的,看到他的一瞬间都安静了。

比男老师主持的那几分钟都好使。

么错,学生们就是这么“欺软怕硬”!

年级主任发表了一长串的讲话。

总结下来就是,你们被选中加入共青团了,一会要进行入团仪式,最后还好似民主地问了句。

“你们是否愿意加入中国共青团?”

同学们被弄得也有些上头,齐声大喊,“我愿意!”

大家跟着团委老师(就是那个年轻男老师)念完宣誓词之后,胸前就被别上了徽章。

还得到一个小本,上面印有清晰的三个大字——“团员证”。

翻开证书,映入眼帘的就是盖了钢印的一寸照,应该是班任替他们贴的。

至此,入团仪式就全部完事了。

新团员们除了每年要多交十几块钱的团费以外,还是要照常听课学习的。

果不其然,等他们五人回到教室,造成的影响是巨大的。

同学们在知道她们是被叫去入团了之后,虽不太懂团员是咋回事,但全都看着她们胸前的团徽,露出了羡慕的目光。

之后几天经常有同学过来借她们的团员证翻看,还问她们入团都做啥。

待知道还要宣誓后,就接着问宣誓词是啥内容。

沈秋被问得有些烦了,就去找到杨老师,问她能不能给同学们讲讲,团员是咋回事。

杨老师哪知道咋讲,但是看着心爱学生一脸头痛的样子,再想到班里这几天确实学习氛围不太好。

就去团委那,把那个男老师请了过来。

找了一节课,让他给同学们讲了下共青团和团员都是咋回事。

杨老师在最后也顺势说,沈秋她们只是第一批,以后每个学期都会选五个同学入团。

前提是学习优异,表现良好的同学。

这么一套组合拳下来,果然大家不再把沈秋她们五个当成大熊猫围观了。

并且好多同学上课都特别认真,互相较着劲地学习。

沈秋表示很开心,杨老师也表示很满意,两个达到目的“老狐狸”相视微微一笑。

不过之后她也难得“童心大发”,在她的密码本里 应个景似的在<个人面板>里增加了个荣誉称号。

算是顺应“时代”特色了。

这件事还有一个后续影响就是,团委老师在那一周,陆续被十个班都请去做了科普。

于是,整个初一年级涌起了一股浓烈的学习氛围。

整件事的幕后策划——年级主任深藏功与名地笑了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