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三国:一杆铁戟平乱世 > 第7章 回程路上 听闻有一好汉

第7章 回程路上 听闻有一好汉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三国:一杆铁戟平乱世!

“快快请起!”

武靖将典韦扶起来,看着比自己高了一个头不止的典韦,武靖的心情无比的激动。

这可是典韦啊!

实力排名仅次于吕布赵云的猛将。

甚至有一种说法,如果是步战的话,就算是吕布也不是典韦的对手。

典韦因为兵器的缘故,故而不擅长骑战,所以排名才会低于吕布赵云。

但是对于此时的武靖来说,能够得到典韦辅佐,武家现在面临的麻烦差不多就算是解决了。

不仅如此,黄巾之乱的时候,武靖也有了自保的能力。

甚至可以建功立业也说不定。

“夫人快过来拜见主公”

典氏带着孩子连忙走了过来。

“民妇典邹氏,见过主公。”

“夫人不必多礼,适才让夫人受惊了。”

“主公这是哪里的话,若是没有主公出手,我一家三口怕是要命丧于此了。”

武靖闻言,也只是点了点头,没有再多说什么。

“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收拾一下东西,咱们即刻下山如何?”

“是主公”

说是收拾,其实典韦家里根本就没啥可收拾的。

只不过几床破旧的被子,以及一些旧衣物而已。

索性,武靖直接让典韦别收拾了,众人直接下山去了。

临走的时候,武靖还不忘让阿大将王茂的首级斩了下来。

这王茂乃是附近的贼寇,身上必然有赏金。

这白送的钱,当然是不赚白不赚。

回到住处,武靖先是派人打探王茂的底细。

果然,在县衙处是有通缉令的。

而且赏金还不少,足足五万钱。

看来这个王茂在附近也做了不少伤天害理的事情。

让阿大去领了赏赐之后,直接分给了典韦钱。

这一举动顿时让典韦大受感动。

阿大又买了一辆马车,给典韦以及妻子买了几身衣服还有生活用品,然后便打算打道回府了。

(古代人口中的妻子,指的是老婆跟孩子)

此时,客栈门口。

“典韦,让夫人跟孩子上车吧,你我骑马而行。”

“谢主公”

“回程!”

一行数十人,便朝着幽州赶去。

路上,武靖有一句没一句的跟典韦聊着。

“典韦,你可有字?”

“主公,韦出身贫贱,且父母走得早,所以不曾有字。”

“这样啊,我虽年少,但也饱读诗书,若是不嫌弃,我帮你起一个可好?”

典韦闻言,立刻抱拳说道 “请主公赐名”

“相传商朝时,有一猛将名曰恶来,其力大无穷,可手撕虎豹!我见你天生神力,且相貌与那恶来颇有几分相似,不如就叫恶来可好。”

“此名甚好,谢主公!从此以后,韦就叫恶来。”

“哈哈哈哈....好!对了,恶来啊,你这双铁戟是从哪来的?可是神兵利器?”

典韦看了看背后的双戟,随后说道 “这双铁戟并非神兵利器,属下没钱,所以只是找人用寻常镔铁锻造的。主公怎么突然问起这个?”

“哦,就是看你的戟法威猛异常,触之即裂,我还以为是神兵利器呢。”

“嘿嘿...主公多虑了,那是因为韦天生巨力,所以才能斩敌一分为二。”

“这样啊,那等日后我寻一良匠,给你锻造一对上好的兵刃。”

“谢主公!”

武将唯爱三件事物。

一是兵刃,二是战甲,三是坐骑。

兵器乃是首选。

一件上好的兵器,对一个武将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

...

俗话说,春风得意马蹄疾。

这回去的路程,似乎快了许多。

不知不觉间,众人已经赶到了冀州边界。

“前方是何处?”

“启禀二公子,前方不远处便是保定县,过了保定县,再穿过青石山便是涿郡了。” 阿大回禀道

听到前方便是涿郡,武靖的脸上不禁露出一丝笑容。

离家将近一月,武靖确实有些担心家中的情况。

“不知道家中情况如何了,父亲面对石、范两家的压迫,能否安然挺过去。”

“二公子放心,家主从商多年,定然可以从容面对。”

“你离家许久,不知道最近的变化啊,这段时间两家的动作越来越大胆了,我怕回去晚了,事态会变得更加棘手。”

“阿大,立刻加速前行,今晚在保定县住宿一晚,明日一早启程,争取四日内赶回犷平。”

“是,公子。”

待众人找到客栈住下之后,天色已经黑了。

随后众人便在一楼吃饭。

“阿大,明日一早就收拾东西出发,争取早日回去。”

“二公子放心,这青石山我走了数次,道路熟得很。”

“嗯,那就好。”

就在这时,一道声音响起。

“客官是要过青石山前往涿郡?”

武靖回头,发现说话的是客栈的掌柜。

“店家为何如此发问?”

“我看公子打扮,不像是寻常人家,若是想要去涿郡,还是改道绕过这青石山为好。”

一旁的阿大听后,立刻对武靖说道 “二公子,这青石山可不小,绕道而行的话,差不多得多走近百里。”

武靖闻言点了点头,随后对掌柜问道 “店家,我等为何要绕道?”

那店家看了看众人说道 “我看几位客官是外地来的,还不知道这青石山的事情。也罢,我就跟诸位说上一说。”

“话说这青石山,在前不久来了一位好汉,相传此人身高九尺,力大无穷!使着一把开山斧,武力惊人啊。

此人盘踞在青石山上,手下有数百人跟随,专门打劫过路的富商。看公子的打扮,必是富贵人家出身,一旦从青石山过,只怕会被那好汉劫掠啊。”

“哦?如此说来,此人不就是山匪吗?何来好汉一说。”

“公子有所不知,此人虽然劫掠,可是只抢富人从不抢穷人。不仅如此,此人还有一个规矩,那就是只抢一半的钱财,且从不伤害无辜。抢来的钱财,偶尔还会分与贫困百姓,所以,百姓们才会称其为好汉。”

被掌柜的这么一说,武靖也来了兴致。

他也没想到,在这保定县地界,居然还有这么一号人物。

“店家,你且与我好好说说此人的来历。”

“好好好,听我细细道来。此人是去年来的这青石山,姓甚名谁无人可知,他来之前,这青石山山匪遍布,少说也有十几股山匪,这些山匪多则几百人,少则百十人,一直为祸地方。

可是自从这人来了之后,一年不到的时间,青石山的山匪全部消失了,只剩下他自己一股而已。有人说那些山匪都被其杀了,也有人说那些山匪都被其收编了,总之众说纷纭,具体如何,就不得而知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