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叶落离木生 > 第161章 婉妃的复仇

第161章 婉妃的复仇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叶落离木生!

跟着的那位侍女一看东宫乱起来,吓得夺出东宫大门,又不敢跑远了,躲在一处偷看,默念乞求婉妃娘娘快来救救公子。

她亲眼目睹整个过程。直到太子妃出来,将半死不活的庞家少年抬进门,两位太医匆匆跑进东宫,她又亲眼看着太子妃往坤宁宫方向去了,才焦急地去寻久等不来的婉妃。

就这一会儿,她看见的事情太多,感觉已经过了好久好久。其实,才不过两刻钟,婉妃的步辇才行至后宫大门。

这位侍女跑得上气不接下气,截下婉妃,将事情禀报了。

婉妃的脑子轰的一下,晕了过去。等身边人七手八脚地将她抬回堪堪弄醒,皇上的旨意便来了。

婉妃虽是脸色苍白虚弱的接了口谕,但此时正是正午午休时分,那管事以为婉妃娘娘从午睡中惊醒身体不适罢了。

等那管事走了,婉妃留下几个贴身侍女,冷冷哼笑一声:“看来,皇上也知道此事了。就是拖着我不让我过去是吧?做贼心虚吗?还香囊?绣你头的香囊!”

一位侍女赶忙跑去关了寝殿大门。

婉妃胸腔中升起一股冲动,冲动一起,她便也动了。但她手下从庞家带来的嬷嬷上前拦住她,不让她去。

她们跪在地上,恳求道:“娘娘!事已至此,娘娘过去能有什么助益?不绣香囊,私去东宫,忤逆了皇上的旨意,对娘娘不好。”

“哼~我们庞家人何时曾怕过对自己不好?”

“那两位公主呢?两位公主尚未指婚,若是娘娘获罪,谁能护着两位公主?许给她们的又是何等人家?”

“她们……她们毕竟是皇上亲女,想来不会……”婉妃说的很犹豫。因为她知道皇帝心中恐怕只有他那位嫡长子。

但她还是要绕过嬷嬷们往外走。

婉妃的奶娘抱住她的腿,把她拦在寝殿门口,潸然泪下的问道:“那庞家的前程和上百条人命,娘娘在不在意?”

“你!”婉妃搭在门闩上的手,猛的使劲,青筋暴起,将她留了许久的长甲都折断了。

但她没再说话,坐回榻上,久久无语。

她知道,此事的走向有千万种可能性。一招不慎,真的有可能让皇帝对庞家起了杀心。

幸好!侄子还有两位太医救治,可见还有希望。

既然皇帝知道了,太子妃又去请了皇后,以皇后的仁善和皇帝的深谋远虑,一定会全力救治她家四郎。若是四郎死了残了伤了,背后的牵扯伤筋动骨,皇上皇后不会比她急得少。

婉妃镇定下来,赤着双眼开口:“你们俩将事情原委讲述清楚,事无巨细,讲讲清楚。”

等那俩侍女说完,婉妃握紧拳头,拿起茶盏摔在地上,又怒又恨:“好啊!好!太子是吧?储君?我倒要看看,没了庞家的支持,你个无德无脑的废物能不能做了那黄金椅!”

此时,她死命克制而蓄满双眼的泪珠才大大的滚落。一经开闸却是再也忍不住,如洪水奔流而下。

庞家自家家教极严,对部下和平民以礼相待以理服人,但她庞家是西北名副其实的土皇帝,但凡是个庞家人就没有过被人欺负的经历。是以,那少年听到自幼一同长大的青梅竹马遭此厄运,急切之间直接上东宫要人。

那姑娘也是可怜。只不过是随着庞家人进宫时,无名无份的她不能面圣,皇后那边这些礼节向来是免了的。于是,等着庞家人面圣结束后一同去见婉妃的期间等随引路宫女等在一处,却被太子一眼瞧见了。她都不知道太子何时瞧见的她。

那姑娘魂魄可能都在翻白眼吐槽:太子啊!何时瞧见的,你跟我说说行不行?我穿越回去钻个地缝进去等你走了再出来行不?

婉妃娘娘派了好几拨人关注着东宫和庆天殿的动静。直到深夜,皇后娘娘形似无魂地踏出东宫,婉妃派去的人亲耳听到皇后说:“太子杀了人”、“那庞家的还是个孩子呢”。

婉妃心中这个恨啊!

这孩子可是庞家为数不多的男丁之一,庞家可宝贝着呢。近些年,庞家孩子生的不少,但生的一水儿的闺女,男孩儿一代比一代少。

婉妃心想:连我都如此伤心惋惜,更别说父母兄嫂了。

第二日,瞧着皇帝的意思,是要将太子护到底了。她可是见识过皇帝对妻儿偏爱的样子。

呵呵,想当年皇后坐龙椅直呼其名都不见一声斥责,反而将她和宜妃禁足惩罚了一通。真是可笑!这个男人的心都偏到胳肢窝了。

好!就你们三口是一家人,是吧?

好好好!

既如此,也别怪我不念旧情。

婉妃安安静静接受了皇帝的惩罚和对这件事的解释。

庞家人将庞家少年拉回安葬祖坟路上,也终于镇定下来。

回到西北,全府缟素,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庞家,悲痛之后与都城的婉妃娘娘一同全部与皇帝和储君离心。大央国土之上,只要姓庞的,都把这一笔债记在了心里。

而那天皇上点名要的香囊,谁也没有再想起来,谁也没有再提一句。

不多久,婉妃哄的皇帝同意将两个女儿许配给娘娘侄子和姐姐家的外甥。皇帝本对将公主远嫁边塞,尤其嫁给婉妃娘家颇有些顾虑。

可婉妃的大女儿屡屡跑到帝后跟前胡闹哭诉,不愿意嫁。看着她那胸大无脑的模样,皇上也就放下了顾虑,点头同意了婚事,下了旨意。

直到出嫁,婉妃的大女儿还与母亲因此事闹着别扭。但去了庞家,洞房花烛夜,看到表哥的瞬间这些怨恨又消失无踪了。

实在是表哥的盛世美颜散发着光辉,将她内心的怨气照耀的全化成了爱心泡泡。

婉妃的小女儿则嫁给了莫家家主的次子。她多智内慧,就算让她去莫家这样的大族,婉妃也是放心的。

两个女儿出嫁后,婉妃才开始安心搅弄风云。

这还要从皇帝近几年越来越器重七皇子说起。婉妃这些年细心观察,发现七皇子一经踏足朝堂,不知不觉间竟是有了自己的一席之位。

她渐渐靠拢文嫔,得空就跑去跟她闲谈叙话。

本来甚是警惕的文嫔,看她每次来也不过是闲聊,谈论风月诗词小曲服饰之类的,想着婉妃膝下两位公主出嫁后应是寂寞难耐,渐渐的也就放下了戒备心。

文嫔也需要尽快将后宫之人多加笼络到自己麾下。后宫的女人有一个算一个,都是了不得的角色,其背后的家族更是个顶个的权势滔天。若是她这边行事顺利,通过后宫这些娘娘,裕王在宫外也能获得这些家族的支持。多完美!

双方各有算盘,一日比一日形似同胞姐妹。

母子俩一同朝着那高位进发,周围的人也有意无意地推动着他们往前走。

而这些人不过是太子失道,全跑到裕王母子这里多多襄助着罢了。但凡他们有第三个选择,即便那是昔日的三皇子,谁也不知道自己会选择哪个。

皇帝看着越来越出色的七皇子,甚是欣慰。

忽然有一天,皇帝终于想起老七能有今天的出色,全是因为当年为了能有人陪着太子练手,硬推上去的。

老七做得再好,但他从不曾想要这些,他想要的是那自由自在的天空啊!

他忽的对老七有些愧疚,心想再坚持几年,等太子成器些,就放老七卸甲归田,还他自在。

皇帝的恻隐之心一起,不仅召见裕王赏赐了好些东西,更是去了文妃处,和颜悦色地说了一夜的话。

一夜温存。

一连几日,皇帝宿在长春宫,连用膳都在文妃处。

文妃沉寂多年的心,又一次被激活,看着皇帝愈发增添风味的俊颜身骨,感觉自己终于被她看到了。

几日后的清晨,文妃起床,娇羞地像个年芳二八待嫁闺阁的姑娘。她伺候着皇帝更衣,送出宫门,回来后开始准备皇上下朝后需要食用的膳食。

结果,心心念念的皇帝并没有来,而是去了坤宁宫,与皇后吃了饭。

文妃心道,毕竟是皇后,总要给个体面的。皇帝不好太过冷落了,去她那边是对的。

等了一日,没再来。隔天,文妃望穿秋水,却听闻皇帝宿在了丽妃处。

再过了一日,文妃决定主动出击,准备了糕点送去了前殿。结果,让人通禀后,皇帝见都没见,将她打发了回去。

脚踏回程的每一步,都让文妃的心冷一分。

她回到长春宫,打开给皇帝准备的食盒,拿出里面的糕点,一块儿接着一块儿全都吃掉了。

每咬一口,她就告诫自己:若事败,皇帝绝不会对他们留情,我们母子二人必定尸骨无存。现在哪儿有心情对皇帝动摇?

若事成,这般美味的糕点,和那许多只能由皇宫最尊贵的那几个人享用的东西,便全都是我们母子的了。

整个皇宫,江山和天下就是他们母子的。

届时,所有人都将臣服于脚下。昔日瞧不起他们的,冷落过他们的,通通都要来巴结他们。

文妃越想越升起一股豪气来。

即使如此,她心中还是留有一丝期盼的。可连着几月,文妃再也没见到皇帝的面。流水般的赏赐送进来,但皇帝不肯踏足文妃的长春宫。反而每天都有时间陪着皇后用膳。

某日,婉妃来长春宫约文妃去御花园赏花。行至清泽湖附近,看到帝后和太子夫妇在湖边厅赏景赏舞。

好一派和睦融洽的画面!

真是完美的一家人!

这一幕直接刺痛了文妃的眼睛,也将她刚刚长起的爱恋刺杀殆尽,自此再不敢对皇帝有何念想。

而婉妃看着文妃眼中的光渐渐冷却,满意地勾起了嘴角。

过得几日,婉妃的姐姐带着儿媳,也就是婉妃的小女儿进宫叙话,悄悄说起太子在几个月前瞧上一名舞舞姬,甚是受宠。近日,还为了这舞女当着众人面训斥了莫侧妃。

莫侧妃本是无辜,舞姬更是无辜,整个事件又是一件大乌龙。但自此恨上了那舞姬。

据婉妃的姐姐说,莫家人对此事很不满意。太子竟然为了一个舞女斥责堂堂侧妃,闻所未闻,真是可笑。这是不将侧妃的体面不放在眼里,更没将他们莫家放在心里。

莫家家主一听消息,就拍案而起,要去东宫理论,被婉妃的姐姐拦住了。成婚这些年,她也算看明白了。莫家和庞家千差万别,只有一点一模一样,那就是护犊子。

婉妃三人捏着帕子,捂嘴轻笑,又交换了最新的信息,才又开始闲聊起小公主的孕事之类。

此事过后,可能半年多吧。公主来宫中告知婉妃,莫侧妃竟被太子下令锁院禁足了。

婉妃惊异地看过来,公主点点头说:“又是为那舞姬。”

原来,半年前,莫侧妃查到那舞姬在太子之前与东宫一名侍卫颇有情分。若是没有太子横插一杠,抱得美人归,很可能两人的好事就成了。

那舞姬一向安分,也寻不到错处。那侍卫是那舞姬一生中最大的污点。于是,莫侧妃时时关注着他俩的动静。

终于,几个月前挺着大肚子的舞姬私会那侍卫,两人互诉衷肠,哭哭啼啼的看着甚是惋惜缘分的流逝。

至于,他们俩是偶然碰到,还是有意约见;说得是缠绵悱恻的情话,还是正常说话,全不要紧。连是不是真的在哭泣,都无关紧要。

莫侧妃吃准了太子这个酒囊饭袋,定会冲动之下好好修理那舞姬一顿。顶多不过是禁足罢了,对大着肚子的自家女人能怎么着?连皮肉都伤不了。为着自己的面子,太子也不会随意声张,连名声都不会受损。真是便宜这舞姬了。

没等莫侧妃惋惜多久,在朝堂上愈发觉得吃力的太子,为了将莫家的心完全收拢过来,也为了弥补上次斥责莫侧妃的失误。他下令仗杀了侍卫,将那舞姬放逐到了城郊的尼姑庵。

等下人来回禀时,躺在床上愤愤不平的莫侧妃一下惊坐起,屡次确认消息。

“那女人可是大着肚子呢!”

一股寒气冒到莫侧妃的心头,自此看太子多了一层旁观者的视角。

几个月后,莫侧妃不得不承认太子不仅是个酒囊饭袋,还是个冷漠无情自私无比的男人。她再难对他提起兴趣,整日躲避不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