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亡国后长公主重生了 > 第46章 处州府知府慌了

第46章 处州府知府慌了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亡国后长公主重生了!

那谋士被当着外人面训斥,顿时讪讪不敢吭声。

他的月钱不是圣上给的,而是知府大人按月支给他。虽说有铁打的衙门,流水的知府的说法,可要是做得不好,知府大人说换了他就换了他,不过几句话的事。

知府大人一发怒,在场众人当即有人打起哈哈:“咱们处州一向来风调雨顺,万事安康。大人不要在意这种小事。外头传闻总归只是传闻。”

还有人说了几个更离谱的传闻,以此来推证现在外面藏宝图一事到底有多荒谬。

纪文海明确知道点事。他欲言又止,叹息将一口酒饮下。让整个处州府此一年搬到别处,知府要是不知点内情,那必然不可能啊。

但这事长公主全然没有和朝廷大臣们商量。朝中不下旨,下面百官如何去动?再加上处州知府对这种涉及到自己官位的事,必然是相当敏感。

明年科举之后,新的进士一一领上官位,其余大臣纷纷要调动,稍有不慎他就会被贬官。要想要做出成绩来都是个难事。要想要大动干戈,出了事谁担责?

纪文海现在都怕自己稍有不慎遗臭万年。

他不好说处州大凶的意思,委婉传达了自己的想法:“近来长公主殿下对江南有较多的想法,大人除了给陛下上折子之外,也可交个信件给长公主殿下,问候一下殿下近来有何想法,可否帮上忙。或许顺畅的话,明年能在京城见到大人。”

这话一出,在场的人不由内心都有了别样念头。

他们可以从纪文海的口风中听出,这位纪大人明显是站在长公主那边,是长公主殿下的人。京城现在帝王年幼,哪怕有摄政王辅佐在旁,恐怕还是长公主坐镇中。

就连处州府知府,也内心有了自个的小九九。

纪文海知道这些大臣,明面上看着陛下前陛下后的,实际上支持的人五花八门。有的是家境寻常,支持摄政王,有的是文官一派,支持首辅内阁。有的是宗室世家为主,支持长公主。

至于真正支持当今小皇帝的,屈指可数。就一些颇有远见的大臣以及一些观点老旧的保守大臣。

他明确和处州府知府说着:“长公主殿下与陛下本就手足。两人之间情感极深。我出京城前见了两人,就和寻常姐弟一样相处,会吵架会道歉会和好,将对方的生命看着胜过其他所有人。”

摄政王真得靠边站。

这话一说,除了处州府知府上了心,在心里想着是否要去和长公主来个书信沟通。其余众人都对京城中长公主和皇帝之间的姐弟情感兴趣起来。

有人直问:“大人,不然给我们讲讲京城里的事?我们这里啊南方,实在远了些。消息传来要不是有旨令,全都真假难猜。”

纪文海好笑:“也没什么太多好说的。无非就那些事。其实京城中并不像民间传闻那样,陛下殿下和王爷三人关系相当好。”

这话其实很真,可惜京城里没几个相信,京城外在众人耳中听起来更成了“呵呵纪大人真爱说笑”。

这三人天生立场不同,怎么可能会关系相当好?在权势面前,夫妻都能产生矛盾,父子都能相残,他们三个区区姐弟和异姓王,再好的关系也会走向崩盘。

纪文海说了半天,没一个人相信。全靠他京官的身份,让这群人配合说笑着,半点没打纪文海脸。

到宴席结束,处州府知府又有了和纪文海单独沟通的机会。

知府大人呵笑着:“纪大人啊。您和我说实话,这长公主殿下到底要干什么事情?”

纪文海实在不知道该怎么说。他做官比不上秦大人,不得不开口:“不然您和应天府秦大人聊聊?他知道的事也不少。”

处州府只有几十万人,应天府有百万人。

处州府知府四品和应天府四品知府,是一个官职两码事。

这位知府大人见状,笑着送纪文海去休息:“看来啊,我是该主动一些。先和秦大人聊聊,再给京城中陛下殿下送点消息。”

如此一来,纪文海不可多说的憋屈总算得以舒缓。他稍微松了口气:“是这个理。”

这些官员面上看上去好像做事都是为了圣上都是为了百姓,实际上对自己的官位看得极为重要。处州府的知府姓孙。孙大人前脚和纪大人聊完,后脚马上写信让人去问秦大人消息了。

纪文海在处州府各地方乘坐马车走动了三天,脸色一天比一天难看。

孙大人也很快收到了应天府秦郑志大人的回信。

送信的人是秦大人信得过的手下。这位手下看上去平平无奇,脸都在人群中都不会让人多看第二眼。

他将信送到孙大人手上,让人在书房里屏退了外人,和孙大人细说:“孙大人,小的是秦大人手下的,知道不少事。很多事信上不好多说。纪大人的性子耿直,京城中不让他多言的话,他是绝对不敢对外开口的。”

孙大人听着这个开场,内心咯噔:“是什么意思?”

这人靠近孙大人压低了声音,确保就算有人在外偷听,也听不见什么声:“近来各地有所异变,江南恐有大事发生。上面为让百姓得以活命,将大修水渠。处州府也筹备筹备,准备搬位置。恐怕纪大人一旦各地走过后给京城送了信,您就要将衙门换个地了。”

孙大人头脑一片空白。

这种事闻所未闻。

哪里突然让整个州府搬走的?又不是打仗又不是真的出……事。孙大人回过神来,想起这两天纪大人每回出门后来,都紧缩眉头黑着脸回房间写东西,心里头直接吊起。

他翻开信件,取出了里面的信纸。

秦郑志不敢多说事情,也不敢多说长公主计划。他按着往常一贯的作风,热衷说着身边琐事:“近来衙门里鸡犬不宁,不知为何连蚂蚁都大张旗鼓搬家起来。天气尚佳,不过风一阵雨一阵,谁也说不准下个月、下下个月是如何。不知孙大人那边如何?”

为了让孙大人相信,底下不仅有秦郑志的签字,还有他的私人印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