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领主:大秦开局,招募杀神白起 > 第46章 谋而后定

第46章 谋而后定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领主:大秦开局,招募杀神白起!

“好!”

片刻的沉默后,秦卒欢呼雷动。就算不是弓兵,也明白这个距离,百步穿杨是什么概念。

“那些匈奴狗一定吓得尿裤子了,哈哈哈!”

“将军这手射艺,老子每天五更爬起来练都学不会!”

“哼,看他们还敢过来挑衅不敢!马的,这可太解气了!”

……

秦卒直爽,哪怕黄忠名义上是外人,他们仍不加掩饰的赞赏和感谢。

黄忠心下暖暖的。刚才没听到其他人欢呼,还以为这些人没把他当回事儿。结果是大家都被惊住了,没反应过来。

黄忠捋了捋白胡子,将烈弓递给孟强,道:

“孟军侯,弓仍旧交给你们保管。”

孟强摩挲着下巴,没有接。他脸上也有敬佩之意,但没有多少惊讶之色。

孟强看着黄忠道:“黄将军,敌人恐怕很快就会展开进攻。趁现在还早,我派几个人护送你突围离开这里吧!”

这句话来得突然,让黄忠沉默在原地。

黄忠握弓,低着头看着地面。片刻后,黄忠下定决心,坚定地摇了摇头,道:

“我哪儿也不去!”

孟强皱眉,问:“老将军这是什么意思?”

黄忠只是摇了摇头。

其实他自己也说不明白。一来,这些日子食秦国奉食。现在危机就在眼前,要让他什么都不做就离开,黄忠自问做不到。

二来,若是让孟强派人陪他突围,那势必会有人在突围过程中牺牲。黄忠接受不了别人为自己而死。

可若是独自突围,万军丛中,又有多少生还的机会?

与其如此,还不如直接留在孟津堡,与守军共生死,也算是报答了秦王的知遇之恩。

孟强看着黄忠,眼中闪过一抹异色。他不自觉地摸了摸胸口君上送来的信,故作姿态道:

“既然黄将军不肯离开,那我也不强迫您!有黄将军这样的能人并肩作战,是我等的荣幸!”

黄忠沉默着没有回答。

越来越多的匈奴人在孟津堡的对面聚集。渐渐的,匈奴人开始朝着孟津堡的方向进军。

“要开始了!”

黄忠握紧烈弓,拨动弓弦发出砰的一声轻响。

…………

洛阳。

战报如雪花落到洛阳。前方急报频传,不过几日,孟津沿线二十二座碉堡,失落十八座。

几月前六国联军伐秦,都没有给赵政带来这么强的压迫感。

六国讲究兵法,步步为营,稳扎稳打,逐步攻城略地。而草原蛮族,只顾猛攻突进,真正做到了其疾如风,侵略如火,快速地进攻步伐令人目瞪口呆。

第一次的讨伐之战,以这样的方式拉开序幕,赵政多少有些没反应过来。

“嗖——”

赵政松开手指,飞矢掠过,正中靶心。

身为一国之君,赵政骑射御皆娴熟。这日他穿了一件轻便的长袍,头发用朝天冠束起来,非常干练洒脱。

为了应对如今的局面,赵政召来张良,与之共商计划。但他不喜欢在纷乱的环境中思考,便用射箭的方式来放空自己的思绪。

一旁,赵高上前,低声道:“大王,张仪求见!”

“张仪?”

赵政缓缓拨弄弓弦,张仪应是带回了楚国的消息。

与讨伐之战的形势相比,楚国的回应显得无足轻重。

但赵政还是微微点头,吩咐:“让他进来吧。”

“唯。”

赵高退出,片刻后,一袭庄重深衣的张仪步入后院。

行过一礼后,张仪郑重道:“臣张仪出使楚国,幸不辱命,楚王已同意出兵夹击魏国!”

“很好。”

赵政对张仪能够成功这件事儿完全没有意外的感觉。他微微点头道:“此事辛苦你了,奖赏过几日送到府上!”

“谢大王!”

张仪再次俯身。他却没有立刻退出,反而嘴角不自觉浮现起一抹笑意,道:“臣此番归国,还为大王带回一个人?”

“嗯?”

赵政缓缓拉起长弓,侧头瞥了张仪一眼。他不明白张仪说的是谁,也不知道为什么那个人值得在这时郑重介绍。

赵政沉默片刻回答:“让他进来吧。”

“诺。”

张仪转身离开,片刻带着一个胡须垂到胸前,略微白发的老人归来。

赵政看了眼老人,目光转向张仪。

张仪明白赵政意思,正要介绍来者身份。老人率先揖手行礼,道:

“败军之将,庶民吴起,见过大王!大王万安!”

“嗖——”

赵政松开手指,箭矢稳稳命中红心。他随后再次看向张仪。

张仪明白赵政的意思,咧了咧嘴,解释道:

“臣在楚国偶遇吴起将军,便邀之一同来秦国!”

原来,六国伐秦之战大败,各国割地甚多。身为六国主将的吴起难辞其咎,外加上内有佞臣弄权,吴起不得已逃亡楚国。但楚国权势由白公胜把持,并不欢迎来自别国的吴起。

吴起郁郁不得志,张仪凭借自己三寸不烂之舌,轻易便将之说动,使之同来秦国。

“这倒是意外的惊喜……”赵政捻动弓弦。

吴起在伊阙败给白起,并不意味着他就很弱。亲手训练魏武卒,为魏国南征北讨。魏国能有今日之威势,与吴起的卓越战法有不可分割的关系。

这样一位名将,却不得不逃亡他国,还不得重用,这不能说不是上天眷顾秦国。

原本心中的积郁一扫而空。

赵政放下长弓,问:“不知尊驾此来秦国,有何见教?”

“不敢!”

吴起连忙俯身,道:“庶民所求,不过是安身立命,一席之地。朝食夜宿,箪瓢之食。”

“呵——”

赵政轻笑了一声。这样的追求,在全民上下都致力于统一天下的秦国,可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白起,章邯,李存孝,赵云,李广……上至公侯,下达庶民,谁不是为实现秦国统治下的和平奋不顾身。争先恐后,死不退却?!

“把靶子拿远二十步!”赵政陡然拔高声音命令。

二十步。

便是百步之外,如果主角是养由基那样的神射手,留下的是百步穿杨的故事。换一个人恐就是事故了。

吴起脸上明显浮现起一抹愕然。

赵政深吸了一口气,缓缓拉弓,同时问:“吴将军,在来秦国的途中,可有听闻北方匈奴南下之事?”

“略有耳闻!”吴起回答。

“请将军试言之!”赵政吩咐道。

吴起呼吸不觉放缓,看了看身旁的张仪,后者眼中明显有鼓励之色。吴起又看了看被拿远了的箭靶,终于鼓起勇气,一字一顿道:

“以臣之见,匈奴不过芥藓之痒。他们南下的目的,是为了劫掠度过严冬。在劫掠一番后,自会离去。

匈奴多骑兵,若想截杀他们,恐多有不便。

因此,我等只需等坚壁清野,等匈奴劫掠之后自行离去。再遣一支精锐,命一上将军率军迎击,则足以破之。匈奴可定,损失可清!”

“嗖——”

与之同时,箭矢飞出,稳稳射在靶心。

赵政缓缓放下长弓,看着靶子,意味不明地微微点头。

将长弓交给赵高,赵政向吴起做了个邀请的手势,道:“吴将军请上座!”

吴起跟在赵政身后,步入亭中。

赵政取来手帕擦掉汗水,随后用早就烧好的热水,快速地沏上热茶。

香气很快弥散。

这时的茶道还不是非常流行的东西,只有少数公卿会在招待贵客时使用,被认为是十足的恩典。

吴起战战兢兢。

赵政为吴起倒上一杯热茶,随后端起自己的那杯,喝了小口,道:

“先生方才所言,深得我意。不过,寡人的目的不止于此。仅仅是击溃匈奴,不是寡人想要的。

此番,数十万匈奴南下,犯我疆土,我必须给他们一个血的教训!

寡人要这三十万匈奴一个不剩地通通留下来。北上大漠,沿途尽洒匈奴血!犯我大秦者,连魂魄也别想魂归故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