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天行九歌:七星阁影主 > 第68章 同门兄弟针锋对

第68章 同门兄弟针锋对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天行九歌:七星阁影主!

罗星辰陷入昏迷十天时间,十日内一直在随侯珠中修炼,也只能在随侯珠中修炼。

外界,他呼吸平稳,面色平常,看起来已经脱离生命危险,只是不曾醒来。

十日内罗星辰虽然平静,新郑城却不安稳,上次一无所获的天泽在养好伤之后再次出来兴风作浪,一个来自秦国的使者死在新郑城门口,死在相国张开地面前。

韩非带着张良来到灵堂之内,灵堂中摆放着秦国使臣的棺材,尸体的惨状让两人不由得皱眉。

“手段如此残忍,天泽是在向韩国示威。”

“不止如此,天泽是要挑起两个国家的战争。”韩非转过身去,看向门外道:“韩国与秦国抗衡,兵力悬殊,我们必须寻找别的途径。”

韩非很快开始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作为一个谋士他绝不会让事情发展到兵戈相见的地步。

战争对于现在的韩国和现在的流沙都没有好处。

如此说来一切都要寄托在新来的使臣身上。

“一个国家,应寄希望于自身,而非他国的使臣。”门外,李斯听着韩非和张良二人的交流,推门而入。

这位新来的使臣与韩非有着不小的渊源。

交锋已经开始。

......

李斯杵着使臣节杖走上韩国朝堂,走到韩王安面前,节杖一下又一下清脆的敲击声,落在韩王安心头,落在文武百官心头。

在场所有人都知道今日麻烦不小,至于是做出头鸟还是缩头乌龟,所有人心中早有断定。

“我由渡桥经西门入新政,那里热闹不凡,似已无人记得,前任秦国使臣正是在那里遇刺的。”李斯入朝而来,没有向韩王安行任何礼节,反倒是当面质问他。

对于这等无礼举动韩王安一向不喜,这是对他君权的藐视,一双拳头死死捏紧,却也只能做到这般地步。

“百越余孽善使妖术,我们必定倾力缉拿凶犯。”大将军姬无夜和韩王安何尝又不是一类人,对于骑在其头上之人恨不得杀之而后快。

只是面对秦国使臣李斯与面对韩国九公子一样,杀不得...

“天泽入侵皇宫,绑架太子和公主,公主虽然有幸得救,太子却依然丧命,姬大将军的倾力解决,听起来倒像是拿天泽没有办法的借口。”

“你...”姬无夜哑口无言,作为同门师兄弟嘴皮子功夫都了得,又同有靠山在后,姬无夜是全然败在他们手中。

无奈姬无夜最擅长的领域——武力在这一场较量中没有任何作用,秦国使臣已死其一,若是再有一个死在韩国朝堂之上,这场仗不打也要打。

“如果韩国无力单独剿灭天泽,大秦铁骑愿助一臂之力。”李斯再次重申自己的后台,给满朝文武包括白亦非在内一个下马威。“故此聚兵边境,蓄势待发。”

虽说是帮忙,可引兵入境与引狼入室有何区别,只怕那时死掉的不仅仅是一个天泽。

“韩国的事,当然由韩国自己解决。”白亦非开口,他所谋之事虽不在这小小韩国之内,毕竟也是他根基所在,岂能容忍其余人破坏。

“现今楚人虎视眈眈,如果秦韩交战,无异于鹬蚌相争。”

在场能够说上一句话的都是聪明人,对于双方的弱点也都心知肚明,也正如白亦非所说情况,才会有第二任使臣李斯入韩。

“使臣遇刺于韩,秦国若无动于衷,天下以为秦国可欺。”使臣出使无异于君王驾到,两国交战尚且不斩来使,此时若没有应对秦国可就在六国中失了脸面。

死一个使臣是小,若因此让天下有才之士觉得秦国不尊重与他,岂会再有能人入秦。

“但是...”确实不好兵戈相见,李斯第一次出使当然也是要取得一些成果的,他竟侧过身去不再看坐在王位之上的韩王安,“如果王上原意纡尊亲送使臣遗体归葬咸阳,以表诚意,秦国可既往不咎。”

要知道诸侯相送固不出境,一个使臣而已就要让君王亲自护送,只怕让人笑掉大牙的不是秦国,反而是韩国了。

师出同门,李斯同样铁齿铜牙,竟是将韩国变得一文不值。

韩赵魏三家分晋而来的诸侯,在受周天子封赐世袭王爵而成的亲王似乎并不在同一个级别,听起来韩赵魏的确低于其他诸侯国一等。

整个朝堂文武百官竟被李斯一人怼的哑口无言。

国力弱小,途径又不正确实容易落人口舌,苍白无力的反驳却显得更加可怜,如此看来韩王安咸阳一游是非去不可了,就是不知道还能不能回来。

韩非也终于在这个时候上前,缓缓走向李斯,果然自己的师弟还是要自己来对付。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晋之衰亡,韩赵魏三国而立,非人意乃为天道。”

“李大人虽宣扬秦国受周天子之正统,但大周却灭于秦,贵国文信侯吕相可是亲手终结了大周的王脉。”

“看来在秦国眼中对这份正统,可谓弃如敝履。”

韩非并没有称呼其为师弟,朝堂之上都各有各的身份,上次一别早就说好,再见面可不要顾及同门师兄弟之情手下留情。

他这一招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用的确实巧妙,既然尔等不在乎“正统”又为何要拿“正统”来压人,岂不是太双标。

“如果王上不愿屈尊入秦,那么还有一种办法。”李斯拄着节杖上前一步,与韩非耍嘴皮子耍不过,就和韩王安玩儿。

“当年齐桓公帮助燕国,得胜后燕庄公亲自送行,相谈甚欢。”

“不觉送入了齐国边境,齐桓公深感失礼,于是将燕庄公走过的地方割让给燕国,传为佳谈。”

“韩国何不效仿五霸之典,允诺以秦国使臣遇害地点为界,割让土地给秦国,此等诚信必能赢得天下美誉,平息兵戎之灾。”

确实是一个树立美名的好方法,一条人命就送出一块地,可见对于贵国使臣多么重视,可是这种美名对于韩国来说简直就是打肿脸充胖子。

要知道韩国虽为诸侯国,却只有新郑和南阳两块地界,秦国使臣可是走入新郑城门口,韩国无异于只剩下一个国都,一旦战起就是兵临城下。

割地,与亡国又有何区别!

先前说过,作为一个谋士在事发第一时间就应该有明确思路,知道自己需要什么,知道对方需要什么。

听到割地,韩非嘴角勾起一个不易察觉的笑容,比历史典故,他从来没在怕的。

“秦国使臣从咸阳到新郑遇害,走了几日?”

“十日左右。”

“十天之内,解决不了这个案子,就依大人所言。”韩非开始了他的计划,如何结案他心中早有定数,手中还有蛊母在,不怕天泽不出现。

“老九,你说什么?”韩王安不懂,在他看来十日之内抓住天泽简直就是无稽之谈,这与直接承认割地于秦国有何区别。

李斯却没有给韩非解释的机会,抢先一步开口道:“此话当真?”

这可是他建功立业的机会,若是真的只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将韩国一半土地收入秦国,他在六国中可就扬名了,归国之后仕途定然平步青云。

只是韩非根本就没打算解释什么,有些东西提前说出来了就不灵了。

反倒是继续给李斯下套,说道:“既然以时间为限,如果破案早于十日,相应减少割让土地,是否公平?”

“这个自然,很公平。”李斯爽快答应,减少土地又不是没有,哪怕是二里地回去都能吹上半年。

“从咸阳到新政走了十天,这十天里有五天是在秦国境内,而五天是在韩国境内。”

“如果案子少于五天破了,哼...”韩非轻哼一声,“是不是相应的秦国国土,也归韩国所有。”

这才是韩非真正的目的,就不能让李斯玩的太舒服,而他如此胸有成竹的样子,不免让朝堂之上所有人思考,他是不是真的想到办法捉拿天泽。

就连李斯也是如此想,听到最后一句话,他才知道自己中了韩非的圈套,一只手死死握住节杖。

他早该想到从一开始韩非答应割地就是一个诡计,奈何割地本就是他自己提出来的,简直就是把解决方案送到韩非手边,这圈套他不进也得进。

如此李斯心中也多了几分担忧,如若说能够拿到几分地,即便是出兵征讨也掩盖不了他的功绩,如今如是反倒割地给韩国,他的第一次出使可就失败到家了,仕途也就到头了。

赌局李斯已是骑虎难下,今日在朝堂之上与师哥的对决,是韩非胜出了。

心中倒也没有太多惊恐,他知道自己师哥是一个聪明人,如真要到了秦国割让土地那一步,必然是秦国铁骑先到一步,仕途毁了,韩国也肯定没有了。

与师哥的交手自己并不算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