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三国:不知夫人可愿和我共枕席否 > 第33章 痛,太痛了

第33章 痛,太痛了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三国:不知夫人可愿和我共枕席否!

“啊哈~”

“好酒啊,当真是好酒啊!”

蔡邕一脸满足的饮下一杯,尽管脸色已经憋得涨红,仍旧是一脸满足的样子。

“此酒的酿法,乃是家师所授,小侄平日里也是舍不得喝啊。”

一旁的董宁见状,连忙说道。

“哦,此酒如此浓烈、醇香,想必不容易酿制吧?”

闻言,蔡邕点了点头,好奇的问道。

在他看来,此酒能够这般诱人,酿制难度绝对远超普通酒水。

而董宁能够一下子拿来两瓶相送,可见他对自己是多么仰慕。

“确实如蔡公所言啊,此酒酿制之难,远超普通佳酿百倍,唉,半年苦功,也不过这两瓶佳酿啊。”

董宁举杯看了看,感慨道。

什么!

半年才两瓶!

蔡邕咽了咽口水,有些被这酒的价值给震撼到了。

【蔡邕好感度+10】

老夫感动啊,这小子,实在是太让人感动了。

“贤侄如此,老夫无以言表,来,再干一杯!”

片刻后,蔡邕举起再次被倒满的酒樽邀请道。

“小侄敬您!”

董宁连忙举起,二人再次畅饮。

两杯酒下肚,二人的关系也就更近了几分。

老祖宗的话果然没错,没什么是一顿酒摆平不了的。

人一旦喝醉了,脑子就不好使了。

蔡邕此时就感觉自己晕乎乎的,仅仅三五杯的功夫,自己就已经醉了。

“贤侄啊,平日里,可曾有诗赋作下啊?”

蔡邕半眯着眼道。

“蔡公说笑了,小侄哪会吟诗作赋,就是小打小闹,随便写写。”

董宁摆了摆手,笑道。

“哦,不妨书写出来,老夫也能鉴赏一二。”

闻言,蔡邕好奇心又被勾起来了。

他心想啊,你师傅那么牛逼,带你去过那么多地方,你的见闻绝对能够写出许多优美的诗句啊。

“这,没有笔墨啊。”

董宁有些尴尬了,他写的东西实在是没法见人啊。

就算是他写得好看,那也没人能够看懂啊。

“有有有,蔡福,立即去备笔墨,我贤侄要作诗了。”

蔡邕连忙招呼堂外的仆从道。

“诺!”

仆从当即领命而去。

很快,此人便与其余两人带来了笔墨等书写用具。

“哈哈哈,来,贤侄,让老夫鉴赏一下你的文采。”

蔡邕大笑着拉着董宁来到案几旁。

“蔡公,不如这样,小侄久闻飞白体的大名,今日不如小侄来吟,您来写,如何啊?”

董宁提笔愣了半天,最终想到了一个完美的借口。

“哦,好啊,贤侄有此雅兴,吾心甚慰啊,今日老夫陪你!”

蔡邕也是酒意上来了,接过毛笔蘸了蘸墨。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董宁背负双手,在堂内踱步,同时高声吟道。

“好!好诗!”

蔡邕闻言一喜,开始在丝绸之上挥毫。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董宁一边踱步一边吟诵,而蔡邕则是一脸兴奋的挥毫泼墨。

良久,董宁吟诵完毕,蔡邕也已停止书写。

“好诗,好诗啊!”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此诗大气磅礴,可见贤侄心胸之宽广,志向之远大啊。”

蔡邕口中朗诵着观沧海,眼中那是说不出的欣赏。

【蔡邕好感度+20】

“呵呵,蔡公谬赞了,小侄受不得如此赞美。”

董宁呵呵一笑,谦虚道。

能不大气磅礴吗?

这可是曹老板的佳作。

老曹写这首诗的时候刚刚一统冀州、揍完乌桓,正是豪情壮志之时。

“贤侄,你担得起如此赞美,来,咱们爷俩再干一杯。”

蔡邕拍了拍董宁的手臂,赞赏着笑道。

“蔡公,您已经喝的够多了,贪杯伤身啊。”

见状,董宁赶忙劝说了一句。

人是一种很奇怪的生物,你越劝他,他反而不听你的。

“喝什么多?”

“你是笑话老夫年老体弱么?”

“贤侄,来,喝。”

蔡邕脸色一沉,佯怒道。

二人再次对饮一杯,蔡邕身子都晃了晃。

“蔡公,您喝多了。”

“要不今天就到这?”

董宁关切地搀扶着蔡邕,劝说道。

“没事,贤侄啊,叔父心里苦啊。”

“若是早一点认识你多好,咱爷俩啊,相见恨晚啊。”

蔡邕摆了摆手,随即感叹道。

闻言,董宁都懵了,咱俩相见恨晚算怎么回事。

“蔡公,您这说的什么话,现在也不晚啊。”

董宁拉着蔡邕坐到一旁,生怕这老头在摔着。

“唉,你不懂啊。”

蔡邕刚想说些什么,不过话到嘴边又咽回去,最终只剩下一声轻叹。

“蔡公若有苦衷,不妨明言,若是小侄能帮的上的,小侄绝不推脱。”

董宁看出了蔡邕的苦闷,不禁正色道。

“唉,罢了罢了。”

蔡邕张了张嘴,还是摆手轻叹。

“蔡公,小侄也有一事相求。”

董宁见他不语,于是便准备将自己的心思吐出。

“哦?”

“贤侄不妨说出来,老夫与你相交甚欢,颇有一种忘年之交的感觉,凡有所请,老夫定当助你。”

蔡邕点了点头,一脸严肃的看着董宁。

“小侄曾见到一佳人,自此之后,魂牵梦萦,苦思良久。”

“有道是,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董宁眼睛挤了挤,挤出了两滴相思泪,一脸怅然的堂外的月亮。

“我本将心像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看来,贤侄你是真的用情至深至切啊。“

“不知是哪家小姐,竟有如此福气,能得贤侄青睐。”

听出了董宁话语中的含义,蔡邕不由好奇的问道。

同时心中也在想,究竟是哪家的傻闺女,竟然连董贤侄这样文武双全的年轻才俊都能拒绝。

“唉,蔡公啊,当初我在洛阳城中瞧见一女,只因短短一面,便已尝尽相思之苦。”

“后来,我多方打探,最终探得此女,竟已有了婚配,不日就将嫁为人妇。”

“蔡公,您能懂我此时的心情吗,这种感觉,痛,太痛了!”

董宁手捂心窝,神色痛苦的说道。

“懂,我懂。”

“唉,可惜你喜欢的不是我的女儿,不然就冲你这份深情,我说什么都将她嫁给你。”

蔡邕语气颇为感慨的说道。

“蔡公,您,您怎么知道我喜欢的是蔡小姐?”

董宁一脸诧异的问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