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人在大唐,朝九晚五 > 第十二章 国难思良将,李世民心心念念的人

第十二章 国难思良将,李世民心心念念的人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人在大唐,朝九晚五!

长安,太极宫。

李世民龙案前摊开着大量的奏章,显然经过了皇帝陛下的御览,却并没有给予批示。

行事向来果决的李世民凝视着如山的奏章,久久之后才长叹一声。

“辅机,蝗灾刚过,又现疫灾,北方边界突厥蠢蠢欲动!”

“呵呵,朕自继位以来,自问尽职尽责,从未有一日懈怠,欲有一日令我大唐王朝兴盛,百姓富足,甚至令万邦来朝!”

“谁曾想……”

此刻的太极宫内,便只有李世民和长孙无忌君臣二人,连个侍奉的内监都没有。

长孙无忌不但是皇后长孙氏的亲哥哥,乃当朝国舅,也是李世民从小一起长大的好友,争雄天下与玄武门之变时,也是互相扶持,患难与共的好兄弟。

长孙无忌有如此特殊的身份,也只有他们两人单独相处时,李世民才会说出自己内心的感慨与忧虑。

“陛下不必如此,朝廷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赈灾,朝臣与天下人都是看在眼里的,现在蝗灾已经平复,正是因为上天感动于陛下的诚心。”

李世民听到他的安慰,反而冷笑起来。

“天下人真的是这么想的?据朕所知,蝗灾刚过,山东豪族又纷纷上书,所说何事啊?”

长孙无忌露出尴尬的神色。

大唐时,所谓“山东之地”,乃是指太行山以东的大片疆域。

此处多有世家大族,名儒辈出,对于此时的清流评议影响极大,偏偏山东归附于大唐的时间较短,世家大族对于李氏等“陇西门阀”颇看不顺眼。

在先帝武德年间,“山东之地”就是平而后降,降后又叛。

到李世民这儿,好歹不再有叛乱之事发生,可是那些个世家向来不太给朝廷面子,有事儿没事儿就讥讽一番朝政。

那些个儒生,治世之策没有,说风凉话的本事那是一个赛一个高超,陛下都多次被气得火冒三丈。

蝗灾肆虐之时,他们就多次上书,直指蝗灾乃是上天的警示,暗讽皇帝应该下诏罪己。

好不容易压下了蝗灾,若是再让疫情大规模爆发,指不定他们说出多么难听的话。

“陛下,对于那些个腐儒之言,不必在意。自古以来,遇到蝗灾之年,有哪朝哪代能强行赈灾压制灾情?”

“只有明君在世,上天庇佑,才有蓝田县进献土豆,让朝廷和百姓手中有足够的粮食。”

长孙无忌这番话并不是故意拍李世民的马屁,而是委婉地进行劝慰。

只是,纵然长孙无忌乃唐之名臣,心思百转又有丰富的为官经验,此时也无法提供任何有效方法,解决掉疫灾冒起的苗头。

李世民也感慨地点了点头。

“是啊,多亏了有土豆种植,成熟快产量高,使得朝廷有足够的底气全面开仓赈灾,而且还不会耽误北方战事补给,那个蓝田县令,实在是有大功于社稷。”

别看上次韩东时没给李世民面子,他在大唐皇帝心目中的印象却还不错。

李世民向来重视人才,回到朝廷之后,没少对着房玄龄等大臣甚至是皇后念叼此人。

说起韩东时以及他所进献的新作物种子,李世民的心情也明显好转。

就在此时,一名内监领着后宫宫女步入大殿。

“陛下,该进膳啦。娘娘派人来请陛下回后殿,说是试做成功了辣椒调味的美食呢。陛下当以龙体为重,误要错过进膳时间呐。”

自从蝗灾扩散,李世民常常宿夜处置奏章,皇后心疼陛下身体,定时都要派宫女前来提醒他进膳和休息。

李世民哈哈一笑:“咱们刚说到韩东时,皇后就报知……嗯?”

他说到一半,似乎想到什么,直接顿住。

长孙无忌奇道:“陛下您在想什么?”

李世民抬手抚须,沉吟道:“辅机,你说那个韩东时既然能献上土豆和辣椒,他是否也有防治疫症的手段呢!”

“这……陛下是否把那个韩东时看得太神了?”

长孙无忌本能地感觉陛下异想天开。

李世民却抓住这个“异想”没有放弃。

“确实是异想天开,但是现在朝廷群臣束手,试一试又如何?不过是微服一番罢了,就算韩东时没有办法,朕又不会有什么损失。”

长孙无忌笑道:“那臣立即去安排,希望韩东时不会让陛下失望吧。”

他并没有继续阻止。

陛下向来就是喜欢“异想天开”的人物,而且经常能够为人所不能为。

当李世民为秦王之时,为大唐南征北战,当时就曾有许多天马行空的战术想象,而且最后的事实证明,陛下的灵光一现,总能给大唐的危机带来转机。

……

蓝田县内,一派繁忙的景象。

前几天,韩东时让徐海发动百姓,把县城旧区,老姑子山下与官道连接的道路好好修补一番,现在官道上一片车水马龙的热闹景象。

其他郡县还在提心吊胆地防备流民和可能的疫症传播,看蓝田县的样子,完全没有把疫灾放在眼里。

这当然只是表象。

在老姑子山等专门用来安置流民的地点,有些三人成队的小队巡视于各处街口。

他们身穿着统一的绛色服装,但又并非差役,而且看周围的百姓还跟他们亲热地打招呼,并无惧怕之色。

“大家千万不可大意,家用的碗筷等物,一定要以开水烫过,假如家中全是老幼无力砍柴烧柴的,都到村子东头,有统一的热水点。”

“外地亲戚若有前来投奔的,必须先上报县衙,由徐捕快和师爷统一安排登记后,方可安置,县令大人会给予口粮!”

“防疫之事,事关你我,大家都要上心,不可大意!”

巡视的小队,还带有铜锣,走一段路程都会大声吆喝一番。

假如碰到家中多为老幼的可怜人家,还会主动帮着把碗锅抬到村东头,以沸水煮过,县里会严格登记,按物抬回,若有损毁,县里则会给予赔付。

每临饭点,百姓们也会自觉洗手过后,方才进食。

不远处,“蓝田大国手”许大夫正从住处赶来,看着眼前的景象,微抚胡须,露出满意的神色。

“还是县令大人有办法啊!”

连续几晚,县令大人那神奇的“影子戏”,唬得百姓一愣一愣的,在他们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通过影子戏与县衙的大力宣传,终于在大部分百姓改变习惯。

而且,为了增加百姓的“参与感”,县令大人还从流民之中选出“监督队”,让他们负责宣传纠正老姑子山百姓,同时也监督,避免有人私下收流外地投来的流民。

这些监督队队员们,虽然不是官府差役,但也能从县衙令一份俸禄,而且县令还专门为他们定制统一的服装。

别看只是个小小的举措,却大大增加了他们的荣誉感,提高了他们巡察和宣传的积极性。

多日的宣传与坚持,终于让蓝田县的防疫,有了许大夫心目中的局面。

只是,许大夫扭头看向,官道上车水马龙的景象,内心又隐隐有些担忧。

假如外部某些郡县疫情突然爆发,如此频繁地与外界往来,说不定会让他们的努力功亏一篑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