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人在大唐,朝九晚五 > 第四十章 朝堂之辩

第四十章 朝堂之辩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人在大唐,朝九晚五!

“陛下乾纲独断,臣等不敢置喙,不过为了蓝田之事,又增朝廷开支,目前国库为了北疆战事,消耗极大,只怕用不了多久,就要对大唐百姓行加税之策。”

“当然了,陛下就算要给百姓加税,我等身为臣子也只能照做。只是可怜了那些百姓,刚刚经历隋末之乱,重归于我大唐一统的太平之世,却又要被进行横征暴敛,难以求活!可悲,可叹!”

李世民脸色铁青地看着下面魏征老儿侃侃而谈。

他嘴上句句都对李世民的决定表示顺从,但是每一句都像是在嘲讽一般。

长孙无忌与房玄龄先自大怒,不等李世民表态就对他的话直接驳斥。

“大胆魏征!陛下一向体恤百姓,纵然面临北疆突厥兵临边境,也未曾加税于百姓身上,宁愿让我大唐精锐以少量兵力御敌。”

“你刚刚之言,岂不是要把大唐治下百姓与隋末之时相比较?是何居心!”

面对陛下最亲近的重臣,就算是裴寂,封德彝也得退避三舍,不好跟这些青壮又得宠的官员们针锋相对。

可是魏征却夷然不惧,只要他觉得自己是对的事情,就算正面陛下的怒火,他也会坚持。

当然了,只是他自己认为正确之事。

朝廷上下已经知道,陛下曾经微服出巡到过蓝田,不知道被那个蓝田县令用了什么迷魂汤,竟然说动陛下大违朝廷规制,授予韩东时各种大权,还将蓝田县的作为视作其他州县的榜样。

那倒也罢了,兵权之重,岂能轻易托付于人?陛下竟然连兵权也交给了区区一介县令。

魏征一翻白眼,直接拿鼻孔对着这几个闰朝廷重臣。

“难道在下说错了不成?或许几位大人才华出众,可以现变出大量银钱,充实国库?还是说等国库真的再无余钱,几位大人可以当廷向陛下向天下百姓保证绝对不会加税?”

长孙无忌鬼点子这么多的人,也被魏征堵得脸色涨红。

作为当朝重臣,他们自然也知道如今朝廷的家底,魏征之言虽然不中听,但还真不是危言耸听。

假如国库真的被消耗一空,傻子也知道绝不可能真的把北疆的军队撤回来,也不可能断了众臣的俸禄让官员饿着肚子来做事。

魏征的质疑无人敢接口,在气势上就弱了一层。

不得不说,魏征本身的才华确实比不过长孙无忌等人,但是他能得到李世民的青睐,让其领谏议大夫之职,确实是有两把刷子的。

李世民的脸色也不大好看。

他虽然对魏征诸多纵容,但是心里也不想他在这种时候唱反调,尤其……不仅长孙无忌等人难以驳斥他,就连自己身为皇帝,也很难从“道理”上压得住魏征啊。

李世民自然不会恼羞成怒,那样可太没胸襟了,他不禁开动脑筋,思索着如果真的发生魏征所说之事,是否有什么解决之道。

或者说……有什么办法能充实国库,避免国库家底被耗尽?

突厥真会挑选发难的时间啊,只要他们一日不退兵,持续骚扰大唐边境,国库的消耗就会异常巨大,即使疫情被控制下来,其他地方也没有灾害,国库耗尽也只是时间问题了。

想到疫情控制,李世民的思路突然转到了蓝田县去。

“咳,魏卿之见倒也有理,不过边境异族与内部灾害皆难免耗费巨万,这些钱粮是省不得的,依朕之见,倒不如在开流方面想想办法。”

李世民之言一出,满朝皆惊,包括刚刚侃侃而谈的魏征。

魏征其实多少了解李世民的性格的。

别看他开口闭口喜欢拿李世民跟古时的昏君作对比,进行暗讽式的进谏,可是他心里明白李世民绝非昏君,还是少有的英主。

刚刚他故意说国库空虚,说要加税什么的,就是故意想挤兑李世民,逼他收回成命。

万没想到,李世民竟真的动了要加税“开源”的念头?

魏征心里悔得要死,这样的话,岂不变成他故意提醒李世民行此策略,加重百姓负担?

“陛下!”

魏征顾不得自己的面子,急着想要劝谏,却被李世民的手势制止。

“放心吧,朕刚说开源,却并没有要为百姓加税的打算,你们不要忘记,长安洛阳等城,潼关虎牢等关卡皆收商税,若能令商人流通,往来贩卖,朝廷便能从中抽重商税。”

“如此,既能缓朝廷之急,又不会增百姓之重,两全其美。”

“商……商税?”

李世民的提议,确实超出了朝臣所想,魏征也明显愣住了。

古时任何一个王朝,增加府库的办法,向来都是从“农田”和“人头”两方面来想办法的。

对于熟读经典,还自诩治国经验的朝臣们来说,一听到“开源”二字,自然也是从这方面思考,误以为李世民是想为百姓增税。

他们对于商税根本不加重视,而商人们也向来没什么地位,甚至从来没有被朝臣们归纳于“百姓”的范畴之内。

听起来很荒唐,但这就是此时代中商人们的真正地位,甚至大唐之时,对商人们包括胡商的态度还算是不错的。

现在,李世民说要通过增加商税的方式来充实国库,在大家看来,才是真正“荒唐”的想法。

“陛下,天下商税自有定数,说白了不过是盐铁之利,而盐铁生产岂能凭空增加?特别是铁器,若真能增加,朝廷何愁北疆边军军械?”

魏征虽然不通俗务,但也知道朝廷从来就没有大幅增加过铁器工坊,怎么可能让大唐铁器生产突然大幅增加?

要知道,这种事情也是要花大价钱的!必将使本就不富裕的国库消耗更大。

李世民却满意地点点头:“魏卿说得不错,朕正有意增加关中铁器产量,若能成功,北疆开支也能节省非常大的一笔。”

大军后勤供应,除了粮草之外,铁器供应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不论是兵器箭矢,或者是防备骑兵的专用大车,都消耗巨量铁器。

韩东时能轻易说服秦琼等人为他说项,正是因为几位国公都清楚地认识到,若能大幅增加铁器产量,对于军队能带来莫大好处。

“另外你好像忘记,蓝田县可以不增加粮食消耗而大量产酒,现在颇受洛阳等地欢迎。朕意,将这种酿酒方式推行整个大唐,而且责令各州县多推广蓝田美酒,不得私设禁令!”

魏征张了张口,对于陛下的旨意一时找不到反驳的地方。

其实朝臣们对于李世民的想法并不赞同,一方面是他们对于商业天然的轻视,其次则是不乐意以朝廷的名义推广贩酒之事,觉得有失朝廷威仪。

问题是,蓝田县的酿酒方式,非但不会增加粮食消耗,若能改变其他州县的酿酒之法,反而能为大唐节省大量粮食消耗。

以他们对于经济的粗浅认识,向来只认定粮食,布帛与铁器对于朝廷来说才是真正的财富,也是决定了百姓生活水平的基础。

韩东时的酿酒之法能节省粮食,对于奉行儒家的群臣来说,就是最好的堵住他们嘴巴的地方。

魏征虽然死心眼,但他并非故意想为难李世民,暂时无法反驳陛下之令,他也就直接闭嘴。

但是,他老实了,有人又跳了出来。

裴寂作为武德朝老臣的代表,本身没有足够的才华坐稳宰相之位,只是靠着晋阳起兵的从龙之功,再加上本身的资历,勉强坐在群臣之首的位置上。

李世民登基之后,暂时没有动他的位子,可是原来秦王府的从属们纷纷踏入朝堂占据高位,直接让裴寂的权力被架空,让这个武德老臣憋了一肚子火。

因此,不论任何事情,只要是李世民想要推行的政策,他都要跳出来表态反对,故意跟当朝皇帝唱反调。

“陛下!您这是被韩东时那个小人给蒙蔽了呀!他故意在陛下面前夸下海口,哄得您许他种种大权,此乃奸臣之举!”

“那个什么酿酒的法子倒也罢了,不过是些不入流的小道而已,可是铁器生产事关国本,若是他根本做不到,岂不耽误了国事?”

“天下之重,在农在桑,陛下岂能因为一奸臣之言,寄希望于区区商人?此乃取祸之道,恕臣不敢奉旨!”

李世民本来还摆出一副积极听取群臣谏言的态度,可是听到裴寂之言,他的脸色直接垮了下来。

他还身为秦王之时,就很清楚像裴寂这种老臣,到底是什么货色。

“请”李渊当了太上皇之后,为了避免自家老爹太过伤心,他没有动武德老臣,给足了老爹和这些老臣面子。

可是,裴寂最近越来越不像话,事事都跟他这个皇帝唱反调,竟以为能凭着自己的资历鼓动老臣们阻挠李世民的施政!

此次希望重视铁器生产与酒水买卖,加大商税征收,其实是李世民因为韩东时献上的点子,自己想出的主意。

裴寂的话,明着是贬斥韩东时,事实上却是在打李世民的脸!

“裴相,不知愿否跟朕打个赌呢?”

裴寂看着李世民的脸色,心中一惊:“不知陛下,要与老臣打什么赌啊?”

“很简单,朕便赌韩东时所献之法确能成真!若他做不到,朕便信裴相之言,那韩东时确实是个奸臣!”

“但如果他做到了!那么今日裴相之言,便是阻挠国事,误朝廷之判断,到底谁才是奸臣……朕相信群臣自有判断,裴相你说对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