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大唐小神探:开局被斩首怎么办? > 第77章 在五姓七望面前装逼,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第77章 在五姓七望面前装逼,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大唐小神探:开局被斩首怎么办?!

卢杨赶紧将狄仁杰和宋真拉过来,他热情的朝众人介绍道。

“两位是我的忘年之交,你们以后可要好生招待哦。”

众人听到后一惊,卢杨什么身份啊?竟然会对两个后辈如此器重?

他们不得不对两人高看一眼。

“鄙人姓狄,名仁杰,字怀英,见过各位前辈。”

【冷知识:唐朝只有称进士及第者为“前辈”,此处运用,个人感觉并无不妥,五姓七望的族人甚至会觉得对方在夸奖他们族里文豪辈出。】

范阳卢氏和清河崔氏的人同样十分有礼貌的回礼。

宋真不禁感叹,这才是真正的豪门贵族啊。

古代的士族,大都是教育良好,素质极高,礼贤下士,至少表面功夫肯定是做得很到位,所以才会受到民间的拥护。

但凡出几个嚣张跋扈的纨绔子弟,百姓们早就把他们家族黑成狗了。

然后,众人又望向宋真。

宋真微微一笑,上前一步行了个叉手礼:“久仰五姓七望,今日幸得一见,果然如传闻中一样。”

“文场继续成三代,家族辉华在一身。”

“各位好,我叫宋真,字守正。”

范阳卢氏和清河崔氏的族人们纷纷呆滞在原地。

等下,刚才他这是......为我们家族做了一句诗?

好家伙,他真的,我哭死。

好一句“文场继续成三代,家族辉华在一身。”,用来形容五姓七望,他们觉得,当真是贴切不过。

众人不禁高看宋真一眼,不对,再看一眼。

宋真不卑不亢的挺直腰板站在前面,他十分坦然的接受各位欣赏的目光。

明人不装暗逼,我自幼熟读《唐诗宋词三百首》,就问你们怕不怕。

在五姓七望的人面前,你就得装,你得在文采上镇压对方,让他们觉得你很牛逼,你了不起,这样才能和谐共处。

宋真从一开始便是如此计划的,所以,他才不会在青楼里随意抛出绝世金句。

这种方式实在是太低级了,虽然传唱度很高,但是人家只知其名,不知其人,没意思。

就得当着他们的面前展示才艺,那样才能博得他们的刮目相看。

认识的人多点,总不会有坏处。

果然,有人上套了。

崔梦真,是清河崔氏的年青一代,自幼喜爱读书作诗,宋真的才华成功引起了他的注意。

“守正君,你也识得吟诗作对?”

宋真淡然笑之:“略懂。有道是,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吾之所见,所谓绝句,并非辞藻堆砌而成,而是,由心而发。”他点了点心脏的位置。

众人倒吸一口冷气,厉害啊,高见!实在是高见!

狄仁杰愣愣的望着宋真,好家伙。

崔梦真还想跟宋真多聊几句,结果对方摆摆手。

“哎,今日的重要之事,不应该是为卢刺史贺喜吗?”

“啊对对对。”崔梦真擦了擦冷汗,差点主次不分了。

宋真微微一笑,赶紧开溜,以防露馅。

但是在众人眼中,他犹如得道高僧般,深不可测。

崔秋芳心中甚是欢喜,宋真表现得越优秀,她的人才引进计划,就越容易成功。

......

一场盛宴,宾客尽兴,崔梦真提议道,不妨就此赋诗一首。

众人纷纷将目光移向宋真。

没想到,宋真竟谦虚的摆摆手,言道:“刚才我怎么说来着?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关键在于一个字,偶。”

“太过刻意,反而不好,要由心而发。”

他拒绝了,没错,他竟然拒绝了!而且拒绝的理由,令众人信服,令众人汗颜,令众人羞愧,甚至觉得自己的境界低了。

“好一句,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来,守正君,老夫敬你一杯!”

坏了,范阳卢氏的族老都过来敬酒了。

这逼好像装得有点大,难以收场。

不过,宋真不要脸,他微微一笑,站起来与之碰杯,把杯子放得很低。

这副姿态,更是让众人欣赏。

此子有大才,但不骄不躁,不错,不错!

“不过。”宋真饮完酒后,没有坐下来,他还站着。

接下来,我要开始装逼了。

“我突发灵感,有一旋律,想奏给各位听赏。”

“琴来!”

田七赶紧跑出去,从马车上端来一副古琴。

众人不知何意,难道他......

只见宋真盘坐在地上,田七又拿来一张矮桌子,将古琴放置在桌面上。

古琴与古筝的区别在于,古琴只有七根弦,而古筝通常由十三根以上。

且古琴的音色较为明净浑厚,能使人静心放松,是高雅的象征。

古筝音色则是相对明亮悦耳,听闻后,犹如看到了清泉流响。

宋真轻轻拂过琴弦,他歪着头,双指胡乱比划着,假装在思考。

众人大气不敢出,生怕影响到他的冥想。

三分钟后,宋真睁开双眼,自信一笑。

“此曲名为《友谊天长地久》,愿在座的各位,白首同归。”

当琴声响起的那一刻,众人为之一振!

我焯,原本以为你只是在装腔作势,没想到,你居然真的会啊?

范阳卢氏和清河崔氏的族老先是相互对视一眼,再把目光放回宋真身上。

难道说,他真的是一个绝世天才?

又会作诗,又会弹琴的人,其实还真不少,但是这首曲子风格独异,他们从未听过。

这说明什么?

说明这首悦耳的曲子,居然是宋真在短短三分钟内冥想出来的?

有文采的人,作曲没有宋真好,会作曲的人,文采又没有宋真强。

当然,目前宋真并没有流出完整的一首诗,可是,能够随口说出佳句的人,岂是凡夫俗子?

可恶,在座的年青一代,不禁有种“既生瑜,何生亮”的错觉。

不过,他们却没有嫉妒,更多的是抱着一种想要与其结交的心态。

等到宋真日后出名了,自己也能到处跟别人吹牛逼。

“你看,这就是守正君当初写给我的真迹。”

不过,让他们失望了,宋真的字......在这个时代的人看来,讲道理,有点丑了。

琴声悠扬,带着些许淡淡的感伤,让人忍不住有一种怀旧的冲动。

范阳卢氏的族老卢淮缓缓地闭上眼睛,双指轻叩在桌面上。

这首曲子,让他想起了往昔,当年与好友成群结队,一起去平康坊开房的美好日子。

那是他,最意气风发的时候。

可惜了,如今亲朋早已故去,徒留下他一人。

但是,从曲中,他又听到了另一种含义。

斯人已逝,生者如斯。

......

【感谢各位彦祖的支持,本书上了历史古代新书榜27,今日加更一章!彦祖们,麻烦点点催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