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大唐小神探:开局被斩首怎么办? > 第83章 回村调查

第83章 回村调查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大唐小神探:开局被斩首怎么办?!

“守正,你怎么看?”

“还能怎么看?我认为,咱们得先去实地考察一番。”

趁着天色刚亮,狄仁杰和宋真骑马飞奔回到董风住的村子。

后面还跟着田七。

两人分开行动,狄仁杰负责走访邻里乡亲,了解众人对董风的评价。

宋真则是自由活动,让他随便逛逛,看看能不能找出什么线索。

“这位郎官,你可是问董风?无可奉告!”正在村口开会的老人听到这个名字后,马上散场。

狄仁杰皱起眉,他安排一名守卫现场的胥吏,随机抓取一名幸运观众。

“为何一听到董风的名字,撒腿就要跑?”

老妇苦着脸回答道:“郎官,你这不是为难我吗?谁不知道,死人家的事情聊不得啊,会给自己遭霉运的。”

这是什么迷信说法啊?

见其不愿开口,狄仁杰无奈,只能放人离去。

后面,他走访询问了很多家,别人一听到是来调查董风家的事情,马上关上了门。

“看来,这个村子不一般啊。”

狄仁杰走到村庄中央,他发现了一个高高立着的木头人形雕像。

他走近一看,只见下方刻有几个大字。

【大周文王,公,姬昌。】

后代人回顾历史,通常会忽略周朝。

但大唐人不一样,他们十分推崇周朝,在他们看来,过去的正统盛世只有周朝和汉朝。

甚至在大部分人的眼里,周朝更胜汉朝一筹,特别是礼制。

大唐人将周朝礼制奉为圭臬(标准,模范的意思),可想而知。

“大成至圣先师”孔子一生追求便是“恢复周礼”。

或许,这就是武则天后来将国号命名为“武周”的原因之一吧。

既然大家都喜欢周朝,朕复辟大周,乃是顺应民心,天命所归。

所以,在这座小村庄里,出现了姬昌的雕像,不足为奇。

狄仁杰闭上眼睛回顾起姬昌的成就贡献。

突然,他想到了,《周易》!这本书正是周文王姬昌所着的。

怪不得了,难怪董风做噩梦之后,首先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找村里德高望重的老者卜卦。

原来是他们这边的风俗习惯啊。

也难怪众人如此避讳谈论董风的家事,《周易》有教过如何趋吉避凶。

避凶这个信念,看来早就牢牢钉在了村民的脑海里。

可是,没有任何一个人出来谈话,对案子调查十分不利啊。

而且,也找不到跟案子相关的人员,比如说那个为董风卜卦的人,他,好像躲起来了?

难道说,他连后面的事情都算到了?提前跑路?

狄仁杰站在原地许久,不知道该怎么办。

不对,还有一个人!那就是举报者!

死者常茵的二哥,常卫!

......

宋真来到案发现场,守卫在门口的胥吏朝他打招呼。

“最近有人过来吗?”

“回宋判佐,没有。”

“行,你们继续站着吧。辛苦了。”

类似这种命案,官府通常都要保护现场一周,避免有人进去破坏。

宋真走进董风的院子,他巡了一圈,没有发现什么奇怪的东西。

随后,他的目光不经意瞥向隔壁,马上眯起了双眼。

为什么呢?

董风的房子在东面,北面、南面和西面都有邻居,而且,仅仅是一道半人高的篱笆围着。

这种格局的户型,宋真还是第一次见。

大唐地广人稀,很少有人建房子上下左右互靠的。

最起码你得砌个泥墙吧?你就那么放心邻居?

宋真找到胥吏询问:“有了解过董风的邻居吗?”

胥吏回忆了一下答道:“北面是个屠夫,名叫杨五,南面家里一家十口务农,没有姓,大家都叫他们老狗。至于西面,听附近的人说,是个落魄书生。”

“落魄书生?没考上吗?”

胥吏摇摇头:“不是没考上,而是连报名的资格都没有。”

“怎么说?”

“这个,我就不知道了,建议宋判佐问问村民们。”

还问村民?妈的,直接问当事人不就好了?

宋真大手一挥,安排胥吏:“你们把这三家的主人抓过来,哦不对,带过来,宋某要亲自审问。”

“是。”

等待的时间有些无聊,宋真抽出随身携带的笛子吹了起来。

另一边,狄仁杰找了半天,终于在田地里找到常卫。

“郎官,我知道你想问什么,我只有一句话,我妹妹所托非人,董风就是个穷醋大!及第了又如何?我常二,一辈子都看不起他!”

【穷醋大,唐朝专门给读书人的骂词。形容这些家伙整天没事找事,讥评那个,议论那个,就像被灌多了酸醋。】

受访者言词十分激烈,全程都在口吐芬芳,见问不出个所以然,狄仁杰只好中断采访。

......

没想到邻居们一个两个死活都不愿意进院,无奈之下,宋真只好搬了张椅子出来门外坐着。

首先过来的,是南面的邻居,名叫老狗。

“他们为何会叫你老狗?”

“因为我家有几条恶犬,只要有人路过就会狂吠不止,很多人被吓到了,从此便这样叫我。”

宋真点点头,要是吓到我,我特么也叫你老狗。

“郎官,喊我过来有何事?我平日里连杀鸡都不敢,怎么可能杀人?”

宋真微微一笑:“没事就不能找你吗?不要紧张。”

他将农夫拉到身边坐下,揽着对方的肩膀小声道:“你知道西面那个落魄书生,叫什么名字吗?”

农夫老狗听到没有聊他,也没有聊死者一家,他紧张的心一下子放松下来。

“郎官,那人名叫冯昌,外地人。”

“哦,冯昌啊,他什么时候搬过来住的?”

老狗回忆了一下,弄了弄手指,随后不确定回道:“好像是两年前吧,具体不太记得了。”

“你们跟他的关系好吗?”

老狗尴尬的说:“其他人我不知道,反正没人跟我家关系好。”

那你做人挺失败的,建议把狗宰了,然后请全村人吃席。

当然,这话宋真没有说出来,他继续问道:“平日里,他都是做什么工作的?”

“不清楚,反正不是耕田的。但是每天大鱼大肉,我经常见......”说到这,老狗赶紧闭上了嘴巴。

宋真觉察到什么,他微微一笑的抽出腰间的鄣刀,在手里悠哉的把玩着。

老狗一看,冷汗直流,生怕下一秒就得捅到自己身上。

“我经常见到,那个人,去他家吃饭。”

“哪个人?”

老狗甚至带着哭腔:“就是死了的那个女人啊!”

宋真默默将鄣刀收好,起身相送。

果然如我猜测一般啊,这两人绝对有问题。

本判佐真是聪明绝顶!

......

【都点点催更,彦祖们,让我看看有多少人在追读。呜呜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