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大唐小神探:开局被斩首怎么办? > 第407章 他们无辜,我就不无辜?

第407章 他们无辜,我就不无辜?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大唐小神探:开局被斩首怎么办?!

狄仁杰得到玉三郎的口供之后,并且画押,他依法前往玉家,将玉衡抓捕。

擒贼先擒王,这是最浅显易懂的道理。

玉衡早就料到了自己会有如此下场,只是没想到,这一天会来得这么快?

“果然,年轻人衣食无忧,丧失了该有的血性啊。”

玉衡叹了口气,年轻人果然是藏不住秘密的。

其实玉家是亡羊补牢,他们确实一开始并不知道,族人收了许文石的好处,自己去干掉农夫一家。

如果没有麻家人上门来闹,他们根本就不清楚有这一回事。

但是,事情已经发生,如今要做的,便是将手脚处理干净,尽早摆脱嫌疑。

所以,玉衡愤怒的下毒处死了参与谋杀案的三个吃里扒外的族人。

而那位断手的族人,刚好是第一个被抬出去的,于是被六道盟暗中跟踪。

玉衡自嘲的笑了笑:“不愧是从东都下来的大理寺少卿,断案果然了得。”

“过奖了。”狄仁杰淡笑。

“如果我说,人不是我们安排杀的,你信吗?”

“我信!”

“???”

“你们的族人,是被许文石收买的,对吧?”

玉衡震惊的瞪大双眼望着狄仁杰。这么料事如神的吗?

他苦笑着摇摇头说:“果然,什么都瞒不了狄少卿。”

狄仁杰走下台,他郑重其事的对玉衡说:“既然如此,何不将你们玉家这些年来,犯的过错,全部如实交代出来?”

玉衡眯起了双眼:“狄少卿,饭可以乱吃,话可不能乱说哦,你有证据吗?”

“我有。”

“哈哈哈,那你拿出来啊?”

“会拿出来的。”狄仁杰微微一笑。

他手里掌握的证据,就是桂州六百二十九位百姓的口供!

狄仁杰先将玉衡关入大牢,他马上安排人去找寻之前愿意出庭作证的百姓。

结果,让他无比愤怒!

“你说什么?他们反悔了?”

武大的表情同样气愤,他紧握双拳骂道:“这群狗鼠辈,不知所谓!我们去找他们的时候,他们又否认了之前的说法!坚称玉家是好人,不过,他们愿意出庭控告麻家。”

狄仁杰坐下来,脸色阴沉的说:“看来,这群百姓是被玉家收买了。”

“收买?不至于吧?他们跟玉家的矛盾,远比我们想象中还要严重。”

“没有什么不可能的,如果有人给你一万贯,你还会这么做吗?”

武大认真的点点头:“我会!”

“......”狄仁杰无语,你小子,别以为我不知道,你跟守正混了这么久,家产早就高达五十万贯了。

宋真对自己人十分照顾,这是所有人都认同的。

一万贯对于五十万贯来说,真的不多,不至于让武大出卖仇恨。

即使没有那么多钱,他也会这么做,毕竟他的性格就是这样,有仇必报。

不然的话,也不会杀了与他的婆姨私通的两百多个奸夫。

......

案子一下子陷入了僵局,狄仁杰只能等候边境的消息。

好在,三天后,正在逃亡的许文石,被逮捕回来。

狄仁杰第一次见到这位传说中的“好官”。

满头银发的许文石,看起来精神状态挺好的,虽然他已经古稀之年,这在古代来说,算是十分长寿了。

许文石没有想到,狄仁杰比他想象中长得还要年轻。

“后生可畏啊。”

“谢谢夸奖。”

“不过,你知道我是谁吗?”许文石的眼神,一下子犀利。

狄仁杰没有害怕,他直接对上了他的眼神。

“我不知道,你背景很大吗?”

“没错,你猜对了。很大,大到你不敢动我。”

狄仁杰呵呵一笑:“那你又知道,我身后站的人,是谁?”

“谁?”

“唐朝史上最年轻的国公、九卿之首、正二品将军,宋守正。”

“没听说过。”没想到,许文石却摇了摇头,表示自己不知道。

“你连他都没听说过,你还跟我比背景?”

许文石突然发动,他一把抓住了牢门,他咬牙切齿道:“那你可知道,我的岳父是谁吗?”

“哦?让我猜猜,卢中书令?姜左相?”

狄仁杰之所以没有提阎立本,因为他知道,阎右相只有一个女儿,那就是阎昭平。

而阎昭平,如今已经二十二岁了,依旧未嫁。

许文石冷哼一声:“你都猜错了,我的岳父,你永远也猜不到是谁。”

“真的没意思,不说就算了。”

见狄仁杰不感兴趣的走开,许文石突然大声道:“我的岳父,可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狄仁杰顿住了脚步,凌烟阁?都什么年代了,还提什么凌烟阁?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死的死,退的退,如今只剩下英国公李积一个人在苦苦支撑着旧时的荣耀。

“我的岳父,可是开国将领!曾任右卫大将军,兵部、吏部尚书。”

狄仁杰缓缓转身,他眼眉微皱:“潞国公?”

“没错,我的岳父,正是侯君集!”

侯君集?便是那位被指控与太子李承乾谋反,随后被处斩的人吗?

狄仁杰并不知道皇家秘辛,他不想多做评价。

如果放在当时来讲,许文石的家庭背景,确实了得。

可是,岳父被处死,他的地位也会随之一落千丈。

狄仁杰在心里梳理了一下时间线,贞观十七年,时任太子的李承乾因谋反被贬为庶人。

其次,牵连此案的,有汉王李元昌、城阳公主的驸马都尉杜荷、潞国公侯君集、薛万彻等人。

因为过去了太久,狄仁杰已经不记得当时案子的细节了。

里面的人际关系错综复杂,很有可能,是一场政治博弈,最终以李承乾落败、李治胜利收场。

“贞观十七年,好像你就是在那个时候,来到桂州做刺史的,对吧?”

许文石挑眉:“没错。我是受岳父牵连,被贬到桂州这个不毛之地。”

“但是,桂州的百姓何错之有?为什么要替你心中的不忿去承受苦果?”

“我心情不好,所以就这么做咯,有问题吗?”

狄仁杰一把抓住了许文石的囚服,他沉声道:“很有问题。桂州百姓,是无辜的。”

许文石冷笑:“他们无辜?难道我就不无辜吗?”

“我有什么错?我之前在大理寺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恪尽职守,我有错吗?”

“我从一个正三品的九卿,被贬到下州当刺史,我有错吗?”

“为什么要把家里人的过错,让我一个无辜人去承担?”

“来,你告诉我,为什么?”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