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大乾儒圣 > 第39章 治国策

第39章 治国策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大乾儒圣!

在看到这一幕的时候,众人不由得深深的叹了口气。

因为他们深知,自己与朱正源的实力相差太大了。

但此时,他们还没有放弃,他们想要将自己的名字放在朱正源下面。

不过,还有一个人,此时正默默的奋笔疾书。

许长卿此时不知道时间过了多久,也不知道自己写了多少,但是他心中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将自己心里所想的,眼睛所看到的,耳朵所听到的给写出来。

但此时,时间已经剩下半个时辰。

整个书院传来一阵锣鼓声,众人听到锣鼓声也明白,时间此时已经还剩下一个时辰的时间。

朱正源已经将自己的试卷放好压平,检查着每一个字,但又想直接冲出去,想看看究竟是谁入了品。

但是此时,许长卿的毛笔放在砚台上,他盯着自己的卷子看了许久。

周县令看到这一幕之后,不明白他在做什么。

按道理来说,如今是入品的最好时机,要是在这个时候断了的话,那以后儒道之路就难走了。

时间又是一刻钟过了,许长卿终于拿起毛笔,在上面挥洒着自己的墨水。

《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笔落,诗成!

顷刻间,以许长卿为中心,爆发出一道金色的光芒,冲入云霄!

“这… …这是何物?”周县令惊呼一声,不由得往后退了两步,一脸震惊!

他从未见到这等情形,即使是大儒来也做不到。

丹景县!

百姓们此时正在忙碌着自己的事情,当一道金色的光柱灌入苍穹之时,众人纷纷抬起头,看着这等异象。

“这… …这是什么?”

众人看着那道金光惊呼了一声。

“是书院,是书院传来的,今日是县试!”

“书院?此等异象,莫非是许长卿所弄的?”

百姓们惊呼道,抬着头看向那道金光。

“这道金光异象,该不会是长卿所引的吧?”李寡妇抬起头看向书院的方向。

“应该不可能,只怕是朱正源的。”一旁坐在长椅上的许正初嘀咕了一句。

听到许正初的这一番话,李寡妇没好气的白了一眼:“你自己儿子都不相信,相信那个朱正源。”

听到这一番话之后,许正初笑了笑,没有继续再说话。

而与之不同的是,朱府上下,此时都传来欢快的笑声。

“好好好,不愧是我儿,这县试上面就引发了这等异象!”

连平时最为严肃的朱豪也放声大笑。

“我看啊,这都不是你儿了,挨了打都不知道帮忙。”看着朱豪欢快的样子,朱氏泼了一盆冷水下去。

“夫人你看你这,我早就说我儿有大儒之资了,只不过这些年是考验他罢了。”

“管家,传我的命令,今日朱府上下一律赏赐十两银子。”

下人们听见朱豪说要赏赐十两银子的时候,激动得差点都跪了下去。

这可是十两银子啊,够自己花多久了。

而他们此时不仅仅是感谢朱豪,更要感谢在县试的朱正源,要是没有他的话,自己也不会得到这种丰厚的赏赐。

不过此时,苍穹之上的金光并没有散去,而是在天空中形成了一片漩涡。

朱正源此时看向天空,一脸呆滞。

“这究竟是谁?”

他左看又看,但奈何木屋挡住了自己的视线。

此时他心急如焚,想要揪出这个引出这等天地异象的人。

不过苍穹之上,此时漩涡已经达到了一个瓶颈。

轰!

刹那间,金色异象向四周扩散,仿佛将整个天空给包围住了。

京都!

大乾王朝最繁华之地!

百官们还在例行上着早朝。

“既然各有各的想法,那旱灾的事情明日再议!”

龙椅上,一位中年男子发出低沉的声音。

他正是这个大乾王朝的皇帝——宏文帝!

“退… …”

“退… …”

宏文帝刚想说出退朝的时候,却看到了天空已经被金光所包裹。

当看到苍穹上的金光时,宏文帝一个鬼魅的身影来到了大殿之外,缓缓抬起头看向天空。

文武百官也缓缓转身。

当看到这天空异象的时候,都纷纷跑出来,看着这等场景。

“这… …这是大乾的气运,大乾的国运!!!”

宏文帝双手不禁颤抖了起来。

“陛下,究竟是何人,居然窃走大乾的气运?”一位儒官缓缓站出问道。

宏文帝听完,摇了摇头,道:“这气运不是窃走的气运,是朕的大乾增添了一分气运!”

“这,这大乾怎么会突然之间增添气运?”

百官们有些难以置信。

而一旁的儒官们看到这一幕之后,心里若有所思。

不多时,异象缓缓汇入皇宫,宏文帝脸上露出喜色。

一刻钟之后,天空逐渐恢复了,而金光也缓缓被收入皇宫中。

吼!!!

皇宫中传来一阵龙鸣,这一声龙鸣,代表着大乾的气运增添一分,代表这大乾恢复昔日的繁华又增添了一分希望。

文官们泣不成声,武官们看到这一幕也是攥紧拳头。

儒官们也是满脸震撼,他们不明白这气运是怎么来的。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宏文帝在看到这首诗的时候,深思许久。

武官们看到这首诗的时候,泪水缓缓落下。

宏文帝心中五味杂陈,文章中处处离不开百姓,以百姓为本,而诗中则是简单的描述了大乾从辉煌到落幕。

大乾虽然还属于是三大国之一,但连年征战,早已不是当年那个繁华鼎盛的模样,如今的大乾却是荒凉残照,以朱雀与燕子作为盛衰兴亡的见证。

虽说此时还没有到亡的地步,但这已经足够警醒所有人。

看到这首诗的时候,百官们想到了当初大乾繁华的景象。

“这诗是何人所着?此文章究竟是何人所着?”

“龚举仁,你身为吏部尚书,此时交给你来办理。”

宏文帝看向身后的吏部尚书说道。

“臣接旨!”

龚举仁行了个礼。

“朕决定了,将此文章命为《治国策》,此诗命为《治国诗》”

随着宏文帝开口,所有人都知道,这一分气运意味着什么,也都明白着一分气运的重要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