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我的团长我的团之:逆天改命 > 第38章 反步兵地雷

第38章 反步兵地雷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我的团长我的团之:逆天改命!

龙文章也没有继续追问,他知道自己这个副官很是神秘,但只要能给他提供物资抗日,他也懒的追问。

有这时间还不如琢磨着怎么样让这批地雷发挥最大功效。

黄天见龙文章又在愁眉苦脸,知道他肯定没见过这种英国产的mARK反步兵跳发式地雷。

这玩意个头倒是不大,一颗八斤左右,绊发式启动,将雷体弹射至离地面约1.5米处在空中引爆,对步兵的杀伤力巨大。

可他们这几个人也无法短时间内在公路上布下100颗地雷,光是在硬实的公路上挖坑都来不及。

黄天给龙文章出主意道:

“团长,这批地雷带木箱包装一起得上千斤,咱几个人扛不动那么多,而且这地雷得沿公路分段布置才能达到最佳的阻敌效果,咱们得多调点人过来分头布置”。

龙文章惊诧的点点头表示同意,心里却在感叹:这家伙莫非以前说的话都是真的,懂的还真他娘的多。

小豆饼带着一份标注了集合地点的地图被派了回去摇人。

龙文章带着几人离开丛林朝公路出发。

巧合的是那批地雷的送货地点也正好在公路旁边的一处隐蔽的草丛里。

还真是巧儿在家门口遇上鬼打墙——巧到家还活见鬼。

龙文章在收货地点看着一箱箱的地雷都不屑再看黄天的脸。

只是在夜里,众人在夜幕的掩护下开始在找到物资的公路上挖坑的时候,对着黄天感叹道:

“黄副官,你说要是送货人能把这地雷直接埋在公路上,那该有多省事啊”。

黄天给了龙文章一个白眼:

“龙团长还挺会说笑话,你以后娶媳妇接新娘子的时候大家可以帮忙,难道入洞房生孩子的事也让我们帮忙?”

“哎,团长,这个事我可以帮忙勒,你滴病要是没治好,洞房滴时候耐不活你婆娘就找我,我随叫随到,保证完成任务勒”。

一旁正在用工兵铲挖洞的不辣一听到这事立马感觉不累了,主动揽下这个“任务”。

龙文章一旦嘴上吃瘪就开始动粗,这次也不例外,打不过黄天,还收拾不了不辣这个湖南仔。

一脚踹在不辣屁股上骂道:

“喜欢洞房是不是?今晚你一个人挖十个洞,让你过足瘾,少一个老子扣一块大洋”。

龙文章祭出扣军饷的终极武器,来了个杀一敬百。

不辣的老搭档蛇屁股在旁边正准备蠢蠢欲动,一听这凑热闹的价钱这么贵,马上缩了回去。

禅达去一趟春月楼也就一块大洋,裤裆巷就更便宜了,假洞房比真洞房还贵,这团长可真不是淫啦。

黄天也不再制止几人的胡扯,转移话题才是他真正的目的,其它的事让龙文章自己去忙活。

二十多人也忙活了大半夜,在黄天的指导下终于在公路沿线数十里,间隔着把一百颗地雷全都埋了下去。

小鬼子要想把这些雷全清理干净,没个三天以上是不可能的。

二十多人即使奔波了一整夜,龙文章也不敢让大家停下来休息,天亮时分追上了大队人马,草草的吃过干粮后又接着赶路。

瓦楞镇。

虽是清晨却早已人声鼎沸,近四百名日军扶着自行车,正等着出发的命令。

日军的正前方,副联队长立花奇雄踌躇满志。

公路两边,上百名缅甸土着穿着条纹裹裙在旁边观看。

按常理来说,四百人的队伍还用不着立花奇雄一个副联队长亲自带队。

可谁都知道华夏远征军现在不但群龙无首,还物资奇缺,根本没什么战斗力可言。

这唾手可得的功劳怎么能让给别人,靠着跟竹内联山是校友的关系,终于把歼灭华夏远征军这份肥差拿到自己手里。

“少佐阁下,勇士们都准备好,就等阁下命令出发”。

日军中队长松下胜男低头立花奇雄耳边在请示。

“哟西,出发,早日歼灭华夏溃军,完成旅团长和联队长交给的任务”。

立花奇雄稍稍点头,便坐上了唯一一辆吉普车上。

近四百辆自行车同时出行,在这个年代绝对算是壮观且难得一见的场景。

在这崎岖不平的简易公路上骑自行车速度比步行快了近三倍,却也绝不是一件轻松惬意的事。

自行车队远看浩浩荡荡,近看却是歪歪扭扭,不过小鬼子的罗圈小短腿似乎对这种泥土路的颠簸很是适应,自行车踏板被蹬的呼呼生风。

但这自行车毕竟还是人力驱动,刚过去一个多小时,小鬼子不够持久的缺点便暴露出来。

跟在自行车队后面的立花奇雄坐在吉普车上,感觉到逐渐慢下来的速度很是不满意。

正要喝斥身边的松下胜男让他前去督促士兵加快速度。

突然,队伍前方一声炸响之后,又接连响起几声爆炸,吉普车的司机一脚急停。

“保护联队长!”

松下胜男一声大喊,立刻有一群士兵扔掉自行车保护着立花奇雄迅速转移到路边的丛林之中。

“八嘎,华夏人怎么会有这么多英国人的地雷?”

立花奇雄跟随55师团在缅甸征战已久,做为一线指挥官司对于各种爆炸声当然了熟于心。

只是华夏军队怎么会有反步兵地雷这种高端武器。

“或许是他们运气好,捡到英国人丢弃的物资,相信数量不会太多,我这就派工兵去排雷”。

小鬼子的追击本就是轻装急行,根本没想过会遇上地雷,更别说会带上工兵和探雷器。

又让司机急急忙忙的开回瓦楞镇接工兵前来。

……

次日,北上的丛林中,川军团一行终于不用担心有人再打冷枪,可以放开了正常行军。

回国的山路上,遇上同行的溃兵也越来越多。

这些人没有那么幸运,毕竟这世上只有一个龙文章。

没有人带领他们杀出重围,只能一路溃逃,翻山越岭风餐露宿;

没有食物补给,随身的干粮吃完了只能野菜充饥树皮果腹。

没有睡过一个稳觉,害怕在睡梦中被刺刀捅进胸膛,几乎个个无精打采,有气无力。

为了减轻身上的负重,连身上的武器都丢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