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她弄丢了,曾满眼都是她的男孩 > 第149章 毕业通知书

第149章 毕业通知书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她弄丢了,曾满眼都是她的男孩!

六月底。

高考成绩出来。

顾言如愿超过了本省的一本分数线。

而意料之内的,姜乐瑶距离一本差了十分,没能达成目标。

她当时只觉自己超常发挥了,想必能有所突破,暗暗期待了一下。

不过属于生活里的小奇迹本身就不多,算是青春的一点小遗憾吧。

经过和几位家人的慎重商议,以及私人的考虑。

两人这回没有填报外省的志愿,而是打算在本地念大学。

顾言报的是当地最出名的八桂大学,专业是金融管理系。

姜乐瑶报的是隔壁的艺术学院,专业是影视与传媒,相应的音乐和舞蹈也能学到。

两所大学距离很近,不过六七公里。

乘坐公交车用不到半个小时的时间。

报考完大学。

转眼来到了七月中。

各大学相应的录取通知书,陆续发放回了高中学校,等待学生们前来领取。

重新踏入熟悉的校园,在标志性的建筑物停留。

顾言和姜乐瑶遇见了很多同学,在校道上和对方打招呼,三三两两逐渐凑在一块谈论报名的大学,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期待。

陆希希得知顾言和姜乐瑶在本地念书,嘴巴张成了‘o’型,颇为惊讶。

记得两人以前曾经说过,想到外面的世界看看。

读大学不就是一个机会么?

四年光阴,窝在本地,那是一种多么浪费青春和时间的行为!

不过转念一想,陆希希又颇为开心,毕竟也算有个伴吧。

她交好的同学和朋友很少,柳莹若是离开了滨海,将来能有顾言和姜乐瑶陪自己,倒是少了些孤单。

而柳莹听到两人在本地念书,内心颇为感慨。

这次考试,她稳定发挥,是班里的第二名,稳稳过了一本线,只比顾言低了十几分。

普通班除了他们几个成绩优异,剩下的一本生全在特招班那边。

这可把班主任许荣勋乐坏了。

以前记得顾言和姜乐瑶说过,想报考北上广的大学,尤其想到世界之窗的东方明珠看看,体验不同的地理文化,习俗与繁华。

想不到自己到那边去了,两人却留在了当地。

领完通知书。

班里的男生碰到几个女孩,半天没舍得离开。

那天的散伙饭,除了姜乐瑶被表白,柳莹和陆希希也分别收到了来自男生们的喜欢和青睐,郑重的表达了好感。

柳莹对于恋爱这种事,给人的感觉相当成熟与理性。

她给出的答案是大学前,不打算谈恋爱,而是专注学业。

陆希希则直白很多,直接表达没有好感,抱歉之类的话语。

她倒不是不想谈恋爱,只是和顾言接触多了,稍微对比了一下顾言和班里男生的各方面。

从仪表到风度,从内涵到品行……

总感觉班里的男生实在差太多了,除了家里有钱,什么都不是。

一想到自己的男朋友差那么多,陆希希瞬间没了恋爱的心思,打算等以后碰到好男人再说。

她家不缺钱,不需要富二代男友来粉饰门面,跟外人显摆。

“对了,顾言,我听说你们月底打算组织员工到乡下,看望留守孩子?”

离开学校的路上,陆希希问道。

她和柳莹在‘茶联盟物语’的员工群里,对于店里的某些动态和决策是知道一些情况的。

顾言点头,“对,有这个打算,我打算每个店派一名员工,包车带点物资到落后的乡村去,顺道拍个公益广告进行宣传。”

柳莹问他,“地点计划好了吗?打算去滨海的周边,还是别的城市?”

顾言道:“计划好了,这趟去的是十万大山,路程近200公里吧。”

陆希希插话进来,“到时候带我一个呗,7月底距离大学开学,还有一个月,我都不知道该做什么,天天在家可闷死了,不信你问问小莹,妈啊,我们快把市中心逛烂了。”

姜乐瑶听陆希希说得夸张,咯咯直笑。

“希希,你想来就来呗,反正位置足够,偶尔进趟山也好,看看老人,和小孩子玩玩,领略不一样的山村景象,更重要的,是能做好事。”

陆希希回了一个笑,转而问柳莹,“小莹,你来不来,随我一块蹭吃蹭喝,顾言如今那么有钱,不用帮他省!”

顾言翻了一个白眼,“我有个鬼钱,穷光蛋一个。”

陆希希‘哎呀呀’道:“少来,你们店的情况,我不清楚啊!”

“段阿姨上次说,江南区的新店开到第9家了,秀宁区和朝阳区还有7家正在装修,加上青葫区新开的那3家,已经过20家店了。”

“什么时候,交几家店给我管管~~”

顾言严词拒绝,“请你喝奶茶可以,管店就算了,我可不想还没起步就倒闭了。”

“晕……”

顾言毫不留情的拒绝,陆希希做了个昏倒的表情。

姜乐瑶见状,笑弯了腰,花枝乱颤,柳莹也不禁数落好闺蜜在耍宝。

不知不觉,他们的同学情谊也到了能随意开玩笑的地步。

柳莹挽着好朋友的胳膊,抬头道:“顾言,那月末,也带我去劳动劳动吧,在北上去大学前。”

“行,你们想来就来,随时欢迎。”

出到校门。

几人挥手告别。

顾言和姜乐瑶见天色尚早,开车去江南区看望黎浩和黎雨晴。

黎雨晴的中考成绩也早出来了,她这两天在哥哥的陪伴下,刚报完高中学校,是去了本市排名前二的1中。

假期里,黎雨晴没闲着,在哥哥管理的店里帮忙。

两兄妹如今搬了家,从青葫区搬到了江南区那边。

因为黎浩负责管理那边的9家店,往后可能会更多。

为了方便,不得不离开青葫区。

其实也跟顾言不在这里就读高中了有关系。

两兄妹刚搬过去没多久。

段淑芳咬咬牙,在江南区买了一套四房一厅的房子,只够钱付了首付,算是专门给儿子和两兄妹准备的。

让三人在外不管怎样,未来还在不在一块打拼,回来时都能有个家落脚。

从段淑芳的视角来看,她逐渐把黎浩兄妹当成了自己的儿女,两兄妹也基本默认这个长辈是自己的妈,把顾言当成了至亲。

虽说嘴上喊着阿姨阿姨,但情感上,八九不离十了。

最近,顾言让妈妈联系国外淘金的爸爸,希望他能回国内来,一家子在滨海团聚,一块为生活奋斗。

段淑芳见状况已然好转,便痛快的联系了。

顾言还特地问了家里的负债,当时由于没申请破产,凭人品借那些大老板的钱以及亏欠员工的工资,加起来居然有上千万。

我的天。

顾言一阵头皮发麻。

好在,生活在迅速好转。

那些钱,等事业慢慢起来,总会还上的。

段淑芳近段时间,已经每月拿出一些钱,去联系以前在自己手下干活的工人,一个一个的归还了,算上了利息。

至于亏欠大老板的,暂时没法顾上。

顾言的父亲,得知国内娘俩的情况,仍然每个月回寄大量的工资回来。

有时一月几万,有时一月二十来万,有时又只有几千,起伏尤为明显。

看来,淘金这东西的确看运气。

他在外边过得如何,每次通话只有‘还不错’三个字,很难了解到详细的生活。

而经过一番沟通。

顾言的父亲顾荣辉决定半年后回国。

母子俩也算了了一桩心事,省得一天到晚担心顾荣辉在外的安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