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被吃绝户的童养媳醒来后,不对劲了 > 第13章 不太友好

第13章 不太友好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被吃绝户的童养媳醒来后,不对劲了!

高热退去,李玄宸晕晕沉沉的睁开眼睛,眼前一张放大的人脸闭着眼睛睡得很沉,离得太近了,能看到对方根根分明的长眼睫毛。

“李奎……”

下意识呼唤自己的护卫,喊出声才反应过来自己现在的处境。

简陋的屋子里只有一个老旧的木质柜子,跟他同睡在一张床榻上的,是自己这个身份的媳妇赵宁双。

眼前的人嘤咛一声睁开眼睛。

“你醒了……”

昨天晚上在空间里折腾的太久了,赵宁双感觉自己腰酸背痛。

从炕上爬起来,透过门窗看见外面的天光。

“娘,都快中午了,你怎么不叫我?”

她第一次睡到这个时辰。

孙氏虽然是个瞎子,但是农村人的生物钟很准的,早就做好了饭,带着小团子在外面玩儿,捎带手还把捡来的柴火折成小段,整整齐齐的码放在墙根。

“起来吃饭吧。”

孙氏坐在屋檐下的台阶上,小团子正骑在她腿上打秋千,嘴里发出咯咯的笑声。

含饴弄孙,孙氏的声音里都是甜甜的笑意。

哪怕在自己家里,赵宁双也从来没有睡过懒觉,有了弟弟之后,不管多大年纪,只要她在家,家务活就都是她干的。

2没想到穿越了,还能睡到自然醒。

孙氏怕她累着,竟然没叫她。

赵宁双穿上鞋子,去厨房盛了一碗蘑菇粥端出来。

“娘,安子哥醒了,我先喂他吃饭。”

“安子醒了?”

孙氏双手合十。

“老天保佑,让安子早点儿康复……”

她嘴里不住地念叨着感谢各路神明,赵宁双进屋把粥放下,走到床前看着胡子拉碴的李玄宸。才几天功夫,他的下巴上就被胡子盖住了。

“能起来吗?”

李玄宸前几天一直撑着,这会儿安全了,突然失去了支撑,再加上好几天没好好吃过东西,身上软绵绵的没有力气。

他试了几下,连身子都没有撑起来。

赵宁双撸了撸袖子,两只手穿过他的腋下,从后面拖住他,轻松地将他提起来。

李玄宸:“……”

“垫个枕头会舒服点儿。”

赵宁双腾开一只手去拿枕头,鬓边的碎发扫在李玄宸脸上,两人考=靠得很近,少女身上有种独特的气味,不是精心调制的香料的味道,而是一种有点儿像朝露的味道,说不上来。

“你看我做什么?”

他睡着的时候,赵宁双还自在些,醒着,就感觉有点儿别扭。

端起粥送到他嘴边。

“我喂你吧。”

李玄宸看她一眼,低头就着她的手喝了一口,鲜香的蘑菇粥一下子就打开了食欲。

“你力气很大。”

她看起瘦瘦小小的,怎么比李奎的力气还大,轻轻松松就将他拖了起来。

李玄宸的目光一直在她脸上,赵宁双避开他的直视,解释道:“可能是常年干活的缘故。”

他习惯了小口慢慢吃东西,一边吃着一边打量她,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的错觉,感觉她的皮肤好像比前几天白了一点儿。

他心里藏着秘密,赵宁双心里也藏着秘密,两人下意识不去纠结这些细节。

喂他喝完一碗粥,锅里只剩下一点儿锅底了。

赵宁双把锅里的粥刮干净,肚子里还是叽里咕噜,饥饿感比没吃饭时更加强烈了。

不行,她忍不了了,先拿上钱去买点儿吃的!

“娘,我出一趟门!”

不行就再卖一块儿晶石!

赵宁双纠结了一路,到底也没作出决定。

她有顾虑,第一,晶石的来路她没法儿解释,一块两块可以说是捡的,但是总不能次次都有这种好运气。就算她次次都有这种运气,别人会不会眼红,会不会给自家招来祸事都不好说。古人常说横财不富穷人命,夜草不肥劳病马,就是这个道理。

第二,现代网络发达,她也算是见多识广,但是从来没有见过这种东西,以她多年老书虫的经验,这些东西说不定有别的用处,它的出现会不会引起什么无法预估的连锁反应……

赵宁双承认自己虽然怼天怼地怼领导,但是胆子还是比较小的。

得想想怎么发家致富……

今天再去镇上看看有没有商机。

镇子特别小,一条街上有两家药店,一家金店,一家杂货铺,一个卖肉的摊子,还有一家布庄,角落里藏着一个铁匠铺,基本的生活用品,杂货铺里都能买到。

每天早上还有菜市,半个时辰之内差不多就结束了。

赵宁双进杂货铺里问了价钱,他们这里是北方,面稍微便宜一点儿,大米的价格简直要飞起来,一斤面粉是六文钱,一斤大米就要三十文,再加十文钱就能买一斤白砂糖了!

“这么贵!”

超市里的面粉便宜的二十块钱一袋,一袋十斤,算下来两块钱一斤,这里的面粉就要六文钱一斤,一斤大米的价格足足是现代大米价格的十倍!

赵宁双捂禁了钱袋子,她这点儿钱,一共也买不了几斤大米。

“盐多少钱一斤?”

大米都三十文一斤了,盐恐怕更贵。

果然。

“一百文。”

杂货铺的掌柜态度很好,说话笑眯眯的,一点儿也没有因为她看起来一副买不起的样子而嘲笑她。

“小姑娘,你要买多少?”

“我先买半斤盐吧。”

赵宁双从口袋里数了五十文钱,等掌柜把盐包好。

“掌柜的,跟您打听个事儿,您这儿收什么山货吗?”

山里好东西多,放在现代,她采的那些蘑菇放在市场上,大家都抢着要,但是古代的东西都是纯天然的,山货不值钱。

掌柜是个三十多来岁长得很富态的女人,打量她一眼,笑道:“山里值钱的东西可不少,人参、灵芝、鹿茸这些,但是一般人弄不来。再有就是白狐皮、虎皮虎骨这些也值钱,其他的野兽皮也能卖几个钱。”

赵宁双不死心的问道:“那您这儿收不收?”

女人很勤快,商品货物整整齐齐地码放着,店里没人的时候她也没闲着,手里拿着一个鞋底正在忙活着纳鞋底。

“我这儿小本生意,也就收点儿一般的皮毛,前头我说的那几个,哪一件我也收不起。”

女人话锋一转,“不过,你要是能弄来那些东西,我倒是可以当中间人,给你介绍买家,我娘家有几个表兄在县城做生意。”

赵宁双在杂货铺门口蹲了一会儿,街上的这些铺子,就数杂货铺的生意最好,大家来买盐,买糖,买点儿日常用品,其他铺子可以用门可罗雀形容,尤其是金店,今天直接没开张。

小镇上没什么商机,对赵宁双来说不太友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