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被吃绝户的童养媳醒来后,不对劲了 > 第36章 热心肠的刘氏

第36章 热心肠的刘氏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被吃绝户的童养媳醒来后,不对劲了!

这个时候山里很冷,赵宁双冻得瑟瑟发抖,顺手在兔子屎多的地方设了几个陷阱,又去捡了些蘑菇,她就打道回府了。

吃早饭的时候,李玄宸看着盘子里的玉米,沉默了。

赵宁双以为他不认得,解释道:“我今天早上去山里套兔子,在一个山谷里捡到的,也不知道这是啥东西,我尝了一下,甜甜的,就带回来煮了。”

“我已经吃了一个了,应该没毒吧……”

李玄宸抬眸看她一眼,看得赵宁双十分心虚。

“这个在京城里,也是被人用作装饰的东西。从来没有人吃过。”

赵宁双反问道:“你怎么知道京城里的事情?”

他不是去西北从军的吗?

两个人的视线对上,停顿片刻又各自移开,赵宁双捡起一根嫩玉米默默啃着,李玄宸则在反思自己最近太不谨慎了,好几次被一个山野村妇发现端倪,如果她有二心,他早就暴露了。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天盛朝地大物博,他也不是每个地方都去过,说不准山里真的有这种东西呢,只是以前没有被人发现。

李玄宸自我安慰,赵宁双一开始心里还有担心,后来就完全沉浸在玉米香香甜甜的味道里面了,管他怀疑不怀疑呢,反正没人知道她有空间,她也不怕别人调查,安心吃就是了。

今天天气很好,吃完饭,赵宁双把给自己和孙氏做棉衣的布料在炕上摊开,按照王婶子教给她的方法裁剪。小团子今天早上啃了好几个玉米,小肚子圆滚滚的坐在她旁边。

赵宁双把给他做好的新棉衣拿出来。

“小团子,过来,试试新衣服!”

小团子早几天就盯着他的棉衣了,这会儿笑得口水从嘴里滴出来,屁颠屁颠的跑过来张开手。

赵宁双把他身上不太合身的棉衣脱掉,从里到外换上新的。

高兴地他在炕上转了好几圈。

孙氏眼睛虽然看不见,手却很巧,从小团子来到这个家的第一天就动手给他纳鞋底,鞋面已经做好了,赵宁双把鞋底和鞋面缝起来。

“再试试新鞋。”

正在臭美的小团子爬过来在她面前坐下,伸着小脚。

“新鞋,新鞋!”

小团子说话比刚回来时清楚,穿上新棉衣高兴地他跑到孙氏面前嘚瑟。

“奶奶……”

孙氏天天在他耳朵边念叨着让他喊奶奶,偏偏他就是不张口,这会儿主动开口喊奶奶,孙氏感动得又差点抹眼泪。

小团子跟她和孙氏很亲,就是不敢往李玄宸面前来,此时瞧见他身上穿的衣服,犹豫着跑过来。

“爹爹,新衣服,新衣服。”

李玄宸心情不错,轻嗤了一声,给了他一个好脸。

今天天气还不错,中午时,太阳正好照在院子里,赵宁双搬了个马扎放在外面,扶着李玄宸去坐下。

桃木在山里很好找,赵宁双找来一根给他,他坐在外面,不知道从哪儿找出来一把匕首,削着桃木。

孙氏把他跟小团子替换下来的衣裳洗了,拿个剪刀把小团子的棉衣拆了,里面的棉花还能用。

赵宁双则端着针线筐,先把孙氏的棉衣样子缝好,往里填上棉花用石头压了。

抬头看天色,一天一天过得很快,差不多又该收拾收拾做饭了。

李玄宸手里的桃木渐渐变成发簪的模样,只不过他另一只手不太方便,只雕刻了一半。吃饭的时候把发簪收起来,等到第二天接着刻。

他能起床是好事儿。

赵宁双每天到了中午把他放在外面的凳子上,等太阳落山再扶他回屋子。

他用了三天才把簪子雕好,簪尾是桃花的图案。

赵宁双这几天也没闲着,去山里看陷阱,又抓到了两只兔子,运气好,还抓到了一只野鸡。

捡柴火,炒辣椒,抽空还去山里砍了点儿竹子。

想起了她的编鸡笼计划。

她不会编,出去问了一圈,王大叔倒是会编,但是编出来的太粗糙,只在勉强能用的状态。

想到空间里那一屋子的杂书,她好像见过一本竹编大全,回头翻翻看。

忙完这段日子,她终于有空给自己做棉衣了,她跟孙氏买的料子都是比较深的颜色,孙氏的料子偏棕色,她的是柿子色,很艳丽的颜色,不过穿在她身上将她衬得越发水灵了。

“呦,宁双啊,买新衣裳了?”

到这个季节,村子里的闲人多,不知道多少双眼睛盯着她家,她刚穿上新衣服出门,村子里就传开了。

刘氏眼珠子盯在她的棉衣上,语气很酸,“咱们穷苦人家一年到头也添不了一件衣裳,我看见你娘跟你那便宜儿子都换上了新衣裳……”

她凑近了些,压低声音问道,“你男人是不是带银子回来了?”

刘氏后头一堆等着她打听的妇人,赵家庄一共十七户人家,走的近的也就那几家。

赵家是大姓,本家除了老宅那一脉,还有好几家姓赵。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姓赵的凑在一起,这些从外乡搬过来的凑在一起。一个村子有许多个小团体。

赵宁双瞥她一眼,深知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没有一个人不八卦的。

“要你管。”

她准备去后山捡柴火,刘氏拦住她。朝着老宅的方向努努嘴。

“我说宁双啊,不是我说你,你们家一个两个都穿上新衣裳了,也没见你孝敬老宅,不管怎么说,安子姓赵,始终是人家赵家的人,他走不了路,你还走不了路吗,吃肉的时候也该给老宅送点儿。要不然别人会说你们不孝顺。”

别人家的事情管的倒是挺宽。

赵宁双笑道:“婶子孝顺,回头少跟你婆婆吵嘴,都是街坊邻居,谁家的事儿也瞒不住。”

刘氏泼辣,在家里没少指桑骂槐骂他婆婆,因为钱家是逃难来的,她婆婆在这边一个亲戚都没有,就指望着儿子媳妇,还不是任她拿捏。

“我说你的事儿,你扯我家的事儿干啥?”

刘氏没听出来赵宁双话里的意思,瞪着眼睛往后一缩脑袋,十分热心肠。

“我又没少了那老婆娘的吃的。我说你呢,我是真心为了你好,要是传出去不孝的名声,安子以后还怎么见人?”

这个人就爱对别人家的事情指手画脚,赵宁双嘲讽道:“我可谢谢你嘞!”

说不通干脆不跟她说,赵宁双绕过她,继续往前走,去拾了一捆柴火回到家里,没想到刘氏正在她家里跟孙氏说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