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穿越年代之寡妇种田 > 第12章 乡村乐事

第12章 乡村乐事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穿越年代之寡妇种田!

“大娃,大娃!”

“妈,铁柱叫我呢,我先走了”大娃说

周悦:“好”

二娃:“妈,我也走了”,说着一抹嘴放下碗就往外跑。

周悦收拾着碗筷,看他们两个人的样子就知道都去看热闹了。

昨天村里来了知青,现在是村里最热门的话题。

……

另一边

“大娃,我听我堂爷爷说知青们在知青点闹呢!”铁柱跟在大娃身后,“说是不想住村尾的老房子,离山脚太近了,害怕野兽下山。”

“村长爷爷怎么说?”大娃问

铁柱:“我堂爷爷就说不想住可以住村民家里,让他们去开会呢。”

大娃:“那还等什么我们快点过去!”说着两个人加快脚步朝晒场走去

“人到齐了我就说一说啊,村里来知青啦,这是个好事!说明国家信任我们村,看好我们村,所以把这些知识青年分配到我们三环村来,那我们就有责任带着他们融入我们三环村的大家庭。

按照政策,下乡知青的口粮由我们三环村出,公社已经把每个人40块的安家费发到村里账上,下工后可以去找会计领,粮食到时候一起领了。

昨天,村里来了几个知青大家已经知道了,现在让大家认认人。村里呢,只有村尾那儿还有个空房子,之前已经让村里的男人们收拾过了,所以昨天他们就安置在那。”村长说着停了一会,端起茶缸喝了一口白开水(没茶叶啊…)

村长:“现在呢,开会要说的,就是这些年轻的娃娃没见过咱们三环村这么高大的山,离得近有些害怕,想换个住处。我也知道咱们村家家都住的紧吧,所以呢我也不强求,自愿啊,愿意腾出位置安置知青的家庭举手。”等了一会儿,一个举手的都没有。

村长喝口水:“知识青年下乡呢是有补助的,所以你们不用担心人家吃你们的粮,我已经跟知青商量过了,愿意挪出位置的每个月给1块钱。”

人群议论纷纷:“那粮不也是从我们村里分出去的嘛,完了我拿我自己的粮给人家腾位置。”

有个人小声说:“这些城里娃娃细皮嫩肉的,我家大丫爱收拾,家里贼干净,让那个女知青住我家!”

“就你家那样,狗来了都得垫着脚!”旁边一人怼道

“村长,你看我家怎么样,我家就我一个人住,宽敞!你看你是安排几个知青住我家?”二赖子高声喊道

“二赖子,你小子家里连个床都没有,是不是打算叫知青去你家睡草垛啊?”人群里有人调侃道:“小心老鼠夜里钻你被窝。”

二赖子:“你们懂什么…!那叫钻吗?那是我邀请它们过来给我暖被窝的!”

人群哄然大笑……

二赖子是村里出名的懒人!家里排行老二,上头一个大哥受爹妈器重,下头一个小弟受妈宠爱,二赖子在中间,从小就靠着不让人的嘴皮子在兄弟中争取不吃亏。

当爹妈的看到总是嘴皮子利索,事事计较的老二,难免会觉得他奸滑。二赖子不想受气,成年后就分出来了。

没人管教的二赖子越发觉得日子好过,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也不着急成家生子,下了工不是去钓鱼就是去山里寻摸东西,小日子过得潇洒滋润。村里人常常感叹,得亏村子之间离得远,去镇子一趟又不方便,二赖子的行为才没有发展壮大。

老一辈的人都看不惯他得过且过的样子,看到他就要说教几句,说多了见他不悔改就给他起了个赖子的外号。

不过,村里年轻人倒是不讨厌他,只觉得他过的快活,让人羡慕。想打个牙祭的时候去二赖子家,他也从不计较,所以二赖子在村里人气还挺好。

……

有了二赖子的打岔,气氛热烈起来!大家七嘴八舌的讨论声完全压制住了村长的。

村长双手下压:“好了,好了,想领知青的来!”

“村长,我家还能挤个人,让那个女知青跟我家大丫住吧”人群里之前发表议论的一个妇女说

“村长,我家也能住一个女知青”吴来花连忙举手

人群:“村长,我家也能!”一连几个人举手

“周知青,你看你们想住哪?”村长看着旁边的知青说

“村长,我们能不能跟着大家过去看看?我们想看过再决定!”周建设说

“行,那我让老支书带你们过去看看!”

“好了,好了,都干活去吧,散了散了啊…”村长说着也背着手走了

……

这边老支书带着几个知青往那几家走去…

站在第一家门口,老支书跟那家的老人打了声招呼就带着几个知青进去了。

“你们都看看…,选定了,短时间是没法改了,最近正是农忙也没功夫再帮你们换。”

几个知青看了看几只正在散步的鸡,又看了看院子里满地的鸡屎,还注意到院子角落那个堆起来的粪堆,拍得油光水滑的外壳正往外散发着“阵阵芬芳”,苍蝇在忙碌着搬家。几个知青都不知道怎么呼吸才能选中新空气。

“那个~,支书,我们想问一下,这家能住几个人啊?”周建设作为代表问

老支书:“大家都叫我老支书,听习惯了!这家能住两个,你们也看了床不大挤挤还能睡两个男同志,虽然现在天热,但是土房子冬暖夏凉也还好,冬天挤着更舒服。”

“那我们再看看其他几家吧!”周建设说

老支书抬抬烟斗,唆了一口:“那行,你们跟我来!”

一群人连着看了四五家,家家差不多,不是人太多得跟家里小辈挤挤,就是娃太多吵的慌,还有一家在羊圈里摆了个床,知青是越看越心凉…

“老支书,就没有人口少点的人家吗?”

老支书:“有人口少的但是人家不同意知青住啊!”

周建设:“那能带我们过去看看你吗?”

“行吧!”

……

一群人来到周悦家

“致远家的”老支书推开院门叫来周悦“知青娃娃们想找个住处,我带他们过来看看。”

周悦:“老支书,我家房子不多,大娃几个也大了,你也看到了家里就两间房刚刚够住,而且我也不想家里住个外人。”

老支书:“那行,我就是问问,要不然几个娃儿不死心!”

几个知青看了看周悦家篱笆下的院子,收拾得整整齐齐,地面平整无碎石土块,院里一棵大树也没多少落叶看得出主家勤劳爱洁,看到这儿第一印象就是满意。

“大婶,我看你家孩子还小,能不能让他们住堂屋,给我们腾一间房间啊?我们给钱~”一个长得好看的女知青说

“不好意思啊同志,我儿子多,最大的没几年就要娶媳妇了,女同志住进来不方便。我又是个寡妇,男同志就更不方便了。”周悦忍着不高兴说

……

一行人无功而返,几个知青有些后悔自己下乡的决定!最后还是决定就住在知青点,这也是没办法的事,他们没想到下乡的生活跟他们想的完全不一样。

带着对独自远离家乡生活的迷茫,几个人在老支书的带领下去了地里。

村长过来给他们了安排任务,几个知青分散开来,各自忐忑不安的跟着教他们的老农认真学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