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大明:我父皇是朱元璋 > 第八章 捕蝉人到了

第八章 捕蝉人到了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大明:我父皇是朱元璋!

这里面大多数都是对人体有害的食物。

他们单独吃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可如果混合在一起吃,那就是完全不同的结局了。

偶尔吃个一两次倒也无妨。

可随着时间,每天两三顿这样吃,神仙也能给你吃短寿。

果然没这么简单。

朱标看着周围这一大群人都在看着自己。

他也不确定谁是鬼。

如果此时直接说食物有问题,恐怕只会弄巧成拙。

惊跑了幕后黑手不说。

关键说出来也没人信啊,这都是上等的食物。

没有毒,更不存在过期。

你就算说这食物有问题,又能如何。

莫非是吕氏?

朱标放下筷子,看了眼含情脉脉的吕氏。

不应该是这个女人。

她再傻也不会傻到谋害亲夫,对她没有任何好处。

如果自己是吕氏,那肯定是先搞死常氏。

然后自己上位,谁会傻到害亲夫。

常氏更不会了,记忆里,她是一个非常得体的当家煮妇。

上的厅堂,下得厨房。

如果不是这两位,那应该就是这群东宫的下人了。

朱标不动声色的用余光审视着每一个人。

他企图从这群下人中,看到神色慌张的眼神。

结果让他失望了。

伺候在场的侍女和宦官每一个人都是佝偻着身子。

低着头眼睛往下面看。

没有人敢胆大到直视主子。

吕氏看的朱标吃完一个柿子,她心中一喜=:“殿下,妾身再给你剥一个,嘻嘻。”

玛德还来?

朱标看了她一眼,蠢妇。

“不必了,柿子再好吃多了也腻。”

吕氏这时候又把蒸的红彤彤金黄的螃蟹拿了出来:

“殿下,这是新捞的河蟹,妾身给您剥。”

螃蟹配柿子,乃大伤身体。

朱标自然是拒绝:“孤最讨厌吃这种带壳的,以后不要上桌了。”

吕氏表面应承下来,心里却十分的难受。

因为这都是自己根据食谱,精挑细选的。

这食谱可是花了十两银子买的,怎么殿下一个都不吃呢。

对了,还有一道菜,殿下一定喜欢。

她把中间的盘子端了出来。

一股子扑鼻而来的香甜味在四周弥漫开来。

这是一道非常着名的菜。

叫做貂蝉豆腐,这泥鳅代表了董卓,豆腐则是美貌的貂蝉。

泥鳅在水深火热中无处躲藏,只好钻进冷豆腐中,最终没能逃脱被烹煮的命运。

而吃这豆腐的食客就像吕布。

这道菜也成了很多男人的热爱之菜,泥鳅钻豆腐的做法很简单。

由于泥鳅的体型较小,并且全身光滑,并不方便处理,只能将它进行区别对待。

先把泥鳅肚子里的东西取出,然后放在清水里,饿着好几天,令脏东西都排泄出来,注意要早晚换一次水,保证足够干净。

开始做这道菜的时候,泥鳅一定要是活的状态。

而豆腐也得事先进行处理,放进冰箱里冷藏一天的时间,然后就可以将整块的豆腐和鲜活的泥鳅放在一锅冷水里开始煮,水量不能太少,让泥鳅有自由游动的空间。

用小火慢慢把水熬开的过程中,泥鳅会在锅里四处躲避。

等水温升高了,豆腐还是冰凉,泥鳅就会钻进去,最终被煮熟。

等到汤做出来,味道非常鲜美。

而之所以有香甜的味道,朱标发现瓷盆的汤上面,淋了不少蜂蜜。

这……

蜂蜜和豆腐泥鳅是不能放在一起吃的,极容易中毒。

产生呕吐,胃酸,头晕的状态。

看来这不是简单的食谱。

这是要自己命的食谱,背后如果没有高人指点就怪了。

朱标眉头一皱:“咸不咸,甜不甜的,以后不要拿这种菜上桌了。”

“看起来着实没胃口,撤下去。”

“殿下。”,吕氏还不知道什么情况。

看到自己精心准备的饭菜被如此嫌弃,她眼眶湿润,有些微红。

一时间也不知道怎么办好了。

好在常氏及时站了出来:“殿下大病初愈,不喜这些荤腥油腻的。”

“我去给殿下做碗猪油鸡蛋面吧。”

古代不管是皇后太后还是太皇太后,都是称呼我或者吾,老身。

很少有称呼自己本宫。

至于哀家,那都是戏台子上唱戏的。

连慈禧太后都不敢自称哀家。

因为哀家代表着,哀子哀孙,我这个失去一起的女人。

老皇帝死了,新皇帝上位,结果新皇帝他母亲自称哀家。

这不是在咒自己儿子,孙子不得好死嘛。

朱标欣慰的点点头:“知我者,太妃也,去下吧。”

常氏白白的脸庞一喜,她抿着红唇不敢露齿:“是,我亲自给您擀。”

此时现场就剩下吕氏还在尴尬的站着。

朱标:“你还站着干什么,去给孤烙几个饼。”

由于朱元璋和马凤英都是中原人。

他们的口音和饮食至今没有改变。

朱标年少时也跟着南征北战,饮食偏向面食。

经常跑到坤宁宫去吃自己老娘烙的饼。

坤宁宫并不是花团锦簇,鸟语花香。

相反朱元璋在不少空地都用栅栏种上了菜,有些地方甚至还养了鸡。

每月,或者重大节日时,很多宫外的诰命夫人会进宫听皇后讲《女戒》。

表面上是去学习,实际上还是过去吹牛逼陪皇后解闷。

所以在记忆里,朱标对面情有独钟。

他看到吕氏和常氏离开了。

现场只有几个宫女宦官站在一旁。

朱标假装夹起一道菜,顺便用余光看看有没有偷看的。

结果还是没有人胆敢偷窥。

奇怪了,幕后黑手竟然不是侍奉自己的人。

不过朱标想了想。

这也情有可原,毕竟自己身边的侍卫、丫环都是朱元璋的亲信。

除此之外自己的文学老师、政治老师、还有武艺老师,都是经过朱元璋亲自挑选的最好的人。

目前这堂内的下人是值得信任的。

可惜自己除了老何这群人,也没有可以信任的人。

历史上都说太子受百官拥戴,那是因为朱元璋同志太可怕了。

他们迫切需要一位仁宗。

表面看都是朱标的亲信,仔细一看全都是心怀鬼胎之辈

朱元璋杀的某些人,一点也不冤枉。

正在这时候,老何迈着猫步,饶过长廊,进入院门,殿门

“殿下,您昨天说来捕蝉的人来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