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轻风细雨 > 第124章 公司即将倒闭

第124章 公司即将倒闭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轻风细雨!

公司磕磕绊绊的情况下,搬到了新办公场所,中途遇到合同细节和物业管理问题,费了不少劲。搬迁的事,都交给宁雨办理,因为她不同意搬之前的大厦,所以搬个宽敞的地方就可以了。不过宁雨还是很在意我想法,即使我人不在惠州了,她都把自己心仪的选址告诉我。

我说搬哪无所谓,给人感觉大度和租费合理就可以了。她啰嗦一翻,骂我这人什么都无所谓,可事实却事事计较。也许吧,可能跟她相处惯了,习惯她听我的,一有不顺心我总会指桑骂槐,评头论足。

这阶段我不能分神,小事我真的没闲暇顾及,我蓄谋着几宗大生意,如果能成事,我们一年的业务量都不成问题。

忙得焦头烂额地说,生意人比较凄凉,特别是我们这样起步中的公司,没有足够积累,没品牌优势,所靠的就是要业务水准、价格水平和公关操作比别的公司到位。所以各个环节都要力求做到完美,做到完善。

人情这事,确实很不靠谱地说。我之前那间房地产公司,我跟老总们交情可说不错,当我试图介入品牌推广和销售计划拉一部分业务,可谈到合作,他们就是一副生意人的样子,看不起我们小公司,哪怕我方案很到位,和符合他们公司的胃口,可还是被藐视了。我也不明确他们冷淡的态度是不是跟我离开有关,反正现在跟他们接触,我感到他们城府很深。

生意无处不在,关键在于你的点子适合不适合市场。按我个人见解,广告行业,还比较依赖真本事,真功夫,跟别人合作不一定很滑头,主要心中有点文墨,必有慧眼识英雄。赚钱有很多种方法,但做个好事生意人想必还少不了诚信和良知。

就这样态度下,我手头搭线上许能有所合作的公司,靠的不是什么关系网,人际脉络,真的是我们的设计,我们的方案打动了他们。

我特别忙于深圳广州路线跑,因为惠州许多客户的总公司都落在深广,许多情况需要总公司的人面对面洽谈,要点头才算数。

宁雨跟我分工,我让她先稳住公司那边,特别是招工事宜不能再拖了,现在锻炼新人一两个月,好让我们日后大干一场。

这样忙忙碌碌过了半个月,经过多层次的努力,我深广之行没有白费功夫,不过也不算大功告成,只有一半客户跟我公司同意跟完美合作,而且业务量保守很多。因为合同许多细节还有待商榷,所以我也没签成。

我以为这些事七八不离十了,所以根本不在意那几页纸,踏上归途。

待我回来惠州上班,公司变化了许多,宁雨招来的7位的新人,他们已经上班一个星期了。我不知道自己阅人行不行,但一看这些人,给我第一感觉是年纪偏大,眼神和行为过于鬼祟。按俚语就是“老油条”。

这有我的过错,我让宁雨找些聪明,能所特长的人,我却忘了提醒她也要注意人品,要求做事老实的。对于目前公司的人员构成,我有很强的抵制思想,但鉴于现在公司急需用人,以及我自己可能成见问题,所以只好吞声不语。

冥冥中或许有注定,注定我们有此一劫。

就现在公司这批人,毁了我大好的创业宏图,毁了我们的财富梦,至今想起我还会咬牙切齿。

我记得是小暑的之后,一个再烧人心肺的下午,宁雨急忙召我回去,她说公司出事了。电话里听出宁雨很紧张,我赶紧回去。

一进门看到了一班人围住我们公司,再加上我们公司的人场面简直是水泄不通。我挤进了宁雨办公室。宁雨办公室也坐满了人。后来我了解到前来的是一家饮食公司和法院的人。

情况是,我公司旧员工吴先生和新来的两人李先生、董先生私自带走合同,和公司印章,跟这家饮食公司签订了两份合同。

这事我一点都不知情,宁雨是了解些,但操作细节他也不知情。也就是说我们两位老总不知道已经跟人家签了合同。

现在这三人暂时失踪,而离职程序又经过我人事部批准,所以那两份合同很棘手,定义上属于表现代理,符合程序,属于合法操作。宁雨也不是完全不知道,她口头有过许诺授权员工。

但由于钱被侵占挪走,合同的事也无法对证了解清楚。所以宁雨非常愤怒,她咬定是对方公司私通好我们公司人员,敲诈我们公司,所以坚决不同意执行合同。处理上我犹豫过,劝过宁雨软性处理,但她说她这方面经验比我丰富,让我听从她的。同时我觉得宁雨多半认为此事她得负大部分责,所以她想按自己办法来解决。

其实对方还算和善,有意调解,让我们赔款了事。

不过一提赔款,宁雨就铁了心,认为百分百他们是同一锅粥出来的,坚决不同意调解。

饮食公司只好提起诉讼,按程序法庭开始调查取证。

祸不单行,紧接着我们公司共四人,其中两名是新招来的员,他们施工中偷工减料,并私自收取回扣,导致这项工程不达标。对方验收时,质疑我们是豆腐渣工程,要求重新施工,否则按违约情况起诉我们公司。

又是一桩因为个人利益极大伤害我们公司的情况。重新施工,意味着要拆掉,再重新施工过,这样材料加人工费会让我公司损失不少。这事我们倒做得比较仁慈,开除这四名员工,只要他们自动缴纳回扣那部分后,也不追求他们其他责任。

至于工程也只好重新施工,不敢怠慢,重新请了批师傅来完成。

发生这样的事后,公司开始恶性循环,做什么事都不顺利,钱赚不到不说,还要亏些工本费。过了不是很长时间,宁雨把大部分员工解雇了,我没加劝阻,但想不到这事是加剧了悲剧。

宁雨解雇他们的时候,这些人非常赖皮,索要两到三倍的工资,有的更多。最终宁雨一气之下,全都一分钱都不给。

出于报复心理,这些人开始同行里大炒小作,致使我们公司瞬间的名声大噪,不过是臭名远扬。其一,他们带走了公司许多机密信息,并将这些信息变卖了,使我们失信于人。其二,得不到好处的员工,变相中伤我们公司,诋毁我们。

很快收到消息说我们跟饮食公司签订的两份合同判有效,我们员工以员工身份,代表公司跟饮食公司签订的合同是合法的,我们被判按合同内容执行,否则视为违约。

不过由于和他们公司伤了和气,这事我们最终以赔钱了解。调解时,我们态度不够友善,所以对方终止合作,只要回了定金部分,并按合同里面协议解除合同。这事我们公司上层完全成了丑角,输了公司,还输了人品。

最大的噩耗接踵而来,这股消极的风声,致使我深广之行所签的项目全部泡汤了。

本来临近签订合同,但现在功夫和金钱都搭上了(公关环节我花了不少钱),结果却竹篮打水。

那是我一生经历里再倒霉不过的时期了,辛苦挣来的钱,现在丝毫不剩了。

公司这样,而我家庭也感染了这种不幸,我的祖母和外祖父也相继去世,真是雪上加霜。这两位老人,对我太重要了,他们离去对我的打击是非常沉重的。(人已离去,不想加多什么文墨)

归根到底,公司的灾难还是始在用人不当。现在公司真是寸步难行,亏空了公司流动资金不说,业务量骤降、人手缺乏和信用危机让公司生存都成了问题。

宁雨这段时间非常愧对我,她见到我总是面上写着惭愧和难过。如果当初听从我已经,用回之前的老员工,如果她招工不失策,公司的悲剧就不会发生。再者出事后,宁雨许多细节,也是有问题的。这些判断她自己也承认。

其实公司发生大地震,还有谁比宁雨难过,但勇敢的她这阶段没有消沉,我甚至觉得她非常厉害,非常坚强。每天很早就来办公室,坐在椅子上,摇呀摇,深锁眉头地想点子,想对策,还想到底要不要关闭公司。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