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流寇开局,我能召唤历史名将 > 第57章 对话桑弘羊(下)

第57章 对话桑弘羊(下)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流寇开局,我能召唤历史名将!

取消土地赋税,等于苍家寨未来三年,失去了从领地村民手中,最大的征税手段。

苍涵没有反对,桑弘羊敢提,必然有其原因。

而且,苍涵的原来减轻赋税的政策,为的就是鼓励生产。

九龙山地界有多少村民,苍涵暂时没有统计过。

但再多也不会超过两个郡的人口数。

见过九集镇规模,算上十八庄和蒲牢寨,及其附近可能存在的村民,九龙山下,人口大约在三十万上下。

“先生,取消土地税收,山寨钱粮物资,从何而来?”

“主公先别着急,等我说完。免去农户土地赋税,但需要他们在农闲时间,开垦荒地,等于变相征收丁税。新开垦荒地,土地所有权,为山寨所有。为鼓励农户多开垦荒地,可以根据垦荒多少,减少原有土地赋税。新开垦荒地,开垦者免租金耕种一年。次年,农户若想继续耕种,须支付租金。”

“租金?”

“是,租金,不接受粮食以及其他物品代替,必须是金银铜钱。”

“先生怕是不知道,西楚与南诏所用货币,并不一样,西楚货币乃是刀币,南诏与大离都是方孔铜钱。金银在普通人家,极为少见。”

桑弘羊笑了笑,“这便是第二件需要做的事情。”

苍涵恍悟,“先生是想要山寨自己铸币?”

“没错。”

苍涵短暂沉默。

铸币权,这一在后世认识中,必定掌控在皇室手中的权利,是汉武帝时期,才收回中央。

在此之前,铸币权混乱,地方政权可以随意铸造钱币。

向汉武帝刘彻提出建议的,正是眼前之人。

“桑先生,铸币就不说山寨目前有没有能力,就基本铜矿而言,山寨也没有。”

“主公,我知道山寨缺乏材料,此事必须要做,但并不急于一时,且听我说第三条。”

“先生继续。”

“这第三条,便是盐铁类必需品,经营权收归山寨。至于哪些必需品由山寨经营,种类可以由主公确定。”

苍涵深吸一口气。

盐铁官营,还是来了。

封建社会,尤其是宋元明清一千年,盐税是仅次于地税的第二大收税来源。

贩卖私盐是重罪。

历史上,可是有不少造反大户,程咬金、黄巢、钱缪、高仙芝、张士诚,都是靠贩卖私盐起家。

“先生,你要知道苍家寨大多都是流民,吃饭都靠山寨提供,哪来的钱?”

“主公,你可知道贷钱?”

苍涵愣住了。

记忆中有这两个字。

贷钱,也就是贷款。

卧槽!

不愧是历史评价中带有“理财专家”之人。

桑弘羊提出贷钱,苍涵便明白了他的意思。

买不起必需品的人,可以向山寨借贷。

然后从山寨购买所需之物,有钱之后,再偿还。

“先生,利息也是由山寨来定是吧?”

“自然是。”

苍涵示意桑弘羊先等等,他要消化一下。

直觉告诉他,此法推行,未必会很顺利。

三条政策,几乎就是一套组合拳。

减免赋税后,农户农闲时间开垦荒地,根据自己开垦面积,减少原来自有土地赋税。

开垦后的新地,虽然所有权是苍家寨,但第一年耕种所得,归农户自己所有。

两项政策,都是为了鼓励农户开垦荒地。

就算多出来的荒地农户自己不继续租种,所有权在山寨,山寨可以自己定价,租给愿意耕种之人。

九龙山山下农户,都是西楚与南诏人。

以两国近十年对待普通百姓的态度,苍家寨这一政策,推行绝不会有阻碍。

但,有一个问题。

苍涵直接道:“先生,我有一个疑问。开垦荒地时,若是有大地主和有钱人雇佣其他农户耕种,到时候岂不是会拥有大片土地,他们会比普通人占更多便宜,加上原来他们自己的土地,这些地主们,如何对待?”

“这是必然的。但并不影响。”

“怎么说?”

“我们需要有人拥有更多土地,也需要这种人。土地足够了,他们自然会把目光放在别处。”

“别处?你是说做生意?”

“正是。山寨对于经商者征收经商税,且越是富商,征税越高。对隐瞒资产,逃避税收的商人,施以惩罚,同时,鼓励民间举报此类行径。”

苍涵不断的点头,这便是算缗与告缗了。

桑弘羊让农户租种土地,必须交租金,而不是粮食。

农户租金从何而来?

大多数人会选择卖粮食,若是收粮人是九龙山商户。

这些人,也是征收商业税对象。

当然,苍家寨也可以是收粮商家。

而苍家寨,拥有铸币权……

不过转念一想,苍涵认为依然存在一个可能的问题。

“先生,若是这些大地主不从事商业呢?他们专心做地主,雇佣农户种地,农户们岂不是——”

说到这里,苍涵猛地想起四个字。

他整个人如遭雷击,呆立不动。

南诏与西楚,对于普通百姓来说,主要税种就两项。

除了土地税,另一项,是桑弘羊先前提到的丁税。

丁税,曾经征收方式多为徭役,现在也是用铜钱代替。

“主公?主公?可是我的提议有何不妥。”

不知过了多久,苍涵才回道:“先生,你的提议没有问题。不过,我有一点建议。”

“什么?”

“摊丁入亩。”

华夏历史中,税收政策繁多,且历朝历代,都有所改革。

清朝,出台摊丁入亩政策。

此举标志着华夏实行两千多年人头税,彻底废除。

清朝人口爆炸式增长,自此开始,奠定华夏人口大国基础。

摊丁入亩,就是地丁合一,不再对人口征收税收,征税对象,依然是田地。

丁税存在时,贫农即便一点土地都没有,没有收入来源,也得缴纳丁税。

地主官僚坐拥良田千亩,算人口,也就那么点儿,缴纳丁税极少。

摊丁入亩后,再也不会出现富户多土地,却少丁税。

贫户无立锥之地,反多丁税。

比如苍家寨的流民,他们失去土地家园,流落到九龙山。

哪怕一无所有,也得缴纳丁税,依旧会被剥削。

而摊丁入亩之后,流民无需承担任何赋税,便能靠自己劳作,摆脱流民阶层。

有恒产者有恒心。

无恒产者无恒心。

当然,前提条件是政策严格执行。

苍涵向桑弘羊解释了一遍,何为“摊丁入亩”。

他一边说,桑弘羊越听越震惊。

等苍涵说罢,他直接站了起来。

“主公,这可是你想到的税法?”

“不不不,我哪有这本事。提出这个政策的人,由于某些限制,桑先生怕是无缘得见了。”

苍涵并没有提摊丁入亩的弊端。摊丁入亩本质还是加强封建土地所有制,维护统治阶级利益。

对于苍家寨而言,维护的就是山寨利益。

但苍家寨有一特殊之处,不同于任何一个朝代。

苍家寨,忠于苍涵之人,不属于任何门阀士族。

甚至,这些人连家庭也没有。

他们,不会发展出类似于琅琊王氏、颍川荀氏、清河崔氏这样的地方豪强势力。

这是苍涵最大的倚仗。

只要自己不贪财,便能最大限度抑制官僚阶级对普通人的剥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