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流寇开局,我能召唤历史名将 > 第62章 盘点收获(下)

第62章 盘点收获(下)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流寇开局,我能召唤历史名将!

议事厅大院,马钧和苍涵站在木箱旁边。

听说这一箱白水晶要送给自己,马钧结结巴巴,一句话好半天也没有说完整。

最后,变成了三个字。

“为什么?”

一旁薛川,更是不理解。

想要赏赐他,给其他金银也好啊,一箱白水晶算怎么回事?

马钧是锹镢营的人,在村里有一间工匠铺,是少将军给钱,在平罗关内购置必需品后开起来的。

平日里,他人闷头待在工匠铺,很少能见到。

他给村民打了很多农具,少将军赏赐在情理之中。

可一箱上好的白水晶,都给他?

薛川不解道:“少将军,你要赏赐,也可以分其他珠宝,一箱白水晶,不妥吧。”

“薛叔,你先站旁边听会儿。这箱白水晶是好东西,但不是让人供着的,它有其他作用。”

正好,苍涵要给马钧解释白水晶用途。

“德衡,这箱白水晶可不是给你当财物的,想要钱财,其他箱子你随便挑。”

“那是?”

“我要你打磨这些白水晶,先按要求,打磨两块出来。”

“两块?”

“两块东西,叫凸透镜和凹透镜,要都是圆形,大小和手掌差不多。”

“还有……”

“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薄厚自己掌握,德衡,你先按这要求,打磨两块镜片出来。打磨好之后,来找我。”

“好。”

“谨慎打磨,白水晶不多,不知道要多久才能试验成功。”

眼瞅着一箱上好的白水晶要被打磨掉,薛川心疼不已。

但一想到苍涵也不是个败家子,他忍不住问道:“少将军,这白水晶能做什么?”

“薛叔,我们的斥候,是不是没有囚牛寨消息?”

“是啊,可这跟白水晶有什么关系?”

薛川一头雾水,无论如何,也把两件事联系不到一起去。

“双刃关在两山之间,假如你站的够高,是不是能看到关内兵马动向?”

薛川上前摸了摸苍涵的额头,“这也不烧啊!少将军,你是不是糊涂了?上山容易,可那么远,咋可能看到兵马调动?连关内房间都看不清楚!”

苍涵微微一笑,“如果试验成功,就有希望看到。”

薛川愣住了。

院子里的金银珠宝,一下就不香了。

马钧虽然不知道苍涵打算做什么,他的要求,倒是听懂了。

苍涵安排人把白水晶送到马钧住处,薛川亲自抬着箱子,到了马钧住处。

而他自己,也住到了马钧隔壁。

他一定要亲眼看看,什么神仙器物,能让人在山上看到双刃关兵马。

如今十八庄驻扎着凌季手下三千步兵和赵云白毦营五百轻骑兵,骑兵由高宠统领。

来到十八庄的步兵,基本都是雷啸手中精锐,最先投降苍家寨那批人。

他们的家眷就在十八庄。

最早跟着雷啸出庄迎战,反而因祸得福,全家都活了下来。

苍涵处死项忠与李庸,他们的家十八庄还在。

加上来自高宠的震撼,这批降卒,表现的十分忠心。

蒲牢寨,赵云亲自带着一千轻骑驻扎,苍家八百部曲都在其中。

蒲牢寨存活的大批士卒,算不得真正的军士,更像农民,被项忠拉来充数。

在山寨,那群人的主要任务不是打仗,而是种地。

几位头领全都死了,山寨乱成一锅粥,赵云过去后,蒲牢寨几乎是举寨投降。

把赵云留在山寨,也是因为苍涵不想放弃蒲牢寨附近大片农田。

现在又是晚稻播种时节,不能耽误种地。

马钧为了接手铸造营,带了些他在平谷村招募的工匠,住在庄主府。

蒋敬跟着薛川前来统计记录资产,也在庄主府。

苍家寨那边,由桑弘羊负责主持大局。

送走了马钧,蒋敬到了。

“蒋敬见过主公,听说你在这里,我立马就赶来了。”

“蒋先生,十八庄与蒲牢寨物资,清点完了?”

“是的,除了蒲牢寨给赵将军留下的粮草,其他财物,均在庄里。”

说话间,蒋敬递上来一本账册,“请主公过目。”

苍涵直接摆手道:“过目就算了,你直接告诉我,粮草够十万人用多久?”

“主公,这个‘用’字,该如何理解?”

“每天正常吃两顿饭。”

“只够两年。”

“两年吗?够了。这本账册,你记得让桑弘羊过目,如何安排,都听他的。”

桑弘羊提出的一系列政策,苍涵给了他最高授权,由他负责。

至于苍涵自己,主要给桑弘羊解决难题。

拿下十八庄,解决苍家寨吃饭问题。

山寨两年内,只要人口不爆发式增长,便不用担心存粮。

九龙山百姓免征土地税,也能自给自足。

十八庄还屯有油和盐等日常用品,能坚持一段时间。

就算没有,如今有钱了,还能走小路,去南诏境内购买。

唯独铸币一事,没有什么头绪。

铸币工艺并不难,汉武帝收归地方铸币权之前,地方铸币事业就很红火。

对于苍家寨而言,麻烦是找原材料,十八庄里没有铜矿石,只有南诏铜钱与西楚刀币。

这些铜钱,一部分在苍涵授意下,赏赐给了赵云的白毦营骑兵。

安排完这一切,苍涵来到了马钧住处。

他要指导马钧,研究望远镜。

苍涵只知道望远镜是凸透镜和凹透镜组合。

具体怎么个组合法,却不大清楚。

让马钧打磨样品,也是为了试验。

以他之前看过的穿越类小说,制造望远镜,应该用玻璃。

华夏历史上,封建时代没有点开科技树,某种意义上,缺少天然碱矿,也是限制因素之一。

攀科技树,玻璃是必须品。

制造化学仪器、显微镜研究微观世界、望远镜探究天体等等,极度依赖玻璃。

甚至可以说,没有玻璃,就不会有现代科技变革。

玻璃制造本身并不复杂,麻烦的是,玻璃的主要成分二氧化硅熔点高于烧窑温度,需要加入纯碱,也就是碳酸钠降低其熔点。

想要烧制玻璃,要么有纯天然碱矿,要么就得自己制造。

华夏古代史,没有制造碳酸钠的能力。

古希腊腓尼基人开着大船,在地中海边上搭灶台,无意中就能烧出玻璃,是因为地中海南岸,几乎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天然纯碱。

华夏直到20世纪初,才由侯德榜先生创制侯氏制碱法,解决这一难题。

大名鼎鼎的侯式制碱法苍涵知道,但不知道怎么操作。

依稀记得需要氨气,那玩意,就更不用惦记了。

老老实实寻找天然碱矿才是正道。

苍涵又给薛川安排了两个任务。

第一,打探天然碱矿的消息,虽然还不知道那东西是不是叫做碱。

第二,打探白水晶的消息。

天然白水晶存量很大,寻找应该不难。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