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大明:皇兄你就安心的去吧 > 第561章 背水一战

第561章 背水一战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大明:皇兄你就安心的去吧!

女真营地所在五里之外的三屯营城头上,一面崭新的日月军旗正在空中猎猎作响,身着甲胄的大明天子朱由检也在一众文武官员的簇拥下,行至角楼之上。

今日天气本就不佳,傲然立于在旷野之中的城池上方也是笼罩着一层稀薄的雾水,使得众人的视线有些模糊。

尽管如此,但数里之外女真营地中传来的喧嚣声仍是顺着风声,传至众人的耳畔中。

\陛下,只怕女真大军明日便要攻城了。\

众人当中,年岁最浅的神机营总兵马祥麟最先沉不住气,略有些兴奋的指着远处\厚实\了不少的女真大军嚷嚷道。

早在数日之前,女真大汗皇太极便是领着其麾下人马抵达了三屯营城外,与本就驻扎于此的阿敏合兵一处。

但出乎众人的预料,来势汹汹的皇太极并未下令即刻攻城,而是匪夷所思的选择了按兵不动,使得城中本就如临大敌的将校们心情愈发沉重。

毕竟女真大汗皇太极近年虽然\战绩\不显,但其阴险狡诈的名声却是人尽皆知。

如此情况之下,不由得让人浮想联翩,怀疑其心中正在酝酿着更大的阴谋。

\嗯,终是要来了。\

望着远处有些骚动的女真营地,被众人簇拥在中间的朱由检也是如释重负的松了口气。

这几日,皇太极始终在城外按兵不动,令他都是产生了些许迟疑,并且一度有些动摇,思考要不要听从秦良玉等人的劝谏,命令宣大总兵杨肇基领兵进京勤王。

\启奏陛下,这刀剑无眼,未保万无一失,还请天子移驻遵化。\

未等朱由检收回目光,便听得一道有些尖锐的声音从其身旁炸响,而后便是一阵整齐划一的附和声。

有些错愕的回头望去,正巧对上京营总督秦良玉那双炯炯有神的眸子,而一众身着甲胄的武将也是眼神坚定的望着自去。

\爱卿的意思,朕明白。\

\但是,朕不走。\

在秦良玉等人有些失望的眼神中,朱由检干脆利落的摇了摇头,拒绝了秦良玉的奏请。

\城外的贼酋皇太极屡次败于我朝廷王师之下,尚且敢亲自领兵攻城,朕身为大明之主,焉有临阵脱逃的道理。\

沉默片刻,朱由检终是想出了一个还算说得过去的由头,信誓旦旦的朝着眼前的一众将领们说道。

\这?\

听得此话,秦良玉等将领不由得面露迟疑之色,眼神也是在不断交织着,瞧上去很是犹豫不决。

天子作为大明之主,若是能够留在此地督战,毫无疑问会对城中儿郎的士气有一个巨大的提升。

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呐,若是天子有个闪失,他们这些人纵死也难辞其咎。

\爱卿放心,朕明日便安生待在角楼之上,绝不会给众将士添乱。\见秦良玉等人的神情有些松动,朱由检便赶忙说道。

自家人知自家事,虽然自\穿越以来\,自己便是有意在锻炼身体,并有黄得功,马祥麟这等悍将从旁辅佐。

但朱由检仍是对自己有着清醒的认知,莫说与军中那些身经百战,无数次于生死中摸爬滚打的老兵相比,只怕是京营中随便一名认真操练的士卒,身手都比他强上许多。

作为大明之主,他于此地督战的\象征意义\远大于亲自上阵厮杀的实际意义。

尤其是有了\瓦剌留学生\的前车之鉴,朱由检更是不会随便拿自己的安危开玩笑。

\遵旨。\

迟疑片刻,见朱由检言辞灼灼,京营总督秦良玉终是勉为其难的点了点头,并与身后的几位副将交换了一个眼神。

\这皇太极此前便数次功伐锦州无果,这才借路蒙古,不惜跋涉千里,试图犯我大明京畿。\

\如此种种之下,只怕城外的皇太极已是打算背水一战了。\

又是眺望了城外密密麻麻的军阵片刻,面色深邃的朱由检像是想到了什么似的,若有所思的朝着左右两侧的心腹将领们说道。

在原本的历史上,皇太极正是苦于功伐\宁锦防线\无果,这才在范文程等汉人的建议之下,铤而走险的选择了借路蒙古,突袭明廷腹地这一大胆的举动。

依着女真人自己的\满文老档\所记载,及至皇太极浩浩荡荡领兵行至龙井关之外,大贝勒代善及三贝勒莽古尔泰仍对此行充满质疑,并数次与皇太极争吵,想要班师回辽东。

唯有皇太极意志坚定,不顾代善等人的反对,强行功伐了喜峰口长城,并在\内应\的帮助下,接连拿下三屯营及遵化镇,一路长驱而入的抵达北京城外。

关于三屯营及遵化城中的\内应\,女真人自己的史书上并没有重点提及,只是简单几笔代过。

但\后世\却有不少学者认为,这些发挥了重要作用的\内应\除却女真人事前策反的\汉奸\之外,很有可能涉及到彼时朝中的\暗流涌动\。

也就是说,有人故意放女真鞑子入关。

现如今皇太极舍弃了密云城,转而领兵行至三屯营城外,并且摆明了一副殊死一搏的架势,只怕除却其已然没有退路的原因之外,还有其余的因素。

\还请陛下放心,微臣已是在城中诸如粮仓,武器库等重要场所布置了心腹亲兵。\

\倘若有人敢犯上作乱,便可第一时间将其控制。\

作为朱由检最为倚重的心腹将领之一,不过是几个呼吸的功夫,秦良玉便听出了其言外之意,故而赶忙保证道。

纵观建州女真的\发迹史\,数典忘祖的\汉奸\在其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放眼建州女真于辽东所攻克的诸多城池,除却清河堡及抚顺是因为兵力稀缺及\势单力薄\等缘故被女真鞑子强行攻破之外,余下的城池均是有\内应\从中与其遥相呼应。

虽说这蓟镇距离辽东千里之遥,但秦良玉作为眼下大明沙场经验最为丰富的几名将领之一,自是不会放松警惕。

\做的好。\

闻声,朱由检便是轻轻颔首,尽管他知晓以秦良玉等人的本事,绝不会错过这些细节。

\只待明日了呐...\

喃喃自语过后,朱由检便是死死盯着城外的营寨,心中有万千情绪从中翻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