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70福娃六岁半 > 第54章 秦九

第54章 秦九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70福娃六岁半!

小可小碎步跑到后门,手扶在门闩上,却又谨慎地问了一声:“谁呀?”

“可姑娘!”门外传进来一个低沉浑厚的男人声音,但明显不是赵琮。

小可微微挑了挑眉梢,道:“你是?”

“可姑娘,小的奉郎君之命前来,给可姑娘送节礼的。”门外人道。

小可眨了眨眼睛,一时没想起,最近有什么节。当然了,对方说的公子,她默认是赵琮。因为,知道她名字,又是雨雪天气来的,也只能是赵琮了。

不过,什么节日不重要了,小可很想知道赵琮离开后的情况,于是,她打开了门。

果然,门外站着几名身穿黑衣的壮年男子,最前头一个却是裹着青色斗篷一身青衫的书生打扮,正是接赵琮离开的那人。

书生朝小可一揖道:“多日未见,可姑娘风采更胜昨日。”

小可微微撇了下嘴角,压下心中的腹诽,笑呵呵道:“公子不用客气,天气寒冷,若是方便,请进来喝杯热茶暖和暖和。”

青衫书生再次拱手:“姑娘抬举!若是不弃,可唤小的一声‘秦九’。”

“好。”小可应着侧身往里让。

秦九跟着小可进门,目光微微一转,把空阔寥落的后院收进眼底后,却不跟着小可往前走了,道:“天色已晚,不敢叨扰,就在棚下略歇即可。”

小可瞥了眼院子一角堆放农具的棚子,因为要栽培蘑菇,秋收后,王家小舅爷来时,帮着把侧山和南墙都砌了,如今也算是两间棚屋了。

秦九不去前院,大概也是赵琮叮嘱了什么,小可领这份情,就把人带进了棚屋,又用手电照着,点了墙上挂着的灯。

夏日里,王绣和赵莉在后园干活时常在这边歇息,秋天王绣常在这里晾晒蘑菇,此时还有一套简易的原木矮桌凳放着。

小可示意秦九坐,道:“你且稍坐,我去给你拿点儿热水过来。”

秦九连忙躬身一揖,抬起头,小可已经推开木门走了。

保民几个回到前院,洗干净手才知道小可没回来,连忙转身来找,恰好与小可在屋角遇上。

小可笑嘻嘻摆摆手:“我就是躲了一会儿,你们先去读书吧,我和奶奶说句话就来。”

已经到了上课时间,保民听小可这么说,也不多说,去西屋上课了。

保众看着小可进了东屋,满眼的羡慕。

保群一巴掌拍在他头上,笑骂道:“别瞎寻思了,小可那脑子,咱们谁都羡慕不来。”

保众瘪瘪嘴,瓮声瓮气道:“真是不知道她那脑子咋长的,刚上学就能跟做二年级的题……我能有她一半儿聪明就好啦。”

“嗐,你就不怕像她一样长不高?”保群眼中闪着笑谑。

保众懵了一瞬,随即慌里慌张地进了西屋:他还是不要羡慕小可了,没看小可不长个儿嘛,都是因为心眼儿太多,给坠住了。

东屋里,王绣偷偷打开充电台灯,在飞针走线地给老爹老娘织毛衣。

得了毛线,她给一家子人手织了一条围巾练手,再织毛衣已经手速飞快,两根毛衣针在她手中快的根本看不清。

小可挑帘子进门,喊了一声:“奶!”

王绣动作停下,抬眼一看,唬了一跳:“可啊,你这是咋了?脸色咋这么难看啊?”

小可白嫩嫩的脸蛋儿在雪地里受了冻,有些白的发青,加上一双有些慌张的眼睛,更显得有些惊慌失措了。

她上前一步,凑到王绣身边小声把后门的事儿说了。

王绣怔了怔,丢下手中的毛线,抬腿跳下炕来,拎了桌上的暖壶、茶缸子往外走,一边还吩咐:“拿几块你买的那个姜汁红糖。”

祖孙俩匆匆来到后院,后门敞开着,棚屋里只有秦九一个人,却多了几个大箱笼。

王绣待人向来爽朗热情,招呼着给秦九冲了缸子姜糖水,又让小可把暖壶、茶缸子和姜糖块给门外的几个人送去。

小可不紧不慢地来到后门,几个候在门外的汉子身上已经落了一层雪,见小可出来,有两个人上来接着。

小可道:“你们还有热水,你们喝完我再去提。”

几人客客气气道声谢,再不多言。

小可却不管他们如何拘谨,继续道:“你们还没吃饭吧?我去前头给你们拿些热饭热菜过来,这天寒地冻的,吃些热汤饭身上也能暖和些。”

“不敢劳动……”一个汉子开口说话,只是话未说完,小可已经哒哒哒地跑去棚屋了。

棚屋里,王绣正向秦九询问赵琮的情况,小可进门询问是否吃饭,王绣一拍膝盖道:“瞧我,只顾着抓着你说话了,连基本礼数都忘了。我这就去前院生火做饭……”

秦九微微躬身道:“不敢劳累,若是有饭菜,随便拿些来充饥即可,不必再生火。”

小可家如今也算是富裕,晚上吃的菜是没有了,但蒸好的馒头却还有一些。

王绣领着小可返回前院,拎了大半篮子馒头,抓了几块方便面饼……

不消片刻,祖孙俩返回后院的棚屋,一锅热气腾腾的香气扑鼻的面汤,加一篮子馒头,让秦九的心都感到些许温暖。

门外几个汉子得了这热汤热食,更是满脸感激,连声道谢,连之前的拘束、寡言形象都忘记维持了。

一行人吃了顿热乎饭,王绣也收拾了两篮子回礼。

小可赶着写了封信交给秦九,道:“这是给聪聪的信,里边有几种方便吃食的方子,是聪聪离开后我琢磨的,给他玩吧。”

秦九朝着王绣和小可深施一礼,告辞离开。

王绣和小可送到后门口,就见几人也没打火把,很快走进风雪,没了踪影。

关上后门,王绣感叹道:“以后,这边儿得放个炉子。”

小可嗯嗯点头,道:“养蘑菇得生火加温,还是连炕带灶头盘起来合适。”

王绣也没迟疑,爽快应了:“就这么着。”

有生蘑菇的引子,也就不怕人问了。

回到棚屋,看看顺着墙根摆的一溜排箱笼,王绣和小可互相看看,都没有急着去看是什么,王绣吹熄了灯,回身拿出一把大锁,咔嚓一声把棚屋锁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