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70福娃六岁半 > 第90章 大钱、散茶

第90章 大钱、散茶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70福娃六岁半!

王绣对王九娘手上的冻疮记忆犹新,见了面少不得多看几眼,就见她手背上的冻疮好了大半,却留下了暗紫色的瘢痕。这种冻疮疤痕要好几年才能淡去,还得是不再复发的前提下。

王绣招呼她落座,又拿了点心倒了茶给她。

王绣和王九娘都不是拐弯抹角的人,寒暄几句,王九娘先把自己带来的鞋子拿了出来,王绣高高兴兴拿了自己那双试了,很满意地夸了王九娘一番。

王九娘迟疑着,想起家里生着病的老父亲,还有两个饿肚子的娃儿,到底厚着脸皮把钗子和铜钱拿了出来,并说明了自己的所求。

王绣看着那成串的铜钱,眼皮子就止不住地跳,却不得不稳着心神与王九娘说话:“咱们隔山隔水的能遇上就是缘分,你家里有困难说一声就是,不过是几斤粮食罢了,这些东西却是不必……”

小可就在窗下看书,听到这话,进屋看了看那铜钱,钱上的字有楷有篆,也有个别磨损严重不好辨认的,但她还是看到了几个年号:熙宁、元丰、治平、崇宁……

她默默地放下了铜钱,朝王绣笑道:“既然婶婶拿了钱来,奶奶你不收反而让她为难。”

王九娘脸色一喜,连声道:“是呢,是呢,您若不收钱,小妇人哪敢厚颜再要粮食。”

王绣又看一眼小孙女,见小可朝她眨了眨眼睛,虽然心里不清楚小可为什么收些自己根本没用的钱,却还是顺势应下了。

天色不算太晚,再说,待会儿保民兄弟们也要回来,王绣也不耽搁,去仓房里盛了一袋子粮食来。

这一回,她装的不仅有三十斤玉米,还有十斤白米,又给她装了一篓子地瓜干儿。

小可想了想,跑去采了一大篮子地瓜苗来,用袋子装了,放在王九娘的篓子上。

王九娘看到许多粮食,又见小可拿了些绿色的菜叶子来,忙说太多了,不敢要不敢要。

小可却说:“我知道你家必定艰难,等这些粮米糊口度日的,你若是觉得脸面比性命重要就只管推辞。”

王九娘张了张嘴,到底不再说什么,只跪下给王绣磕头。

王绣连忙将她扶住,小可却又道:“你不必如此,我们给你这些,也有事让你去做。”

王九娘微微愕然,却还是飞快道:“大娘子有何事让小妇人去做,尽管说。”

小可背着小手,面色淡然地点头,指着一捆地瓜秧子,道:“此物名红薯,如山药、地芋一般,秧苗寻松软的沙壤土起垄栽种,两三个月后土垄膨胀即可收获。此物耐旱怕涝,但出产较高。我要你做的,就是栽种此物,待收获后,还我五十斤红薯。”

五十斤,听着很多的样子,但小可拿的这些地瓜秧苗最少也有大几百棵,能种半亩地,按照这个时候的地瓜亩产,最少也能收一千多斤,种好了,差不多能收到两千来斤。

送走王九娘,施重把最近打的野味儿送进来,王绣也把准备好的米面油盐拿给他。

谁知施重有些不好意思道:“能否再给一些辣酱?”

小可立刻拎了一罐子辣酱来,还有一个纸包:“你们先吃着,等我奶多做一些,下次给你们。”

“多谢大娘子,多谢老太太。”施重道谢后,很知机地退了出去。

当然,施重退出去之前,又给了小可一封信。赵琮写来的。

关上后门,小可扭头就对上了自家奶奶叹息的眼神,她后知后觉地想到自己做的事情,连忙解释:“奶,咱们家的地瓜秧子不够了,我再想办法搞一点。”

可以去现代订购一些优良品种嘛。比如板栗薯、蜜薯、哈密薯、榴莲薯……想一想流淌着甘甜蜜汁的烤蜜薯、细腻糯甜的板栗薯,小可的哈喇子都要流出来了啊。

王绣却叹口气,伸手揽住了自家孙女,“你爹就总是替人着想,你是随了你爹呀。”

她想到的就是给点儿吃的穿的,帮衬帮衬不容易的王九娘,但小可想到的就是给人地瓜秧,从根本上帮衬王九娘家不再挨饿,相比起来,她活了五十多岁,却不如七岁的小孙女考量周到和长远啊。

真像老二。不愧是父女啊!

而另一边的施重拎着辣椒酱回去,几名伙伴围上来,争着抢着接了辣酱去,倒是施重手中的纸包没人要。

他掂了掂纸包,轻飘飘的没有多少份量,也猜不到是什么,索性拆开来一看,登时愣住了。

“欸,老施,你发啥呆呢,赶紧过来,这一次的辣酱放了牛肉啊,真香啊!”

“嗳,就来。”施重答应着走过去,手中拎的纸包却么有放下,“你们看看这个。”

其他几人有拿着饼子蘸辣酱的,也有直接拿勺子挖了就往嘴里送的,一个个嘴巴上都沾着红红的辣油。

听到施重说话,都扭头朝他看过来,然后看到了他手中纸袋里的东西。

“散茶?!”一个人惊呼。

这声惊呼出来,其他人都愣住了,连嘴里含着饼子辣酱的人都忘了咀嚼。

他们是郡王府出来的人,茶自然是见过也吃过的,但也知道,茶价贵难得,更何况是在这山野荒僻之地,他们已经有大半年没有见过茶叶了。

“哎哟娘嗳,赶紧的,煮一壶!”

“老施,你那口疮有治了。”

众人乱纷纷叫嚷着去煮茶,施重却慢慢走到门口,看向那所神秘院落消失的方向。

有人猜测那户不是人,是山中的精怪;也有人说那是神仙,要不然,怎么能够飘忽来去,来时无声,去时无踪,但是施重却觉得,那就是一户良善的人家。

不知道为什么,只有祖孙二人,未见有顶门立户的男子。那仅凭一老一少,又是如何谋生度日的呢?

晚上,小可就吃上了香喷喷的蘑菇炖鸡。

鸡是施重给的猎物,正宗的野鸡,个头不大,但滋味儿贼香,加上野蘑菇小火慢炖,香气飘出去老远。

保群保众他们一群上山的小伙伴,还在山根下就闻到了香味儿,馋的几个同行的男生直吸溜口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