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70福娃六岁半 > 第94章 回来了

第94章 回来了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70福娃六岁半!

在候车大厅里,没看出多少人,到了月台上就发现坐车的旅客不少,乌泱泱地挤在月台上,得有二三百。

一声汽笛,火车冒着白烟,呼哧带喘地驶进车站,停在了月台前。

保民愣怔了一下,其他人就已经蜂拥而上,拼命往车门上挤。

他反应过来,伸手一把拽开前头一个推搡妇女的男人,自己抬手一推,连那个差点儿被挤下月台的妇女一起,上了车。

火车停留十分钟,若是排队顺序上车时间也是足够的,但人挤人都成了习惯,没有人肯在后边排队。

保民上车后,迅速地在车厢里找到两个空座,把身上水壶一放,头从车窗探出来,呼唤赵莉和小可。

赵莉已经把行李包背在身上,听到保民呼喊,忙牵着小可走过去,先把行李通过车窗递进去,又把小可抱起来送进车窗。

这一番忙乎,铃声响起,火车即将离站,赵莉忙跑向最近的车厢门,赶在最后一刻踏上了火车。

就这,还多亏了列车员伸手拉了她一把。

仿佛经历了一场战乱似的,三口人十几分钟后,才在保民找到的座位上坐了。人很多,过道里站着不少人,赵莉就把小可抱在自己腿上,让一个五十来岁的老妇女坐下。

这人短发,穿着白色的浅灰色的小翻领衬衣,深青色的裤子,虽然裤子上打了个补丁,但看得出是个接受过教育,有一定文化素养的。

她靠过道坐着,只坐了半个屁股,然后拍着留出来的一小块座位示意:“让孩子坐这儿吧,咱们挤一挤,长途抱着孩子太累了。大人累,孩子也累。”

妇女身边跟着个二十多岁的青年,刚刚在不远处安顿行李,回来看见妇女有了座位,立刻过来向赵莉道谢:“这位同志谢谢你啊。我母亲身体不好,刚才我还担心她站一路坚持不住,幸亏有你们给她匀了一个座儿。”

又道:“刚才那些人太能挤了,我背着行李又照顾母亲,没能挤上来抢到座儿……”

原本保民还竖着耳朵听呢,听到这话有些不好意思地扭回头去看车窗外的风景了。

刚刚,他也是挺能挤的一个。

青年很健谈,自我介绍说他姓程,母亲姓魏,也是要去海市的。

双方寒暄了几句后,程岩说去接热水,保民连忙起身跟上:“我也去。”

他第一次坐火车,很有些好奇,想到处走走熟悉熟悉。

赵莉与魏阿姨随意闲聊,得知魏阿姨也是海市人,刚解放时来的永丰,是地区某中学的老师,儿子则在机械厂上班。

赵莉笑起来:“真是巧了,我也是教师。”

两人确定是同事,能聊的内容就更多了。小可挪到靠窗那边坐着,把着大开的车窗看外边的景色。

车厢里人多,各种气味混合之后令人窒息,靠窗凉快,空气也会好一些。

两家人聊得来,自然就结成了旅途的伙伴。

小程是厂里的业务员,经常出差跑业务,保民很是佩服他的见多识广,跟着他学了不少东西。

赵莉则与魏阿姨聊起海市的一些旧物,相差二十多岁的老乡,也能有许多共同话题。

他们的旅途有二十多个小时,有人说着话,倒是不觉得漫长难捱了。

第二天下午一点多,火车驶进了海市车站。

刚下车,就有人来接魏阿姨母子了。

赵莉这边没人接,魏阿姨就问赵莉怎么回家。

赵莉没有说自家父母兄长还在蒙冤,只说回家探亲,听魏阿姨这么关心,就道:“您放心吧,我们坐电车就可以啦。”

听了这话,魏阿姨才告辞,还叮嘱赵莉写信联系。

目送母子俩跟着家人离开,赵莉才四处打量这座车站。

八年前,她就是在这个车站等上列车,离开了海市。

一去八年,第一次回来。

赵家人都被下放,原来住的房子也早就收回了,赵莉到了海市并没有亲友可投靠,好在,这一趟回来,赵莉在公社里开了介绍信,也带了足够的钱。

三人出了火车站,来到赵父原本的工作单位附近,找了个招待所入住。

正规的过硬招待所,条件不差,有热水房和洗澡间,也供应早中晚三顿饭菜,但也仅此而已,连独立卫生间和二十四小时热水都没有。

三个人辗转了将近两天,都是又困又累的,洗漱后就在招待所里吃了饭,然后各自回房休息。

房间里没有电视机,小可就拿出带来的书看。

赵莉把母女俩换下的衣服洗了,晾到窗外,然后在桌前坐下,开始整理父兄的资料,动手修改誊抄申诉材料。

赵父是受海外的哥哥牵连,加之有人告黑状诬陷,这才被打倒下放。

赵莉来之前已经把父亲的材料写好,然后根据这一份材料,写母亲和兄长的。

母女俩一个专注写材料,一个看书,不知不觉夜就深了。

小可看一看赵莉放在床头的手表,已经九点半了,她悄悄起身,拿了一包奶粉冲了,放到赵莉手边:“妈,喝杯奶。”

“嗳。”赵莉抬起头,眼中有红血丝,脸上也有明显的疲倦,但却笑得欣慰,“谢谢小可。”

“嗯,妈你喝完奶还是早点儿睡吧,明天再写。”

“好,你先睡吧。”

母女俩互道了晚安,小可爬上自己的床,很快睡着了。

第二天,她是被赵莉起床的动静吵醒的,睁开眼,就看见桌上放着一沓子信封,足有十几个,想也知道,是赵莉昨晚写完材料又誊抄了好几份,准备今天去相关单位投送。

赵莉去有关单位投送申诉材料,可能还要找旧日的亲友,在赵家的事情没有着落前,谁也没有心情到处闲逛。

赵莉和小可吃过早饭回房间拿了包和水壶出门,就看见保民守着两辆自行车在门口等着了,其中一辆自行车上还绑了儿童座椅。

“哪来的?”赵莉惊讶询问。

保民憨厚地笑笑,抱起小可放进儿童座椅,一边道:“昨晚出去租的。”

小可扭头朝他竖起大拇指:民表舅没白跑县城买蘑菇,也没白跟着那位程业务员聊了一路,学到了不少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