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70福娃六岁半 > 第97章 心意

第97章 心意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70福娃六岁半!

袋子不算太大,装了四袋奶粉就差不多满了。然后里边有两个棕色的玻璃瓶子,是这个年代最常用的药品瓶。

药瓶上贴着两张纸条,手写钢笔字很小,却很工整清晰,写着药品名字、功效、适应症和用法用量。

“是胃药!”田小弟惊讶道。

田妈妈接过来,只看了一眼,就红了眼睛:她的胃不好,之前吃一种进口药,但后来就买不到了,她只能忍痛。

没想到,隔了八年,小莉还记得这件事,而且,不知道废了多大力气、求了多少人,才买到这么两瓶药。

田小弟也一下子醒过神来,心中也不免感动,上前搂住田妈妈的肩膀宽慰:“妈,别伤心了,不是说赵伯伯要平反了嘛,到时候,小莉也能回海城,你又能经常见她了。”

“唉,看她那样,婆家必定是待她极好的,丈夫又牺牲了,只有婆婆和那么小的女儿,怕她不舍得呀。”田妈妈叹息。

按照政策趋势,赵莉属于下乡知青,是可以回城的。但婆婆和女儿都没办法跟着返程,至少户口和粮油关系这些没办法解决,没有这些,就没有粮食吃、没办法上学……赵莉有那个狠心丢下婆婆和女儿自己回城吗?

要是真想丢下婆婆和女儿,她这次回来就不会带着女儿和婆婆的侄儿了。

田妈妈不是没有阴谋论过,特别是听说婆婆的娘家侄儿跟着,她下意识想到的就是婆婆不放心儿媳妇,让人监视的。

但亲眼看到他们相处,田妈妈就知道自己误会了,他们相处亲近融洽,没有半点儿勉强和别扭,更没有监视和被监视的紧张感。

田小弟皱起了眉:“那就由着她一辈子留在乡下啊?”

田妈妈瞪小儿子一眼:“那里有她的家,有婆婆孩子,你这说的叫什么话?!”

训斥了儿子之后,田妈妈到底叹息道:“人家善待小莉,小莉做不出那种忘恩负义的事情来。我听了一个消息,可能要恢复高考了,到时候先让小莉考回来上大学,她婆婆女儿再想办法接过来……只要花心思,办法总是有的。”

田小弟惊讶道:“真要恢复高考啦?”

田妈妈点点头:“消息基本可靠,就是时间还没确定,不过,也不会太久,毕竟,咱们国家是真的太缺人才了。”

第二天一大早,田小弟就来了招待所,带他们去吃海市特色早点:生煎馒头、小笼馒头、粢饭团……

保民抱着小可,小声嘀咕:“馒头来馒头去的,原来是包子!”

小可没忍住,噗嗤一声笑了。

吃过早饭,田小弟带赵莉去拜会,保民和小可没跟上,爷俩儿骑上自行车,随意地顺着巷子弄堂乱逛过去。

他们住的这块地方是解放前的老租界,老梧桐树掩映着一栋栋花园洋房,哪怕是白天,路上有行人车辆,往里走几步,就幽静起来,让从现代来见过大世面的小可,也忍不住生出些向往来。

她尚且如此,更别说出生于山村,第一次来大城市的保民表舅了,更是眼睛都不够使了。

小可抿着嘴儿笑:“保民表舅,这里好不好?”

“好,真好。”保民毫不犹豫地给予肯定,和他能够表达的最诚挚的赞赏。

小可笑起来,道:“表舅,想没想过,有一天,我们也能搬到这里来住?”

保民终于把眼睛从漂亮的建筑上收回来,不可置信地看向小外甥女,磕磕巴巴问:“我们,搬这里来?”

他们是农民,怎么可能搬到海市来住?更何况,即便他初到海市,也看明白了,普通的海市百姓可没有这样带花园的洋房居住。

他们也曾经过那些狭窄逼仄的弄堂小巷,小小的房子像鸽子笼,挤挤挨挨地摞在一起,里边男人和女人的争吵、孩子的哭闹,闹闹哄哄的,还不如老家的土坯房子大院子住着舒畅豁亮呐!

小可却笑得从容淡然,目光扫过周围的花园洋房,道:“表舅,你要对自己有信心,只要你努力,在这里安家、买房子置业,一定会实现。”

因为她的小蝴蝶翅膀一扇呼,几位表舅爷家都做起了收购山货的生意,如今,这个生意还需要她和奶奶往秦乐那边倒腾以支撑,但只要政策改变,做生意放开了,城市对于各种珍稀食材和山货的需求会迅速扩大,到时候,舅爷们收购的山货完全可以倒腾到城里来卖,赚取不菲的差价。

当然,这是最安稳的,可能一时半会儿挣不了太多钱。

但,她相信,积累了经验、有了初始资金的他们,总会有人能够跳出来,做大做强。

而她最看好的,就是身边的保民和保军保群几个表舅。

他们学习识字,能写会算,又经多见广……看得更广阔,走得也会更远。

正说着话,小可看到路边有一家照相馆,她立刻高兴起来,拉着保民跑进去,与照相馆的工作人员打商量,让他们出外景,就以这一片漂亮的花园洋房为背景,连着照了好几张照片。

填单子的时候,工作人员询问:“要不要填色?”

小可想想她见过的那种黑白照片人工填色,也就是人脸、花朵之类的,涂一点颜色,很不自然不说,也并不好看。

“不要了,就洗黑白吧。”她虽然没要填色,但都加洗了一份,到时候让保民表舅拿回家给太姥太姥爷和舅爷们看看。

说着话,她的手又下意识地捏了捏书包,她的手机就放在书包的夹层里,电池满格、大量的储存空间,开机就能拍照。

只可惜,保民表舅在身边,她不敢拿出来用。

还是瞅机会,让赵莉带她出来转转,她多拍几张照片留存——这可是70年代的海市,过几年,许多地方都会修缮,再之后是大规模的拆迁、棚户区改造……许多市井风貌会彻底地湮灭在历史长河之中。

她突然脑筋一动,有了个好主意:等有空,一定拉着赵莉去友谊商店、淮国旧之类的地方看看,不一定要买,但给自己留个借口,到时候去那边搞一台用胶卷的彩色相机,就说从海市买的。

嘿,请叫她大聪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