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开局给秦始皇直播秦二世而亡 > 第九十七章

第九十七章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开局给秦始皇直播秦二世而亡!

蒙常山一路跑过来也是气喘吁吁,这下还来不及缓一会,就又开始说话了。

连气息都还不平稳,让人能预感到他要说的事一定不简单。

“方才陛下命我去查看赵高究竟在做什么,等我赶到的时候,就发现赵高让好几个太监穿着此物去将溷轩里的粪便舀出来送给别人。臣上前询问一番才知道,原来他们身上穿的是防护服,戴的叫防毒面具。

臣当时也很是诧异,便向赵高讨要来了一份亲自穿上试了一下。

甚至在屋内点上了迷烟,将门窗紧闭。

臣在里面待了整整一个时辰,竟是一点眩晕的感觉都没有,迷烟完全不起作用了!”

听完蒙常山急急忙忙的讲述,始皇帝这时也明白了蒙常山为何会如此急切。

若真是如他所言,那此物绝对算得上是宝物了。

他也瞬间明白了蒙常山为何会想到用迷烟来尝试了。

五十万大军守在南越,蛮荒之地,瘴气弥漫,士兵们苦瘴气久矣。

若是能穿上这神奇的防护服和防毒面具,岂不是能为秦军扫去一大障碍。

百越之地的人们正是仗着地形的复杂和瘴气才能在五十万大军的逼迫下撑这么久。

等防护服送到,他就不信还不能将这一块硬骨头啃下来。

始皇帝仔细回想着蒙常山说得话,越想越满意,仿佛百越早就拿下了。

只是突然,他从方才的话中发现了一点不对劲的地方。

“常山,你刚才说,赵高把溷轩里的粪便舀出来送给别人???”

......

“谁能告诉我,还有多少个茅厕没有打扫啊?”

有些时候就是这样,明明没有做什么,但总觉得浑身上下都写满了疲惫。

“回大人,已经打扫完一半了。”

顾小西摆好自己的桌子,给每一个来干活的人都冲了一杯酸梅汤。

她又不是无良包工头,福利保障还是不能少的。

做完这一切,顾小西就开始坐下来整理思路。

方才在路上她就已经想到了另一个法子。

都说“民以食为天”,为了提高产量,种出来品质更好的粮食,好的肥料就是必不可少的。

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几千年来也算是总结了不少耕种的经验。

秦朝的农业水平,肯定是不能和两千年后相提并论的。

顾小西见跟着她一同而来的三十多个人已经轻车熟路地开始工作了。

她也就放心地通过直播间查资料,这时候“智能”的系统也算是有点用,能够最大效率地将相关度最高的资料推荐过来,给顾小西省了不少麻烦。

和农业有关的资料一条有一条地出现,有古有今,有图有文有视频,还有不少详细地总结贴和相关事宜,都是出自知名大佬。

通俗易懂,她一个外行人都能看懂大半。

[很好,既然今天要和茅厕打交道,那就先从粪便堆肥开始。]

[西西我呀,又要做回老本行了。]

......

【家人们!我又回来啦!我是你们的主播:赵小高。这几天是沉浸式体验秦朝版,通过直播向大家展示了咸阳宫内君臣日常相处的情况,这期间也确实发生了一些意外,但这都不算什么。】

【如果你们其中的一位有机会穿越到了秦朝,你们会怎么半呢?给政哥一张世界地图?让政哥统一全球?】

【“粟多则围富,国富者兵强,兵强者战胜”,显而易见,要达到这些,首先就要解决吃饭问题。】

【今天,就让我们言归正传,从“堆肥”开始,聊一聊如果穿越到了秦朝,如何帮助政哥提高粮食产量。】

(弹幕:)“好家伙,原来之前什么便秘啊,打扫茅厕啊,都是为了现在铺垫?”

“主播,你可终于记起来自己是干什么的了。”

“终于蹲来重点了!在秦朝要是用现代的技术耕作,恐怕得翻好几翻吧!”

“这么长时间过去了,上次的那个美女姐姐去哪了?”

“不晓得,不过高叔这样讲也挺有代入感的。”

始皇帝刚提出疑问,就听到那女子说什么“继续直播”“增加产量”之类的话。

他向立即向偏殿走去,突然想到一点,若是天幕听从他的命令的话,又何必亲自去偏殿找去呢?

“天幕,速速来到朕的面前。”

话音刚落,好半天都没见到的天幕又瞬间回到了他的面前。

虽然那女子总是阳奉阴违,但是天幕确实听话,这让始皇帝十分欣慰。

他现在也对那女子接下来要说的内容来了兴趣。

能够知晓如何增加产量的方法,手里还有不少像防护服这样的宝物。

而先前那女子却一直在展示食材一类的东西,鲜少能看到向今天这么有用的东西。

她当真有看上去的那般单纯吗?

始皇帝心里不由得感到奇怪,这女子看来并不像是她表现出来的那般百无一用。

可是始皇帝能够时刻听到顾小西心里在想什么,除了有时候会阳奉阴违外,在办事能力一方面,大多是时候她都表里不能再一了。

当真是奇怪。

罢了,总归她也是有点用处。

始皇帝不再去计较这些,准备好好听一听顾小西会说出什么来。

“常山,你派人将治粟内史召来,让他仔细听。”

【俗话说:“地靠粪养,苗靠粪长。”《吕氏春秋·任地》就提出:“地可使肥,又可使棘。”自古以来,施肥在农业生产中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早在公元前三世纪,我国的劳动人民就有了用粪便浇灌田地的意识了。】

【因为计量单位的偏差,我们现在无法准确地说出秦朝粮食的亩产量究竟有多少公斤,但肯定无法达到如今亩产量四百多公斤的水平。现在就让我们唠一唠,如何通过现代堆肥方法帮政哥提升亩产量。】

能提高粮食产量当然是好事,没有哪一个帝王不会不希望自己的国家能够年年丰收。

高兴归高兴,可是还有一件事让始皇帝感到有些郁闷。

那女子刚才提到了什么偏差?

他不是都统一度量衡了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