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明末千里漂流 > 第20章 风陵渡 潼关 拾金子

第20章 风陵渡 潼关 拾金子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明末千里漂流!

“风陵渡口初相遇,一见杨过误终身。”作家林燕妮这两句话流传很广。

《神雕侠侣》中让女侠郭襄“初相遇”“误终身”的风陵渡并非虚构之地。这是一个位于山西省芮城县西南角的古渡口。地方不大,却守着山西、陕西、河南三个省的大门。

漂流队从两天前除了取水,割草就基本一直在漂流,九月初八的凌晨入了黄河,渭河的急流冲着木排驶向东北方向的山西风陵渡。

土豪哥拿着以前路过德国时买的徕卡夜视望远镜观察着对岸,夜色下十几条木船远远的停在东边滩头,几十只牛羊皮筏子被拖到了泥滩上,高处的草棚里有两三点灯火在闪烁。

激流推动着木排很快接近了风陵渡口,河滩上空旷无人,木排擦着突出到黄河里的碛头而过,岸边水里停着三只皮筏,老哥伸出矛钩钩住筏子,只见上面是竹篓,藤筐装载的煤块和木炭。古人云: “天予弗取必受其咎”,看来英雄所见略同,五人组略一商议就决定取走,土豪嫂拿出一个陶罐装了2两白银5贯铜钱让虎勇放到岸上明显的高处,拔除栓皮筏的木桩,用绳索把皮筏固定到木排后面,冲向了下游。

老哥放出六轴把对岸的潼关古城绕了一圈,这里现在重兵云集,顺军在城内外驻扎了几千人。但是怂不顶,三个月后清军轻轻松松地进了潼关,直扑西安,把李自成撵到了湖广并死在了那里。李自成的几十万大军从此分崩离析,不成气候,没有给清军造成多大损失。

…………

潼关怀古伤今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

过了潼关两个小时后停在善车峪口取水,老哥用金属探测仪探测到金砂,半个小时淘了38克,还采了8kg铬铁矿。从潼关到灵宝的秦岭支脉小秦岭分布着不少金矿,当年黑矿主们为了抢矿可没少开仗,最严重的时候警察都不敢上山,调部队扛着炮过来才把几个狠人给灭掉。

这里现在属于河南省阌乡县,解放后修三门峡水库把阌乡县城给淹了,阌乡县划归灵宝,就此消失。这个“阌”(读min)字现在字典上还有,唯一的解释就是“地名”。

漂流队靠枣乡河口,小武自告奋勇地去寻宝,找到了一块637克的狗头金。其他人淘了两个小时,淘到金砂112克,还找到8kg金光闪闪的黄铁矿,一堆黑乎乎的软锰矿,含铼的辉钼矿,石墨,煤精,还有二十公斤的铅锌矿。其实现在金银并没有多大用处,但是发现了就是忍不住。

前面不远就是黄河三门峡了,众人决定把木排好好修整一番,免得到时候出问题。

找了个比较僻静的浅滩,把木排靠岸,长木料劈开作为主干,风陵渡“买”来的皮筏作支撑,扎成了一个22mx16m的大木排。木排前面是4x5m的货棚,中间是4x6m的两个住人窝棚,后面是4x3m的厨房,最后是老哥的实验室其实还是个窝棚,还有羊和驴棚,狗窝,鸡窝以及厕所。另外用四个皮囊绑扎了一个救生筏,所有未成年人在一起,万一有危险可以独立逃生。

所有的材料全部用上,所有的物品全部捆扎固定,矿石装进竹篓绑在木排下面,反反复复的检查几遍之后,所有人穿上救生圈或救生衣,用绳索固定在木排上,出发。

三门峡,我们来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