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明末千里漂流 > 第87章 朝鲜探亲

第87章 朝鲜探亲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明末千里漂流!

拿穿越者没有什么好办法的摄政王多尔衮看到了阿济格派人送来的一堆东西,爆炸后剩下的火箭弹残骸和两枚没有爆炸的手雷,这是靖江之战时留下的,火箭弹和手雷的威力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收集这些东西的家伙本人死在了靖江,东西却被拼命地送了回来,多尔衮让人把负责工部的济尔哈朗请了过来,同时过来的还有两个工部的小官和两个工匠,这种龙套角色就不配拥有名字。

工匠们小心翼翼的拆开了一枚手雷,这枚手雷很明显是被一个菜鸟没拉弦就丢了出去,完完整整的在这里。仅仅凭书面描述没人能感觉到这枚手雷的威力有那么大,总觉得说的过于夸张,好多东西还是要眼见为实。两个工匠的运气不错,很小心的把蜡封的拉火管拆了出来没有被引爆。铸铁雷体里面的黑色颗粒状火药泛着点点银光,用鼻子嗅,用舌头尝过之后他们断定这就是黑火药,里面的银白色粉末(金属镁粉)却超出了他们的认知。

他们这会还没有注意到这枚手雷用的是拉发,实际上刚才要是把那根一直露在外面,带着个小铜环的细线轻轻一扯,马上就会引爆。不过现在拉火管已经被拆了出来,再拉燃也不会伤到人。

一小撮粉末被点燃,吓到了在场的人,强烈的白光一闪之后宣纸上就只留下了一点点白色残渣,宣纸安然无恙只有一点焦痕,久经沙场的多尔衮和济尔哈朗都知道,如果这枚手雷炸开,在场的恐怕没有人能幸免。

颗粒火药不稀罕,威力这么大就罕见了。不用说这活计交给了工部,满清在武器方面一直很舍得下本钱,特别是经历过战场的前几代人。后世有几个国外武器博主测试清代复合弓和雁翎刀的视频,都认为可以算是同时代冷兵器的巅峰产品。

做的好重赏,做不好杀头,这就是满清对工匠的管理方法,很残酷很有效。

领受了任务的官员和工匠苦着脸退了下去,以后他们的日子不会太好过,这任务一看就没那么容易完成。

多尔衮和济尔哈朗开始商量起关于穿越者的事情,在这件事上多尔衮没有隐瞒济尔哈朗。范文成的手下很给力,拿到了两位男性穿越者蒙雁塔和第五杰的头发,是卧底的奸细亲眼看见他们从头上梳下来的从头上梳下来的。萨满拿到了头发,下来就等着看结果了。

如果有可能的话,就对穿越者进行招抚。后后世来的穿越者应该知道,笑到最后的是大清,只要他们肯归顺那么荣华富贵唾手可得,给个世袭罔替的爵位也是可以的。反正有枣没枣打两杆子,不成功也没什么损失。强行进攻的结果大家也都看到了,并没有什么好处,穿越者的武力还是挺强的。

这几个穿越者没有努力的进攻满清的地盘,也没有主动与南明朝廷取得联系。这样看来,招抚还是有成功可能的。

而在此刻,太后也知道了一个了不得的消息。原来子怡并不是第一个穿越者,在此之前,就有突然出现在长白山的一个女性穿越者进了皇太极的宫中。

这个穿越者告诉了皇太极很多东西,比如好多后世的政治体制、经济发展、科技演化、世界形势、各国势力,但是黄太吉并没有给她太好的待遇。这位居然想当皇后,这怎么可能?虽然她也是蒙古族人,但是啥出身啊,皇太极也不是啥人都娶的,一个来历不明的女人,想的倒美。皇太极把这个秘密保守的很好,满清高层知道这个秘密的只有豪格和福临兄弟俩,福临因为年纪小所以知道的并不多。

因为太后说起了穿越者的事情,所以来请安的小皇帝福临fling突然就想了起来这件事情。太后听见才知道原来还有这么回事,难怪黄台基突然跟开了挂似的,牛的不行。特别是收拾蒙古部落,那是想打谁就打谁,每次都打在节骨眼上,打完还都服服帖帖的,这一下我心里雪亮,难怪呢。

只是豪格、福临兄弟俩都没有见到过这个女人,现在福临在后宫里让人四处打听也完全没有关于此人的任何消息,就像是从来没有出现过一样。要不是小皇帝福临确信自己没有记错,而且是亲耳听到过皇阿玛说起过,几乎要以为都是幻觉了。

不过没过几天福临就拿到了实证,太监们拿来了两枚他从来没有见到过的铜板,上面印有“中华民国”,“当十铜元”,的字样。他依稀记得皇阿玛说过,替代了大清的就是叫什么中华民国,这些乱臣贼子!皇阿玛亲笔写下的几句话说明这一枚铜板可以顶十枚大钱,可以在酒馆里吃两天的饭,大钱从顺治到康熙、雍正、乾隆、…………最后是光绪,越来越不值钱,福临小皇帝看的眼泪都流出来。

而张子怡拿出来给太后看的纸币上面印的是“中国人民很行”,“壹佰圆”。为什么人民很行呢?不理解。不过这张纸印刷的是真精美,都能看出来人的头发丝了。而据子怡所说这一张纸币要干快一天的活才能挣到,去饭店吃一顿饭还不一定够,看来这中国人民也不怎么行。

而那位女穿越者后来遭遇了什么,下场又如何就完全没人知道了,就那么突然的出现又突然的消失,没留下多少痕迹。

…………

太后现在满心纠结的是要不要把这件事告诉摄政王多尔衮,以皇太极的本意是太后大玉儿也不能知道的。小皇帝福临(顺治)更是不用说,他看向多尔衮的眼神都充满了厌恶,肯定不会想把这事告知多尔衮。但是从整个满清朝廷的角度说让摄政王知道是最好的,可如果告诉多尔衮这事被福临知道的话,将来肯定是麻烦。

还有就是小皇帝福临年纪小,好多事情皇太极并没有告诉他,或者告诉了他却没记住。皇长子豪格应该知道的多一些,但是现在摄政王多尔衮正在收拾豪格,过不久就要被自杀了。派人去问豪格的话,他愿意不愿意说且不说,多尔衮知道就又是一场风波。真难啊,我孝庄(《糠稀王朝》里太后大玉儿的自称)充满了无力感。

…………..........................................

张子怡终于如愿以偿的见到了皇上,按照嬷嬷教了好久的礼节三跪九叩之后,被要求抬起头来,两个人互相看了都很惊讶。子怡惊讶的是当真是个小正太,啊不,小屁孩啊!福临惊讶的是长这么难看,居然还想当皇后? 当然以现代人的眼光看子怡还是挺漂亮的,要不然她也不会那么自信,但是小皇帝福临看不上她也是事实,真心没觉得漂亮,脸上还涂抹的五马六道的。

接下来的谈话毫无营养,福临感兴趣的话题子怡不知道或者记不清了,子怡滔滔不绝的话语让福临皱起了眉头,这都那跟那啊,这人果然不靠谱。就知道吃喝打扮,还满汉全席,全个嘚啊?皇帝也不能这么吃啊,不过日子了吗? 就这脑子还一统六宫,一统六宫的马桶还差不多。

当然张子怡不会认为自己的魅力不够,实在是小屁孩不懂得欣赏,等这小屁孩长大一点,哼哼。

..........................................................

六月初一

清军占领绍兴,鲁监国逃往海上,统调部人员动员绍兴师爷38人家属364人,匠户62家属863人撤往定海,同时动员上虞、余姚、宁波的书生士子匠户等同撤。不愿意给满清当奴才的人很多,只能有选择的救,不能认同东海集团的观点,一心死保老朱家的就算了吧。

江南难童寻获亲人者百中无一,只得在南通编组开班入学,这些十几岁的少年好好培养一下,将来肯定有大用。

江南等各地难女安排学习就业,有些被强奸受孕后强烈不愿要孩子者帮助予以堕胎,建心理辅导班开导,这种受害者很多,她们互相安慰开导是比较好的选择。

六月初十

常熟虞山堡完工,主体海拔50米,最高峰海拔263米设观察哨。

蒙雁塔和第五杰、小武、华梅、小翠、阎尔梅、傅山、傅眉、程璧、胡经济、林庆业、马真人带特战9人、战兵24人、辅兵一个排40人、水兵30人、内卫16人、统调部9人、海润行5人乘海豹飞云浮云号往朝鲜,朝鲜女子探亲还乡团12人跟随上船,规定每人行李上限30kg。

方老大带斥候6人、猎兵9人、战兵52人、辅兵两个排80人、军工120人、水兵30人、水手60人乘海狼号蒸汽拖吊船两条福船6条,自南通出发过海门去定海接人。

六月十三

台风北袭,海狼船队在滩浒山避风,海豹号接到警报后入胶州湾避风。

六月十五

蒙雁塔等巡视胶南诸卫后到成山堡。

重庆石砫葫芦溪堡完工,依山海拔352米处建筑,下层高5米上层4米了望塔12米, 留观通2人统调2人,岳秦氏带军工水手等人乘蒸汽拖吊和沙船返回下行,马蜂号自南通出发上行接人。

方老哥带海狼船队到浙江定海(今镇海),接获绍兴、宁波师爷匠户及家属,上虞、余姚、宁波所收书生59人师爷11人家眷63人匠户63家属235人,船工32家属83人,普通居民992人,十六日回返,二十日回到南通。

六月十八

蒙雁塔和第五杰与皇甫宏所乘黄蜂号在仁川海外会合,派小艇入港交涉后,飞云浮云号入港,以精盐、成药、农具、银镜、香水、香皂、皮具、绸缎、火药、牛角、火炮、兵器、铠甲、弓弩换购烟草、皮革、纸张、布匹、海产、药材、手工艺品、铁矿石等,接收杂矿样本一堆。这时候的朝鲜实在是没有什么好东西,贸易逆差太大也不是好事,看看有没有什么矿产能补偿一下。不过这次的货物转口到倭国应该可以让朝鲜人大赚一笔。

朝鲜旧账未清又添新账,欠账变成天银3100两。

林庆业带探亲团3人上岸探亲,目测行李均超过50kg,朝鲜女们在东海集团打工,最低的工资是月薪一元银洋,干的好的有奖金,最厉害的几位月薪能拿到三元,还有老板娘胡玥时不时的奖励,都攒了不少的家当。这次回来之前胡玥让书琴给她们多开放了一级海润行的购物权限,买了人均五元银洋的高档工业品,回乡妥妥的小富婆一个,高档工业品带回朝鲜几倍的利润肯定有。

朝鲜女们的行李上船时限制在30kg,结果她们在船上和船员们拉拉近乎,发给船员们吃腻了的罐头就都送给了她们,这些水果、鱼、肉罐头拿去朝鲜就是无上美味,送亲友是极有面子的。下船后也不用担心,码头上苦力工很多,大明铜钱是妥妥的硬通货,这些穿着明国衣服的朝鲜女就和八九十年代出现在大陆的华侨一样,没人敢得罪。而她们的服饰妆容也成了流行趋势,贵人家的大小姐们没几件明国苏式衣衫都不好意思出门。

…………

林庆业(1594年-1646年),字英伯,号孤松,是李氏朝鲜王国中期的一位将军。他以在丙子胡乱中抗击清军的入侵而出名,被后人称作朝鲜的岳飞。

林庆业早就开始了与大明辽东军事当局乃至中央朝廷的联络工作。林庆业派遣一名擅长汉语的朝鲜僧人(法号独步,据说他实际上是明军派到朝鲜的间谍)三次往返辽东,与蓟辽督师洪承畴暗通消息,还一度到达了北京,获得了崇祯皇帝的嘉奖。林庆业也组织了秘密的暗杀计划,指派麾下的退役士兵崔孝一招募力士,阴谋在沈阳刺杀皇太极,以报明室。

洪承畴降清后将林庆业暗通中原的前前后后悉数供出,不久朝鲜宣川府使李烓也将崔鸣吉、林庆业等派独步私通明朝之事和盘托出。

皇太极大怒,行文朝鲜,要求交出崔鸣吉、林庆业等。

被送交满清的林庆业行至黄海道的金郊驿时逃脱。他先在京畿道杨州桧岩寺削发为僧,然后在之前所认识的船商李武进的协助下,劫持了一搜运粮船,迫使其驶往登州,以投奔明朝。途中遇风暴,漂流至山东无棣,林庆业等被当做间谍抓到监狱。

翌年九月,有个被明军俘虏的朝鲜人崔应龙供称林庆业的真实目的是反清投明,林庆业才获得释放,投效登州的明朝总兵黄蜚,正式成为了大明的一员将领。由于他成功讨平当地土匪,得到黄蜚的赏识,此后开始商议如何击败清军、收复辽东和朝鲜之事。在这期间,林庆业的妻子李氏被抓到盛京,表示:“吾夫既为大明之忠臣,吾独不得为忠臣妻乎,奈何忍辱于犬豕以污吾夫之节乎?”随后引刀自杀。

1646年,林庆业回国途中,被朝鲜大臣金自点指使护送士兵谋杀了他。

1697年,朝鲜肃宗追赠林庆业 忠愍的谥号。

在历史上林庆业是被逃到云台山的刘泽清部下高进忠裹挟投降满清的,当时的头衔是朝鲜总兵。现在高进忠在云台山就被灭了,林庆业自然不会落到满清手里,也就活到了现在,这会衣锦还乡,那是要搞一番大事业的。

六月十九

海豹号到达南浦港,送还乡团9人上岸探亲。

海豹黄蜂号去金州巡视,分析朝鲜杂矿发现含金银铅锌矿,含碲硫铁矿,含铬镍磁铁矿,含钴铜矿,含镭铀云母矿,钼钨矿、软锰矿、硼砂矿、稀土矿,菱镁矿, 石墨、 云母、萤石、石棉、滑石、 叶腊石、地开石、石英、明矾、瓷土矿。这一下会给朝鲜人一个合理的价格,他们应该会有比较高的积极性去挖矿。

六月二十二

海豹黄蜂号从金州接上斥候8人骑兵一个排40人,辅兵80人两个排,军工60人, 登陆辽东南部,再次沿海扫荡, 两日内毁村子11个杀67擒35名满鞑,救阿哈115人, 获粮草十三万斤马21匹牛6头羊3只。

六月二十四

海豹黄蜂号到鸭绿江口再毁清军水寨,缴获朝鲜船6条,截获郑家船队福船7条, 杀29擒583人,获稻米566吨,大小火炮31门各种火铳45杆,朱砂8.2kg硼砂31kg 鹰洋6.1kg白金块12.5kg锡锭62kg香料68kg茶叶210kg,硫磺28吨硝石2.1吨铜锭8.6吨铅块67.2吨。黄蜂押福船3条载稻米茶叶香料去金州。

郑家和满清鞑子一直有来往,郑芝龙之所以投降的那么快应该是与之相关,但是他没想到满清不仅要他的钱,还想要他的命,更加想要他的全部家产,不知道郑芝龙临死的时候有没有后悔。但是考虑到当时明朝差不多的大人物都中了降头,也就不稀奇。满清血系萨满的手段果然厉害。

六月二十六

海豹号到南浦接探亲团,跟随亲友77人坚决要求出国,不惜每人给当地官府交保证金二十两白银,因船上舱位有限,只能抽签带走32人。当地官府不许他们出国所以要求交保证金,不回国这钱就没了,但是这些铁了心的人变卖了房屋田土,非走不可。船费每人收3两,不过这个问题不大,能出来的都算是朝鲜精英,至少也有一技之长,给东海集团打几个月的工也就攒够了,人都会算账。船上没有多余的客舱,只能辛苦点住货仓了,没有人埋怨,都是自愿的。

六月二十七

海豹号到仁川,亲友团16人每人保证金五十两。这边比南浦富裕,所以涨价了。 林林庆业带回家眷24人家丁14人,没人敢收他的保证金,好歹也是有身份的人。

挑选采购了杂矿3.8吨非金属矿11.6吨, 抵扣1600两欠银减至1500两,统调部2人海润3人留仁川开设联络处鉴别收购矿石,不过以现在的采矿速度,半年来一次都装不满船。朝鲜现在最富裕的是人力,东海集团这会可不缺。这一批只能挤进飞云浮云号的货舱了,还好这年头几乎没有抽烟的,极少数几个把火镰暂时给收了,在大海上失火那真是没得救。

这时期的朝鲜底层人民几乎毫无出头之日,王族之外的臣民共分成四个阶级:两班(亦称士大夫)、中人、常民、贱民。

两班的子弟通过科举和荫职取得官位,同时也通过婚姻关系来维持两班的地位,因此两班阶级具有世袭的特色。在朝鲜时代,两班是士大夫以及其家属集团的代名词,然而“两班”一词的含义本身并非如此。

在高丽时代,将各级官员分为文班(文官)、武班(武人),依据各自的等级授予俸禄。由于在朝堂之上,文官站立于东面,武将站立于西面,因此两班又有“东西两班”、“文武两班”的称呼。而在太祖大王开国之后,也承袭了高丽时代的旧制,形成了新兴的文班与武班,其身份是世代相传,成为朝鲜王朝的统治阶层,垄断了国家一切的利权。 与高丽时代的守旧贵族一般,朝鲜时代的两班从建国初期就一直掌握着国家的经济基础。

在李成桂的科田制改革中,以郑道传为首的功臣从旧贵族手中夺得了土地,而建国之后,由朝廷以各种名目授予的田地(科田)、俸禄(所谓功臣田),以及两班私自圈占、兼并的平民田地,使得两班财不断积聚,而政府税源日益捉襟见肘,两班的经济特权造成了国家的贫弱。

两班农庄的扩展到了无法抑制的程度,因为两班的巧取豪夺而失去土地的农民沦为佃农,而拥有足够的庄丁、奴婢的两班,又加速对荒芜土地的开垦、并进一步兼并土地,两班的财富因此犹如雪球一般越来越庞大。地方上两班鱼肉人民,获得巨额田租,而政治上,两班也是财大气粗,因此造成的朝廷纲纪紊乱、社会秩序失调,是不难理解的。

前面已经提及到,两班的身份是世袭的。但是,随着时日的推移,两班的人口也随之而增长,于是,两班内部产生了争斗,这是一个两班自身优胜劣汰的过程。朝鲜时代,嫡子与庶子的区分非常严格,为了控制两班人口过快增长,自太宗大王时代起,做出了“庶孽禁锢法”的规定。

所谓的“庶孽”,其实是指两班家庭中妾侍所生的后代,为了减慢两班的人口增长速度,作为庶孽的两班人口,沦落为脱离两班圈子的另一个阶级,称为“中人”,不得享受两班的待遇,而只能充当翻译、医官、捕校等低级基层官员。

而另一方面,两班阶层为了保护自己的田产,就必然会挖空心思巩固自己的地位,朝廷上出现了士大夫争夺有限官职的斗争,后来,士大夫们个体的矛盾最后上升到门阀的斗争,个体的士大夫不得不相继加入到某个集团中谋取利益,这就形成了党争。朝鲜士大夫之间的斗争,就是由开始的仅仅是不同政见、不同理念,发展到最后的党派林立、不断分裂。党派之争愈演愈烈,两班也在这个过程中慢慢崩溃,同时连带着国家的不断衰败。

在东陬山所救下的朝鲜女子里有五个两班子女,玉姬、花姬两个李氏宗室女,都是朝鲜给满清的贡女,被偷偷的截留替换卖给了郑家,所以被拦截后不惜自沉也要灭口.。这次探亲团那些贵女都没有参加,两个李氏宗室女平时更是从不对人说起自己的姓氏。

参加探亲团的都是贵女们的侍女或者普通家庭的秀女,她们的家人发现有出头的机会自然不肯放过。不惜倾家荡产也要跟船出海,以探亲团女子们的收入计算,给东海集团打上几年工也就把保证金赚回来了。在大明总不会像在朝鲜一样,出身低下就永无出头之日,再努力再聪明也不可能改变阶层。明末的有钱人那是活的挺好,在朝鲜不是两班贵族敢穿丝绸,立马就是一个死。再有钱也只能老老实实的穿麻布衣服,还不能长,长了一样有罪。

.....................

六月二十八

海豹号路经无人荒岛捕杀海豹18条, 看到血腥的场面小武恶心呕吐疑似怀孕,同船的阎尔梅和傅山均诊断为喜脉,这两位的医术没得说,特别是傅山,他写的《傅青主女科》相当有名,在后世也是妥妥的妇产科权威。

南通大型机械计算器和发条台钟制成,琥珀和珍珠在南通组建设计计算中心,小翠去东海所组建气象中心。

马蜂号在江陵以上江面接到岳秦氏等人后返航,七月初三回到南通。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