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重回1990风起微末 > 第十八章 眼红是时候开新摊位了

第十八章 眼红是时候开新摊位了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重回1990风起微末!

第18章 眼红?是时候开新摊位了

就在他想要去外面找个奶粉罐回来用的时候,王贤国两口子带着王志豪回来了。

王贤国的自行车后座上绑着两根木棍,上面绑着四大袋栗子。

而王秋芸的自行车后座则是那种用铁条弯的儿童座椅,王志豪正坐在上面啃玉米饼子。

看到这一幕,王志勇诧异的问道:

“爸妈,你们去哪拉的栗子?”

原本他还以为父母是出去做别的事了,没想到俩人不声不响的竟然又拉了四袋栗子回来。

谁知道他问完这句话之后,王秋芸跟王贤国全都铁青着一张脸,一个说话的都没有。

怎么了这是?

这怎么出门买个栗子生这么大气?

“你赶紧去,把车还了!”

撂下一句话,王秋芸抱着王志豪朝屋里走去。

王贤国一言不发,自己车上的东西都没卸下来就默不作声的蹲在王秋芸那辆车子那拆卸后座的儿童座椅。

他一时间有点摸不着头脑,但不用想就知道肯定是出了什么事了。

“妈,怎么了这是?”

一进屋他就迫不及待的问道,这种什么都不知道的感觉太难受了。

“你说怎么了,还不是有些人,那张臭嘴碎的,跟他老娘的棺材瓤一样……”

王秋芸估计是憋了一路的气了,不问还好,他这么一问,王秋芸恨不得把肚子里的苦水全倒出来。

事情其实也不复杂,这就要设涉及到一种很神奇的现象。

这个时代的通讯很不发达,但是有些事吧,传播的比智能手机还快还广。

就好像这时候的歌曲,没人看电视没人上网,但是一首歌火了大家都会唱。

村里面的大小事也是这样,但凡有点事,用不了多久十里八乡就全知道了。

事情还要从他们赶集说起,自从他们在集上卖栗子火了之后,不知道是谁四处传扬他们赚了老鼻子钱了,几毛钱的栗子卖好几块。

反正说这说那的没有好话,话里话外全都是他们家黑心,吃了上家吃下家,买栗子压价,卖栗子抬价。

下午忙活完家里的事情,看到王志勇在睡觉,两口子就商量着要不去买点栗子回来吧,虽然不知道这份钱还能挣几天,但明天还是要赶集的。

之前免费拿了二舅家的栗子,这次不用说肯定要去他们家买啊,

结果刚出门就看到村里人的眼神不太对,到了二舅他们村说闲话的就更多了。

问二舅买栗子的时候,二舅的脸色也不好看,反正阴阳怪气意思就是之前的栗子白给他们,是他们赚大了,现在的栗子人家好多人收,都涨价了。

涨价了也行啊,无所谓,总归是要买的,这个钱给谁不是挣呢,肯定还是买二舅家的啊。

话是这么说,总归是这心里不太舒服,要这样也没啥。

结果还没出门呢,大舅就跑了过来,说是他们家赚钱了,自行车也买得起,自己家还要用,得要回去。

这可给王秋芸气得够呛。

之前说王志勇他们家两辆自行车,一辆是结婚之后俩人买的,另一辆就是借的大舅家的。

主要是他大舅妻子生病去世了,他自己又不会骑,两个儿子最大的才十二,还用不上自行车,就一直放在那里吃灰生锈。

王秋芸去自家亲大哥家里借出来维修保养了一下跑生意用着。

谁知道就因为这么一个传言,他大舅就坐不住了。

你说你自己又不会骑车,你要回去干嘛?这不明摆着就是眼红了吗?

对自己亲妹妹就这样?先不说他们家还没有发财呢,就算真发财了,你们借自行车这个情分之后还能亏待了你们?

可人家不这么想,大家一起穷没事,但你要赚钱了,那我肯定不乐意,就是这样才给王秋芸气够呛。

回来的路上还有一堆的风言风语,他们两口子活了半辈子没想到就因为多赚了点钱就被指指点点。

听完之后,王志勇也不由得叹了口气。

怪不得这几个村子前世90年代借着东风飞速发展,结果到了后来还是破破烂烂呢。

哪怕南王庄,也就是大舅二舅所在的那个村子,后来出了个最顶上班子成员之一,给这边倾斜了不少资源,依旧没发展起来。

说到底,还是内耗太严重了,红眼病太多。

不过从这些信息里面,王志勇发现了不少问题。

“妈,你是说已经有人开始收栗子了?”

他这么一问,王秋芸也意识到这里面有问题了,早不收晚不收,这边刚火了就有人收了?

外贸什么的那都是十一月份的事情,这都进一月了,谁还买这东西?不是外贸,自己用的话,干什么用?

而且看样子收的也不多,要不然大家早就一窝蜂过去卖干净了,哪还轮得到他们啊?

“对,是这么说的,有人花三毛钱收,你的意思是别人想卖糖炒栗子?”

她能想到这一点已经不错了,但王志勇想的更多了一些。

“估计不是卖糖炒栗子的人收的。”

“嗯?什么意思?”

王志勇简单的解释了一下,王秋芸听得云里雾里。

其实他自己心里也不太确定,不过综合那些流言蜚语,大概能猜出来一点。

上午刚在集市上跟李大林发生了冲突,下午传言就出来了,哪有这么快?要不是有心人传播他才不信呢,、

更何况还是离着马家堡大集这么远的地方,偏偏是他所在的北王庄跟临近的栗子主产地南王庄,要说没人挑事他可不信。

再加上有人收栗子,收的又不多。

稍微想一下肯定是有人在恶意抬价,要么是想垄断原材料,但这可需要不少的资本,一般人绝对做不到。

那剩下的就只有哄抬物价,增加成本这一条了,这么一想就能名白,收栗子是假,下绊子才是真的。

估计那边也就收了几百斤,说不定也存了尝试着制作糖炒栗子的心思。

至于是不是李大林,现在还真不好确定。

“妈,咱们开个新摊位吧?”

“啊?”

王志勇的思维太跳脱了,王秋芸一时间没跟上。

这怎么刚才还在说传言跟收栗子的事情,一眨眼又说到新摊位上面了?

“有人开始收栗子了,就说明离别人开炒栗子摊不远了,与其这样,不如我们先多开两个,先把市场占住,就算挣得少,也总比挣不到强。”

这件事其实他今天想了一天了,与其说是开个新的摊位,不如说他这是在通过这种方式拉盟友,扩大规模。

具体的一两句话说不清楚,只能先简单的应付一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