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重回1990风起微末 > 第二十五章 老一辈眼中的距离

第二十五章 老一辈眼中的距离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重回1990风起微末!

第25章 老一辈眼中的距离

没有锅就做不了薯塔,甚至好多油炸的东西都做不了,

家里唯一的一口小铁锅已经做了糖炒栗子,肯定用不了了。

王志勇为难的看了一眼自己泡在搪瓷盆子里的土豆,难道就这么放弃了?

肯定不可能啊,遇事不决找亲妈。

“妈!”

“怎么了大勇?”

正在教明秀制作糖炒栗子的王秋芸听到儿子叫自己,赶紧抬头问道。

“妈,咱们家还有锅吗?我想炸土豆,但是没锅了。”

“锅有啊,灶台上不就是吗?两口六人锅还不够你用的?”

王秋芸一边说着一边走了过来。

好家伙,两口六人锅确实够用,就是你们家这油不太够啊。

“你看一下吧,我想把这玩意儿炸一下,你这六人锅得用多少油?”

他把自己的想法说了一下,王秋芸也傻眼了,土豆不大,但竹签长啊,

一个旋风土豆薯塔展开二三十厘米,小锅炸不了,大锅太费油不说,这么大一口锅,怎么搬到集市上?搬过去了难道还要临时搭建一个灶台吗?

他看着为难的母亲,一颗心哗啦啦的往下掉。

难道没办法了吗?又要想别的赚钱方法吗?

就在他纠结忐忑的时候,母亲突然问道:

“你这个东西必须做吗?”

他想也不想的点了点头。

这时候集市上压根没有一丁点的零食小吃,偏偏这几年随着改革开放不少人都赚了钱。

可以说这个年代是大家赚钱最容易的时候,同时也是手里有钱,反而很难花出去的时候。

一个糖炒栗子都能爆火,如果后世那些小吃做出来想不赚钱都难。

光是一个简单的炸淀粉肠都风靡了几十年,即便他重生之前都经久不衰,更何况进化版的薯塔呢?

所以肯定要做,必须做!

“是,这个东西肯定赚钱!比糖炒栗子还赚钱!”

王秋芸看着那一圈圈绕的眼晕的土豆片子,实在想象不到这玩意儿怎么赚钱。

但对于自己这个儿子,她现在也摸不准了,你说他瞎折腾吧,糖炒栗子确实赚钱了,而且还是赚大钱了。

说他有想法吧,但怎么看这个土豆片子也不像是能赚钱的样子啊!

纠结了一会儿,她还是选择相信自己的儿子,万一再来一个像栗子这样的生意那就赚大了,即便失败了又能亏多少?

今天赚了这么多,一口锅而已,哪怕失败,这口锅还能做别的不是?

“行,我去给你买!”

“买?去哪买?”

他看了眼黑灯瞎火的天空,这么晚了,这个年代又没有超市什么的,去哪买去?

“你别管了,我现在就去,你去教明秀做栗子去。”

看母亲的样子,应该是有什么地方能买到,他想了一下,决定一起去!

不是因为好奇,而是他觉得,或许有什么东西自己能够用到,如果跟着去说不定顺便买一下。

就在这时,大门被推开了。

王贤国推着一辆自行车走了进来。

“你怎么才回来?这么半天你去哪了?是不是又去喝酒了?”

看到熟悉的身影,担心了一下午的王秋芸劈头盖脸的就骂了过去。

王贤国笑呵呵的拍了拍手里的自行车,也不说话。

“哪来的自行车?不是让你还回去了吗?”

“还了我不会去借吗?这是老杜家里的,他们家有小汽车,这东西用不上,我就给借来了。”

“老杜?哪个老杜?”

“还能是哪个,葛家庄伐木场的那个啊。”

“你怎么跑那去了?”

王秋芸一听是葛家庄,心里顿时心疼到不行,一边拉过王贤国给他拍打着身上的灰尘,一边埋怨道。

“我不去怎么办?家里面赶集不要车子吗?没有咱不会再借吗?”

葛家庄?他仔细回想了一下,这个村子应该是在他们家北边,是另一个县城的地方,距离他们家少说也有十几公里。

也就是说,自己父亲这是硬生生走了十几公里路去借自行车去了?

怪不得这么晚才回来。

十几公里啊,不得不说这个时代的人真的很辛苦又很能吃苦,十几公里说走就走,仅仅是为了一辆自行车。

他不知道该说什么,只是喉头有些哽咽。

难怪王秋芸听到葛家庄也不骂了,声音里全是心疼。

看到自家当家的没有什么事,她也算是放下了心,转头看了一眼王志勇,像是想起了什么。

对王贤国说道:

“饭还没做,你先等会儿,我出去一趟。”

“你要去哪?”

王贤国拿着毛巾一边拍打身上一边问道。

“大勇做东西没有锅了,我去给他买一口。”

“买锅?去哪买?这附近就象州那边有个卖锅碗瓢盆的吧?”

“嗯,就是去他们家,我知道在哪。”

“算了,你别去了,我去吧,他们家老范我认识,这么晚了,我去好说话。”

“你这才刚回来,歇着吧。”

“没事,这又没多远,几十里路,很快就回来了。”

王贤国不由分说,把王秋芸拉开转身骑着车子就要走。

他见状也来不及感慨,赶紧跟了上去。

王秋芸看着当家的叹了口气也没有再强求,转头看着自家儿子也跟了上去,赶忙开口道:

“大勇,你干嘛去?”

“妈,我跟着看一看,说不定还要买点别的。”

“你们这爷俩,每一个省心的,去吧去吧……不对,你们没拿钱!等会把钱拿着!”

王贤国从追来的王秋芸手里拿过钱袋子小心的塞进衣服内兜里面,傻呵呵的笑了一声,看了眼身后座位上的儿子。

“抓好啊,走了!”

说完骑上车就走了。

黑灯瞎火的,王志勇躲在父亲身后,听着耳畔的风声,数九隆冬,寒风呼啸,四野寂静。

天上星光明亮,大地一片蒙蒙。

他感受着自行车不停的颠簸,周围全是荒寂无人的景象,偶尔路边在星光的映衬下闪现一排排房屋的阴影,零零散散的灯光从阴影当中跳出来又躲进去。

不知道过了多久,随着一阵刹车声,终于停了下来。

“下来吧,到了。”

王贤国说了一声,直接下车将车子撑了起来。

“老范,在家吗老范?”

“哎呦,这么晚了,谁啊?”

“我,王贤国。”

“王贤国?打哪来啊?”

“北王庄,以前在伐木场干过,后来贩笤帚,拉沙子那个。”

“哦,是你啊,怎么这么晚来了?”

“这不是家里锅坏了缺口锅吗,白天一直没空,这么晚了才过来,买口锅回家做饭呢。”

两人隔着门对了半天暗号,这才算是完事。主要是现在还不太平,大家都防着呢。

“行啦,进来吧,锅在西屋仓库里,车上也有一些,你看看吧,要什么自己挑,选好了算钱。”

“嘿嘿,谢啦,这么远过来能不能给便宜点?”

“你这大晚上都来了,能不给你便宜吗,放心,肯定比集上卖的便宜,成本价给你就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