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永生之灵 > 第29章 死后的世界

第29章 死后的世界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永生之灵!

人类,渴望知道死后的世界是怎样的呢?

我给出的第一个答案是:当代的人们,现在,就生活在古人“死后的世界”。

在前一章,我说过:今天活着的人,是死去的人投胎转世变成的。不过,这只占了一小部分。大部分死去的地球人,并没有再次投胎做一个地球人。

在我与其他地球人聊天的过程中,谈到死亡的问题,有人会说:“我知道死人去哪里了,我听人说过,死去的人去了一个叫天堂或是叫地狱的地方,或是去了一所隐藏在喜马拉雅山附近的神秘学校。”

也有人说:“死去的人统统去了另外一个星球。”

也有人说:“死去的人就像熄灭的灯,什么都没有了。死去的人化为了灰尘,灰尘归于大地。”

究竟谁说的正确呢?或者都不正确?

我听到一位哲学家是这样说的:“我们是否可以这样理解:一个人的选择决定了他的未来,决定了这个人死后会去到哪里。你看看现在还活着的人,是不是每天都面临许多不同的选择。不同的选择会导致不同的结局、不同的人生旅程。”

我也明确的说过:“我是一个古老的灵魂,我只是在这一世投胎到地球,做一个地球人。”

没错,死去的人,实际的情况是,那个曾经封印在肉身之中的灵魂,现在抛下已经没有了呼吸的肉身,升天了。

现在,这个“灵魂”会面临不同的多种选择,他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呢?灵魂的不同选择,将产生属于他自己的独特的命运——也就是人类所说的——“来世的命运”。

因此,关于死亡,我给出的第一个建议是:“人啊,在你还活着的时候,不是应当思考和提醒自己要时时刻刻做出正确的选择吗?因为你今天的选择,不但会影响你的这一世的命运,还会影响到你下一世的命运过的起点、过程。”

就是说,当一个人想着了解“死后的世界”会怎样,那么,先思考一下:自己在当前的这一世要怎样过呢?

我举个例子,我们旁观一下别人“怎么过着这一世”。

话说某日中午,我经过我居住的城市的一个地下人行道,看到一个弹吉他的“卖艺老头”。

说是弹吉他,也可以说是弹琵琶。

所谓的乐器,是这个老头自己制作的一个类似于吉他或琵琶的木头盒子。我就近观察了一下:琴弦只是一根钢丝。

卖艺老头弹的是《康定情歌》。

这个老头在这个地下人行道“卖艺”已经很久了。一般情况下,他都是从早到晚“乱弹一气”,至少我是听不懂他在弹什么。偶尔也会弹一些大家熟悉的曲子,每当这个时候,给他扔钱的人就比较多一些。

这个老头的行为,让我思考“人活着是不是一种艺术”。

一个摇头晃脑的土得掉渣的老头,用一根钢丝作为“琴弦”,在介乎吉他和琵琶的自制木乐器上演奏《康定情歌》,或演奏自己创作的即兴练习曲,这算不算是一种艺术人生呢?

我看,这应当算是一种艺术人生。他陶醉于地下人行道的弦乐艺术,而且还能有一定的演奏收入,而且能够坚持下来。

这种老有所为、自食其力的行为,也是蛮可敬的。

我进一步的联想到:“这个卖艺老头,到了死后的世界,会不会继续弹他的一根弦的木头盒子呢?如果他一直这样弹下去,弹到地老天荒,弹到宇宙毁灭,弹到新的宇宙诞生,不是也是一种活法吗?”

确实啊,我的过去的经历中,已经见到过很多的转世轮回,上一世是帝王天子,这一世是个街边烤肉串羊肉串的小贩,这太常见了。当初,此人身居帝王位的时候,怎么会想到这一世死后,自己的灵魂会在下一世封印在一个浑身油腻的小贩体内呢?但事实就是如此。宇宙无常啊。

让我把话题,重新拉回到这一世,也就是2023年还活着的人们的这一世。是的,此刻,活着的人都还活着。

那么我还能活多久呢?我也不知道。

我能活到多大年纪?只能做个大致的估计。

我举一本书的例子——

我曾经读过一本九十多岁的企业家写的回忆录。

书中有这么一段,说的是:这位高寿的企业家当年二十来岁时,跟二个伙伴去算命先生那里算命,算命的说另外二个人寿命短,说这位企业家将来活得长。而实际上,当时的他(年轻时候的企业家)一直是病病歪歪,一直担心自己活不长。

结果呢,书中写道:“在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那两个小兄弟的确也是早早不在人世了。而我九十多了却还活着。”

由此,这位长寿的企业家感慨道:“也许真的有命运吧,也许先天的命运占到人生的70%,自己后天奋斗努力创造和改变的命运占到30%。”

这样的类似的故事,在地球人撰写的各类历史书籍中,有很多这样的记载:某个算命先生断言某人寿命多少多少,结果似乎是应验了。

那么,真的是算命先生算得准吗?

不一定。为什么?我说一件事——

我看到一篇新闻报道,提到今天的中国人的平均寿命,正呈现出不断提高的趋势。新闻报道这样总结道:“为什么当代中国人的寿命不断延长?这说明了今天的现代中国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家庭普遍富裕,日常饮食营养丰富,社会文明,不同民族和睦相处,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改善,全民卫生医疗保险广泛普及,由此带来了中国国民寿命的普遍提高。”

你们认同这个观点吗?

这篇报道,说的是中国人(十几亿人口)的平均寿命。那么。具体到个人呢?个人的选择会不会影响到个人的寿命?

中国的古圣先贤们,说过这样的话:“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秧”,“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天做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这些话、这些道理,如果应用到个人的寿命这件事上,就是说,如果一个人“不做坏事”,“尽可能做一点好事”,这个人的寿命就可能“因为行善而长寿”,活得更久一些。

这到底是不是事实呢?即使我这样在不同宇宙漂泊过亿万年的老灵魂,也只能说:“相信行善会活更久,会比较好。”为什么?因为一个人坚持广泛的行善,就会有好人缘,每天的心情就会比较好,这样会不会少得一些身心类的疾病呢?

不过,行善也不能勉强,要量力而行。例如说,一个人没有很多的钱,却要拿出很多的钱去帮助别人,这就会导致自己很累,很紧张,有可能是害了自己。

总之,做好事也要量力而行,否则把自己变成一个“死要面子活受罪”的伪君子,就不好了。

说到行善,也就是老百姓平时说的“做好事”,不是单指为路上的陌生人做好事,也不是单指为远方的灾民做一些募捐。

我真心的告诉你们(地球人):

“你知道吗?你为自己的父母、你的公公婆婆岳父岳母、你的伴侣、你的孩子,做一点好事,这也是做好事。为单位的同事、为上级和下属、为客户,做一点好事,也是做好事。”

最要不得的是——为了帮助陌生人,为了帮助远方的人,反而忽视了身边的人,忽视了关爱亲人,这是不对的。

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但是不管自己能力是大是小,选择为身边的人、为父母做一些好事,总是一个行善的开端。

我的一位图书馆的同事,对我说起他的女儿,他说:“今天早上吃饭的时候,11岁的女儿跟我说过:爸爸,爸爸,别舍不得在我身上花钱,你先帮我脱贫好不好?我脱贫了,这世界上就少了一个穷人。”我听了,觉得这小姑娘的话不无道理。

当然啦,也不能太只顾自己的小圈子。

不能只顾着自己的“小家”荣华富贵、大富特富。

“人的欲望是个无底洞”,我这是听谁说的?

不要为了让自己的小圈子的人过的太好,就去无情地剥削他人,譬如,有些办企业的老板,一边想方设法压榨员工、给员工尽可能少的报酬,一边给家人购买大大的豪宅。

这样做,肯定是不对的。对了,有可能还缩短寿命呢。

是的,做什么都要兼顾到自己“怎样做到长寿”。

概括一下啊,一个人要做到长寿,最好是——

勤洗手,不要熬夜,热爱劳动但又适当休息,心地宽厚,还要按照古代圣贤的忠告,做到日日积德行善。

对了,有一件事,你做的话肯定会缩短自己的寿命——

骗人,做个骗子,或是做骗人的事。

请相信我这个超古老的灵魂的这个忠告。

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骗子,有各种欺骗行为。

这些骗子,或这些骗人之事的人,在幼小时,在妈妈的襁褓中时,也都是一个妈妈的乖宝宝。

地球人中间,有人没有骗过人吗?

谁能说,在过去的岁月里我从未骗过人?

或是有谁能说:我没有骗人,我是“善意的骗人”。

嗯,不管怎么说吧,最好不要骗人,尽管这很难。

难在哪里呢?难在自己想要获得超越自己能力的利益(也许是因为缺乏自信才这样做,或是缺乏勇气说出事实,或是害怕说出事实会把事情搞砸了,事实上,也许说实话会有更好的结果),总之,欺骗产生于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冲突(有人想要在规则之外和规则之内作弊,弄虚作假)。

我要向那些从不撒谎骗人的人致敬。

从不说谎的人,是无比纯净的人,是稀有的有福之人。

我建议地球人:为了长寿,除非你是在进行艺术创作(就像我此刻的写作),不要说谎,不要骗人。

你可以采用“无可奉告”和“我有保持沉默的权利”这样的说法,这样就不用说谎。

既然有人骗人,就有人被骗。那么,如何避免被骗呢?做事认真,做人守本分,不贪图侵占别人的一丝一毫的利益,如果自己不能回报给对方某种对方需要的帮助(服务)就不接受别人的馈赠(价值太高的礼物也在此列),从不欺诈他人,能这样做的人就会多数情况下避免被骗。

为了大家好也为了自己好,还是尽可能不要撒谎骗人。

不要随意承诺。在自愿的情况下,一旦承诺了,就要说到做到,而且尽心尽力想方设法做到最好。

活下去就不容易,而要活得好,就需要自己有信用。

说到做到,才有信用。有足够多的信用,才有了人与人的合作。信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石。

一个人,是要死亡的,或迟或早。

这是个躲不过去的事实,必须正视人会死亡这个事实。

很多人死到临头了还不相信自己会死,还挣扎着要活下去,想方设法要活下去,非常的痛苦,可还是挣扎着要活下去。

地球所在的这个宇宙,已经存在了上亿年以上的时间,而地球人的今生今世的生活只有1百年左右,非常的短促。

今生之前的世界、今生死后的世界,是无限漫长的。

活着的人,能够把握的就是这短短的几十年(最多上百年),其中“不懂事的童年”还不在个人把握的范围内。

从儿童懂事后,到死亡,这一段时间是属于一个人可以自己把握的时间。

在自己可以把握的时间里,要怎样才好呢?

一个人要时时思考“自己究竟要什么”,你追求的目标是什么?然后朝着目标勤奋努力。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大自然、社会、历史,给与了人类无限的资源,让人类去自由地耕耘、开拓、收获。

现有的矿产开采完毕了,还会有新的矿产。

现有的资源耗尽了,还会有新的资源。

一个人只要你肯辛勤地耕耘、劳动、钻研,就有可能实现自己的目标。——请相信一个超古老的灵魂的心声。

你的孩子,也可以看成是另一个你。

即使今生实现不了目标,还有孩子,人类的事业在继续。

这不是自欺欺人,这是对人类幸福的永恒信念。不要因为别人说“一切都是前世注定的”,就放弃今生的奋斗。

此生,一心向善,耕耘不止,愿望就有实现的可能。

如果算命先生说你“注定不能够成为巨富”,而你又想要成为巨富,你不要相信算命先生的话,你要奋斗。

任何书籍、典籍、权威、圣人,都不能“算定”你的未来。

当死亡到来——现在活着的人总要死的——要笑对死亡。一个人能够笑对死亡,是因为这个人今生今世为了实现愿望已经尽心尽力,尽职尽责。

一个人也可以把自己视为大自然的一朵花,一颗果实,一缕芬芳。

一个人可以坚守自己内心愿望,永葆赤子之心,独立地思考。

一个人为自己制定了明确目标,采取行动,管理好自己的时间,学习,创新,刻苦耐劳,努力创造自己的美好未来。

面对必然到来的死亡,人能做的是:

在有生之年,怀着美好的愿望,创造自己想要的命运。

“死后的世界”么,并不妨碍一个人心平气和地活到老,学到老,追求到老,快乐到老。

我以自己的亲身经历,知道一个事实:当一个灵魂进入一个人类的肉身,那么就可以借用这个肉身养成卓越的“人格”,以人的面貌而拥有仁慈的智慧,安住于无尽的时空之中。

好吧,言归正传。说说“人死之后的那些事”。

首先,人类的肉身死亡之后,灵魂去往哪里?

跟地球人说话,我还是尽量化繁为简——

地球人的肉身死亡之后,主要有5个去处,可以供你们选择,不过,对很多地球的灵魂来说,即使到了死亡的那一刻,也并不清楚什么是“选择”。

很多人,肉身活着的时候,也几乎从未认真考虑过:自己生而为人,究竟要选择怎样的人生?要做怎样的人?做什么事?

我说的是事实。

以我本人的地球生涯为例,在我已经过去的60年的岁月里,我难道不是很多时候都处在浑浑噩噩的混日子状态吗?

只是在我30多岁以后,看了很多书,才开始渐渐觉悟起来。我还记得有一次在长途汽车上看的一本书。

这本书提到:“一个人自身的言行,塑造一个人的命运。”

我是从那以后才逐渐成了一个觉悟的人。于是,我终止与那个有妇之夫的不正当的两性关系,迁居到现在居住的小城,在图书馆里找了一份工作,然后,喜欢上了哲学研究。

嗯,接下来,继续前面的话题。

我分别说一下,人的灵魂在肉身死后所去往的5个地方。

一是,回到地球,做再生人。这个之前已经说过了。

二是,回到地球,但是因为生前品行太差,因此虽然投胎到地球,但是不是做人,而是投胎成为其他动物,飞禽走兽。

三是,灵魂连同精细身体,坠入被称为“地狱”或是“炼狱”的星球。我知道,古今中外的各种书籍上,都有提到:那些生前无恶不作、到处害人、没有信仰甚至诋毁咒骂上天的罪人,死后的亡灵,坠入地狱而受尽无法言说的各种折磨,来抵消生前的罪过……确实是这样。不过,这种待遇还有另一个原因:把这些有着各种坏习惯的灵魂集中起来关押,免得继续去祸害正常社会,危及正常社会的秩序。

四是,投胎到其他宇宙的物质星球的各类躯壳之中,成为不同星球文明的子民。

五是,追随你所信奉的灵体而去。例如,地球人有各种对于某个对象(都有具体的名字)的皈依行为,这样一来,临终时,就有可能被某个特别的灵体前来把“死者”的灵魂接走,不过,这种或有或无的事,我不方便多说。

可以说的是,那些至诚信奉祖先的人,也会投胎到祖先所在的星球,或是祖先所在的灵性世界。

此刻,我忽然想起我在“寿星”(这是为给那个星球起的名字,目的是便于地球读者理解)的5千年轮转。

啊,我的心啊,我的家族和后代。那个星球之所以称为“寿星”,是因为那个行星及其所在的宇宙具有无限漫长的寿命,即使我这颗超古老的灵魂也无法猜测它的终极寿命……

确实啊,我对我在“寿星”的经历,很有感慨。

那个星球的“人”(我也姑且把那个星球上的智能生命体称为“人”),都很在意长久的目标,都很在乎家族的传承和家族的兴旺发达。

我也被这个星球的文化深深感染了。这个星球居民的一般寿命是200年。这个星球充满了各种竞争,竞争无处不在,一切都是为了在竞争中胜出,而竞争的基本单位就是家族。所有的居民,都激情四溢的投入到各种竞争之中。

我呢,自然不能免俗。

我为了让“我所在的家族”最终胜出,我每一次躯壳死亡、灵魂溢出,我的灵魂都选择了再次投胎回到“寿星”。

而且我的明确的意志牵引着我的灵魂,投胎到我生前的家族的某个家庭,成为这个家族的新的后代,继续为家族的强大和繁荣而尽心尽力。

我现在还鲜活地记得这个家族的姓氏,如果翻译成你们地球人的中国字,应当是“玄”。

现在看来,我实在太爱我的家族。

是啊。物质躯壳是无常的,也正因为无常,才会升起珍惜珍爱之心。

在寿星,我总共在家族之内轮回投胎了252次。

我在这些轮回中,分别做过教师、谋士、占卜者、作家、君王的老师、坐镇一方的将军、店铺掌柜、制造厂的小老板、推销员、裁缝、医生、律师,等等。

唯一不变的,我总是把教育子女放在优先的地位。

再回到此刻的地球社会——

刚才的回忆,不禁让我想到了中国历史上的圣人孔子他老人家。中国人谈到孔子,一般把他理解为一个周游列国、宣传“道、德、仁、礼、信”的理论家。

我本人这几年有幸亲自校注了孔子和弟子的集体经典之作《论语》,在我看来,孔子老先生非常了不起的地方,是他对自家后代教育的无比重视。

对后代的教育,是啊,这是多么重要啊。

以我无数次投胎到各种物质星球的亲身经历来看,考虑到各种生命体的物质躯壳的短暂性,真的,没有什么比教育好后代更重要的了。

想当年,当我最终依依不舍地“永别”寿星和在寿星之上的玄氏家族时,我已经帮助这个家族成为了寿星世界最高贵的家族之一。

玄氏家族,寿星典范!(注意:此寿星,是一个星球的名字)

我再也没有返回这个家族。

……我离开寿星,已经过去了无数世代。

但是,时不时的我会散出我的一丝灵识,到无所不包的“宇宙储存云”里,去探望一下玄氏家族的近况,讲真,我很满意。一直到现在,玄氏家族所在的行星及其宇宙仍然运行得很好,而玄氏家族依然传承且践行着我参与创造的家族信条,生生不息,繁荣至今……

“啊,我的后人啊,你们让我对未来的信心倍增。”

为此,我曾经写过一首诗,有几句是这样的:

列祖列宗啊,我面对你们许下庄重的誓言:

我要克勤克俭,爱人助人,一心向善;

我要尽心尽力抚育后人,

让家族子孙,永远延续,英才辈出。

此刻,我我的与此有关的想法是这样的:“当肉身死亡的日子来临,我明确的意志是,回到地球……”

这没什么不好。

说到肉身死后的去处,中国人有句老话:“人各有志。”

这个中国成语也适用于对肉身死后去处的“选择”。

地球人类的“自由意志”,可以帮助人类时时刻刻做出“正确的选择”。

我又忍不住要告诫地球人:“不要让你的自由意志和你的自由选择权蒙上灰尘,做正确之事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