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永生之灵 > 第43章 奇思妙想之大千世界

第43章 奇思妙想之大千世界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永生之灵!

本章,要聊聊我漫游星际的话题:

超出人类认知范围之外的大千世界的奇妙之处。

不过,我这里所说的大千世界,还不是所有宇宙的总数量。

也许有人会问:“我想知道,就在此刻,到底有多少个物质宇宙?也就是说,把包含地球的银河系所在的可观测的整个物质宇宙算作一个宇宙的话,这样的宇宙一共有多少个?”

我要说:“这是无法统计的。”

为什么?这并不是我的经历还不够广。

而是因为——就在我写下这个字的此刻——正有难以计数的新宇宙被灵性们创造出来。

同时,也有无法计数的宇宙被时间以各种方式毁灭。

我所经历的虚空就已经太大了。

大到什么程度?对你们人类来说,城市算大了吧?中国算大了吧?海洋算大了吧?地球算大了吧?太阳系算大了吧?银河系算大了吧?银河系之外的由几十亿至几千亿颗恒星……算大了吧?

是的,在地球所在的银河星系之外,还有数以千亿计的恒星,所组成的各类星云世界。

但是,所有这些星系,都可以看成是同一个物质宇宙。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这个数以千亿计的恒星所组成的超级庞大的物质宇宙,都是在光速的极限之内,受光速的制约。可以称之为“光速宇宙”。

在人类所观测到的这个宇宙之内,就有各种稀奇古怪的物质宇宙。例如,我就亲眼见过一个2800亿个星球所构成的纯黄金宇宙。

在各类物质宇宙之中,某类单一元素构成的宇宙其实是很多的,我见到过的就有:纯银的宇宙,纯水晶的宇宙,纯铜的宇宙,纯硅的宇宙,纯碳的金刚宇宙,等等。

对于具有创造宇宙大能的灵性们来说,从无开始,创造出最终拥有几千亿颗星球的新型宇宙,其过程,就像地球人类的厨师打开一袋面粉,然后用手混合一堆面粉,随意地揉捏,塑成各类造型,最后蒸出一锅包子或馒头一样。

以人类肉身这样的尺寸,去想象巨大的宇宙尺度,这是匪夷所思的,所以人类只能用“无限大”来比喻一下。

人类无法想象在广大的虚空之中,究竟有多少不同的宇宙。虚空太大了,真的。因为虚空的尺度仅仅受制于一个参数,那就是无法计数的各种灵性大能(一种巨大的灵性的存在)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有多大。

随着众多灵性大能不断创造更多的更大尺度的新宇宙,虚空的边界不断被撑大,而且很多宇宙是以超过光速的扩张速度在扩大。有些速度已经超过光速一万亿倍以上。

我在“宇宙储存云”里看到地球人说过一句话:

“你的心有多大,你的世界就有多大。”

这句话对地球人来说,是一句诗,但这句话对于创造新宇宙,并给予新宇宙一波初始数据的那些灵性大能来说,就是一句大实话,是一个事实。

不过,大道至简,再牛的造物者,也要遵循人类所遵循的一个基本规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不管一个宇宙后期壮大到怎样的规模,在这个宇宙的起点,都只是一个点。宇宙壮大的秘密在于,从虚无中产生正负粒子(有各种能量和形式的粒子,夹杂了偶然性和惯性),这些正反粒子如果碰到一起,就湮灭回归于虚空,如果因为各种原因(被粒子之外的因素)所隔离开、拉扯开,那么,这些从虚空中产生的粒子,就可以存活下去,开始自己漫长的运动生涯。

简单地说就是这样。

以我经历过的那些宇宙创生的过程,我猜测,宇宙的规模最终取决于宇宙的年纪,宇宙的年纪越大,膨胀的个头越大。

如果照着中国古人的说法,天体的运动规律,是天道。

而人间的法则,是遵循天道。

那么,我要说,人累做任何事,也是一定从一个点开始。

人类要取得任何成绩或是成功,都是要从一个真实不虚的点开始。这个点可以看成是人的一个念头,或者说,是人给自己定的一个目标,这个目标必须是真实的。

很多人做事不成功,会一败涂地,也学有很多原因,但是根本的原因,就是起初时的目标不够真实。

(请人类的小伙伴们,细思我的这些话)

人类的成功,就是从一个真实的点出发,一步一个脚印走过去。时间是你的好朋友。其实你没什么好担心的。

冒着被别人嘲笑的风险,傻傻地朝着自己心中的真实目标,一路拼搏过去。如果一定要说成功有什么捷径,就是一句话:一心向着真实的目标努力,不要三心二意。

就是说不会浪费精力和时间去做无益的事,就是捷径。

再说回“天道”。

我说了,再牛的灵性造物者,也要一丝一毫地在虚空中展开自己的构想,而且要做到持续的专注,一点都不能分心,才能让比微尘还微小无数倍的第一个物质粒子从虚空中浮现出来,然后再稳定住,渐渐成为一丝真实的物质。

这项极具成就感的创世工作,其实在大部分时间里,都是枯燥乏味的,一百亿个小时的专注努力,只换来瞬间的美妙……注意啊,我这是打个比方,因为在创世之先,是没有时间的,只有无限的静默。我只能这么比方了。

我亲眼见过各种古怪星球、星河、星云、整个庞大的宇宙,

我觉得,这完全是想象力的大比拼。

我忽然想到中国文化经典《礼记·大学》中的一段话:“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我现在理解这句话了。

人类的命运又何尝不是如此?其命维新,其命维新啊,而且是无所不用其极,无所不用其极啊。

下面,我稍微具体说说我见识过的那些宇宙,与地球人分享一下我的见闻,因为地球人类很可能永远没有机会亲眼见到其他宇宙,或者说,地球所在的宇宙的“光速极限”,使得你们根本就没有办法见到那些物理规律完全不同的奇葩宇宙。

先介绍的是F宇宙。

我曾经在F系宇宙穿行过,那时,我是灵性之体,可以瞬间同时遍观无数宇宙。

在那穿越的瞬间,我被F系宇宙深深吸引。

在广阔的虚空中,是身高超过百亿公里的巨大的F系生灵,以无欲无求的纯净之体,由内而外焕发出不同光速的彩色星云,其中蕴含着不可动摇的由灵性能量凝聚而成的恢弘定力。

整个宇宙空间和时间都充满不可思议的纯净。

这个宇宙中,有多少这样身躯巨大的F系生灵?

Y我只能说:“无量之多”。

我能感受到的是,数以百亿的清净无染的生灵,已经历并且超越无数的轮回,共处在一个互相加持、彻底觉悟、不再固执于任何有限观点的柔和温暖的美的世界。

我用“美的世界”来称呼F系宇宙,是因为这里的每个F系生灵不只是体量巨大,而且都在音乐声中和谐的舞蹈……

那是不可思议的美奂美轮的舞蹈,而且有能够让一切烦恼烟消云散的背景曼妙音乐,充满整个F系宇宙所在的虚空,让永恒的美好时光一直继续下去。

啊,当我穿越而过,进入另一个非F系的宇宙,我开始理解我所经历的F星系的存在本质:是基于定力的寂静之美。

这个F宇宙,我喜欢,尽管我不想永久的呆在这里。

确实,我浪游惯了,很难永久地停下脚步。

当我从F系宇宙穿越而出,我就再也没有体验过那种绝对无牵无挂无执无碍的寂静之美。

好吧,关于F系宇宙,就说到这儿。

嗯,我梳理一下自己的思绪。其实,我在亿万年浪迹星际的生涯里,最大的感受就是一个字:累。

这就是为什么我会对F系宇宙,记忆犹新。因为我也是需要一点寂静之美啊,永久停驻于一点,不在想其它。

此刻,我想起距今1600年前中国诗人陶渊明的诗句: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好吧,下一章,我接着说漫游星际之旅行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