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关于一九七五年的爱情 > 第18章 曹操秘书杨修是如何聪明至死的?

第18章 曹操秘书杨修是如何聪明至死的?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关于一九七五年的爱情!

民间有一句俗话:笨死了。

其实,聪明也会死人的。尤其是过度聪明和小聪明害死人。要是卖弄小聪明的话那就死的更快了。从古至今,我们的身边也好,我们的前辈也好,聪明的人真是太多了。

中国有句很有哲理的话叫做:大智若愚。那是智慧。所以,这个世界上,自古以来聪明的人很多,但聪明的人过得好的却不是很多。而且,自古以来,聪明反被聪明误,用聪明将自己弄死的也不少。三国时曹操的秘书杨修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有人说,学会说话,只要一年;要学会闭嘴,我们一生都做不到。因此,会说话是一种本事,能闭嘴,是一种更大的本事。

三国里的很多人都很有意思。大儒孔融死于性格,那么杨修又是死于什么呢?聪明。或者更确切的说,是小聪明。

读过三国的人都知道,杨修是个官二代,在汉代叫世家子弟,教育是平民所不敢比的,当然不是现在骗钱的贵族学校。作为世家子弟,不像现在的富二代和官二代主要是吃祖上的老本,不惹大祸父母就休了福了 ,那时的世家子弟确实是受过比较好的教育。而且杨修从小记忆力好,过目不忘,聪明敏捷,为当时卓有才华的文学家。没有才华,也做不到曹操的首席秘书啊。

但聪明不是智慧。而如果在聪明之前再加个小字,就甚至有贬义了。杨修作为东汉一个比较聪明的人之一,他的死于非命一直是很多后人研究的话题:比如说他死于曹操的妒才,又比如说他死于干于曹操的家事,还比如说他忠于汉室,杨修、孔融都是忠于汉室,曹操借故杀之。但我以为这样的说法是有失偏颇的。

其实,说穿了,杨修一代才人最核心的死因是:小聪明。也就是说他死于自己的情商低。喜欢表现自己,而且不分时候。

具体说来,用罗贯中先生的说法杨修之死缘于七件事:

1、曹操在新花园门上提笔写了个“活”字。众人不解。杨修叫人将门拆了重修。并说:门上一活,乃“阔”,丞相是说门太大了。作为秘书,连看破不说破这么简单的道理都不懂,情商去哪儿了?曹操虽赞美其敏捷,但内心甚忌之。不喜。

2.收到一盒酥,曹操本想以“一盒酥”三个字来自寻乐趣,却被杨修看出,并让人一人吃一口.曹操问起,杨修还得意洋洋解释一番,让曹老板很没面子且无法忍耐杨修,只是淡淡一笑,但心更恶之。

3.曹操担心有人谋杀自己,便说自己会梦中杀人,让大家不要在自己睡着时接近自己,并装模作样的杀死了一个替自己盖被子的近待。便让大家都以为曹操会梦中杀人。但杨修却说是死者死于梦中,分明就是说曹操是装的。这种事也敢咬老板的舌头,看来杨修真的是作死啊。曹操知道后虽没说出来,但心中早已愈恶之。

4.曹丕密请吴质来商议,但却被杨修得知,并告诉曹操,曹操去证实,杨反遭吴质的道。让曹操觉得杨修要害曹丕,而且干涉自己家事,虽未说出,但心中早已愈恶之。古人早就说过,清官不断家务事,何况是皇室世家的家事?这也是随便去管得的?

5.曹操想试试曹丕和曹植的才干,让他们出城并吩咐门吏不让二人出行。曹丕知难而退,但曹植在杨修的安排下杀了门吏。曹操本十分高兴,以曹植为能。但听到是杨修吩咐的,便大怒,不再喜爱曹植。但在此一直忍耐杨修,虽有杀心,但还没有必杀之心。

6.曹操问曹植军国之事,曹植每次都对答如流,便让曹操起了疑心。当曹操知道是杨修来教曹植,心内大怒,已存杀杨修之心。

7.曹操便以鸡肋之事,以杨修扰乱军心之罪怒杀之。

上面说的这几件事只是杨修人生的几个小片段,但我们不难发现:杨修很聪明,非常喜欢耍小聪明。而且,非常喜欢表现。就是逞能。这是老板秘书最大的忌讳,但杨修自以为有才,读书人的毛病一点都不收敛,一次又一次的伤老板的自尊触老板的底线,你说不死都难哪。其实,第一次曹老板心里就不舒服了,但没有说。他还是给了杨修机会的,毕竟杨修有才,而且是自己亲选的秘书。谁知杨修的聪明用错了地方,情商一点都不长。老板不高兴了,他一点也没有觉察,而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卖弄自己的小聪明,甚至还出手动嘴干涉起曹老板家的内政,人家手皮手堂都是肉,你算什么?瞎掺和什么呀?杨修之父杨彪,是个太尉;外公袁术,也很出名哦。正因为家世显赫,又有才,才会恃才傲物。但老板是谁呀?曹操!何况,你说话行事又不检点。天下有才的多了,地球没谁都照样转哦。可杨修他不明白。

心高气傲的杨修无遮无掩的,你这是分明没把老板放在眼里啊?把人家当空气了?曹操一忍再忍,后来心中烦燥,便不想再忍了,终于在杨修再次猜解他关于“鸡肋”的口令时,大喝一声:将杨修拉出云砍了。

于是一代才子杨修,卒。终年44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