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高考后,我去60年代农村搞建设 > 第99章 黄秘书的小心思

第99章 黄秘书的小心思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高考后,我去60年代农村搞建设!

这,就是黄秘书口中的机械厂了。

释小北仔细一听,厂里面传出此起彼伏的机器设备打击声音,不过在空旷的山野郊区,很快就被大自然给消化掉了。

门口有四个哨兵在那边站岗,肩上都背着步枪。

本来以为还会挂个比如“欢迎各位领导莅临指导”的横幅的,然而并没有。

大家在机械厂外面大概30米处停好自行车,往大门走去。

跟黄秘书一起来的工作人员,赶忙拿着一张纸去给哨兵看,想来应该是介绍证明之类的文件,一个哨兵往里面通报去了。

等到释小北到了岗哨位置,机械厂里面走出来几个穿着白色长袖衬衫、穿着的确良裤子的工作人员,挥着手跟黄秘书打着招呼。

哨兵确认无误后,开始对释小北几个搜身检查,主要还是怕有人携带一些照相机、录音笔,或其他一些危险用品进入。

这也是例行程序,黄秘书和那个工作人员也不例外的。

检查过后,厂里的工作人员过来,跟黄秘书和释小北几个人一一握手。

领头的是一个头发有些灰白的准老年人,大概50多岁,黄秘书叫他“吴厂长”。

吴厂长笑容可掬,在黄秘书的介绍下,握着释小北的手,说:“小北,前段时间,去县委开会,秦书记和李县长还着重提到了你呢!你现在可是咱们县城的大名人了……”

释小北也不好反应,只好微笑着抱抱拳,不说话。

“走吧,进去看看。”吴厂长领着众人,进入机械厂内部。

其实,刚才释小北看到的大门,也不过是一个拱门,只不过经过装饰了一下,看不太出,大家都以为就是一栋房子。

里面才是大有乾坤。

只见一大溜的厂房,分别写着“一厂”、“二厂”……

显得很神秘。

“我们这边,1964年初才开始建设,年中时候,厂区内的‘三通一平’工作基本结束,大量的援建队伍开始入场,在他们的不懈努力下,一排排厂房就在这荒芜的郊区拔地而起。生活配套设施也算完善,有职工宿舍、职工诊所、子弟学校、招待所、商店等……”

吴厂长口若悬河,介绍着机械厂的情况。

黄秘书也打开了话匣子:“我们这60年代初期,中苏关系破裂,边境地区剑拔弩张,跟美国也是一直处于敌对状态。面对两个超级大国的军事威胁和经济封锁,我国于1964年提出了三线建设,一线地区的工业向西南、西北三线地区转移,如果发生战争,三线地区将成为战略大后方。像我们这样的机械厂,必须满足‘靠山、隐蔽、分散’的建设要求,主要生产一些常规武器的配件等等。今天能带你们来,我们政府也是经过很多审批手续的。”

释小北、张三和叶晓静,听了黄秘书的话,有些诚惶诚恐了,厂区各个角落,仿佛都散发出神秘的色彩。

“我们今天来,不是参观机械厂的核心区域,最主要还是了解咱们这个机械厂建设的外围情况。”黄秘书补充道。

释小北心里想道:“还好不是参观那些秘密的地方,不然以后可能有点麻烦。”

一个刚才没有发言的机械厂工作人员说:“在我们厂初建时期,这里的条件是极其艰苦的,我们住的是席棚子、干打垒,吃的是粗茶淡饭,建设者们凭借着满腔的热情和顽强的拼搏一直,在这山野地区日夜奋战,在包建、援建单位以及驻地部队、民工的不懈努力下,才建成了现在的规模的。”

释小北想起了村里农场的建设,何尝也不是村民们饿着肚子、冒着大太阳、劳心劳力地搞起来的呢?

在这个年代,建设从来都不是容易的,因为机械化太低,基本上能靠劳力的都是用劳力解决,除了特种机械,一般运货,已经有拖拉机和卡车了,算大大减轻了建设者们肩上的重担。

在这样的地方,释小北也不敢做太多的讲话,叶晓静和张三,更是如此,主要还是听听他们的讲解。

“我们这厂运转起来之后,每个礼拜,都会为职工和家属放电影,有的时候一个礼拜还能放两场。因为放映地点在厂门外的空地,周边一些村民也会来看电影,熙熙攘攘的,好不热闹,孩子们更是早早就会搬上板凳坐在银幕前等候。”

吴厂长作为机械厂的主要领导,也是参与了机械厂从挖土到建成整个过程的建设。

“厂里还会举行篮球友谊赛,附近几个厂组织职工球队来比赛,场景激烈。省里的文工团也来咱机械厂慰问演出了两次。可以说,生产之余,我们机械厂职工的生活还是蛮丰富的。”

“哎,小北哥,这个好呀,以后我们农场建起来之后,也可以借鉴一下他们的经验,把咱们村的夜生活搞起来,大家晚上没事做,太无聊了。”张三在旁边冷不丁一番话出来,释小北和叶晓静都吓了一跳。

释小北拍了一下张三,埋怨道:“要死啊张三,你说是说得没错,但别发神经一样吓人好不好?”

大家听了都笑了起来。

大家走了半个多小时,据释小北估计,也就在厂区的前端位置绕圈,里面腹地可是军事重地,一般人是不可能进去的。

前面一片围墙上,用白石灰写了“生产再忙,莫忘质量”八个大字。

黄秘书也看到了,指着这八个大字说:“这可是咱机械厂,哦,不,是整个工业建设,包括小北你们那的农场建设的精髓啊!一定要把握这个精髓,搞好生产,国家才会更加富强起来。”

……

绕了一圈,终于又回到大门位置。

吴厂长不免有些尴尬,说:“实在不好意思,因为一些涉密原因,我们这没办法在厂区食堂招待大家吃晚饭,请多多包涵……”

黄秘书摆摆手,说:“理解理解,没问题。”

释小北作为来访的客人,自然也得客套一下:“吴厂长,今天到贵厂学习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对于我们村农场的建设,还有后续的生活娱乐,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啊,真的是受益匪浅。”

张三和叶晓静也赶忙适时点点头。

告别了机械厂的同志,黄秘书笑着说:“怎么样?小北,不会太失落吧?”

释小北听了,很是不爽,心里骂道:“你这种人,就是两面三刀,人前一套人后一套,我释小北是谁?在乎那一顿不舒心的晚饭吗?你以为我就那点出息?”

当下,释小北看了看手表,笑着说:“怎么会呢,黄秘书,不过,我确实是得到了一些启示。天气这么热,咱们回去吧!”

“小北,要不,晚饭就在我们政府的食堂吃一吃,你们今天来,也没好好招待你们。”

“哎,不用不用,我们的原则就是,学习考察为主,不给政府添一丁点麻烦。”释小北此时已经坚定了信念,办好正事,其他吃喝就免了,自己有钱,又不是吃不起。

黄秘书也不勉强了,点了点头说:“那咱们回去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