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五代十国演义 > 第十回 贬谏官添油加醋 救沂州好大喜功

第十回 贬谏官添油加醋 救沂州好大喜功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五代十国演义!

王仙芝见了黄巢,大喜,寒暄已毕,任命黄巢为大将军、兼海内诸豪副都统,在草军中地位仅次于王仙芝,排在所有将军之上。

王仙芝、黄巢乃合兵攻曹州。曹州守将曹茂,出城迎战,高声叫道:“吾乃上将曹茂也!何处草贼,还不快降!”

王仙芝环顾左右道:“兄弟们,谁与俺斩之?”

身后早闪出一员大将,拨马上前。其人身高九尺,面色金黄,虽然坐在马上,也显得高人一头,身穿金色盔甲,红色战袍,端的是威风凛凛,正是黄巢,高声叫道:“俺乃冤句黄巢!今日必取你性命!”遂拍马舞枪,直取曹茂。

二人战约十数合,黄巢一枪刺中曹茂肩头,将他挑落马下,再一枪,结果其性命。

后人有诗,独赞黄巢曰:

锋芒毕露在今朝,英雄马上初试刀。初出便将曹茂斩,乱唐将来看黄巢。

官军失了主将,皆落荒而逃,被俘、被杀者数百人。

王仙芝遂挥军进入曹州,打开官仓放粮。曹州百姓又有数千人参军。

此时草军已经一万多人,成分复杂,素质参差不齐,有江湖好汉,也有江洋大盗;有热血青年,也有老油条,鱼龙混杂,有很多士兵军纪败坏,欺凌百姓。

黄巢对王仙芝说:“乌合之众,难成大器。欲成大事,我草军应该仿照唐朝正规军的编制进行整顿,严明军纪,严禁私自抢夺,严禁奸淫妇女,严禁欺凌百姓;劫富济贫,爱护穷苦百姓,也要给财主留活路,夺取他财物,不超过一半。对商户只按章收税,不抢劫货物,不打砸店铺。我草军服装也要正规化,不能像平常贼寇,但要与唐军颜色不同。”

王仙芝连声称赞。于是黄巢与尚君长、尚让兄弟协商,参考唐军规范,编练草军。

先将一万多部众,在曹州校场操练、比试,筛选出九千精兵,每五人为一伍,设伍长;每五十人为一队,设队正、队副;每五百人为一营,设营正、营副;每一千人为一都,设都将、都尉;每三千人为一军,设将军、副将。每军设五个步兵营、一个弓箭营。

如此一万余人共编成三个军。营正以上,设多几位副官,便于将来扩军时有充足的指挥人员。将来兵员扩充,必须新、老兵混合,每伍都必须有老兵带新兵。

其余年老、年少、体弱的,淘汰了一多半,只留下体力好一些的三千多人,编成辎重军,负责筹集、运送粮草,制作军旗、军装、棉被、铠甲、帐篷,打造兵器、攻城器械等事项。

又制定军纪十条,编成歌曲,教士兵唱诵,务要牢记。

草军以王仙芝为大都统、大将军;黄巢为副都统,上将军;尚君长为军师,尚让为行军司马;

曹师雄、柳彦璋、王重隐、李重霸为将军,各领一军;

李罕之、蔡温球、楚彦威、毕师铎、訾亮、丁会、邓天王、孟楷、葛从周等为副将,协助各位将军领兵。从此日日操练兵马。

此时各处帮派、土匪毛贼,纷纷起兵响应。有些盗贼,不远千里,派使者来与草军联合,互相呼应,共同作战。自山东、河南、淮南到江南,烽烟四起,到处鸡犬不宁。

新任天平节度使薛崇,听说曹州匪情严重,发兵五千,来曹州征剿草军。

之前草军能迅速攻占长垣县、濮州、冤句县、曹州,面对的都只是各州县的小股州县军,还是以团练为主;而草军在暗处,扮作老百姓混入城中,敌人根本难以防备。

这次不同了,是唐朝第一次由节度使率领正规军来战,况且这天平军都是由名将高骈一手调教出来的精兵,多次南征北战,与党项、南诏、吐蕃等作过战,还讨伐过庞勋兵变,绝非善类。

当下王仙芝不敢怠慢,与副都统黄巢、军师尚君长一起商议军情。

黄巢道:“大将军不必担心。这个薛崇,没什么本领。当年小弟我参加武科举,认识这位薛大帅,没什么文韬武略,勉强及第而已。只因善于溜须拍马,搜刮民脂民膏,才得以高升。待会儿我必将他杀得落荒而逃!”

王仙芝乃统领全军精锐出城作战。两军对圆,唐军帅旗飘扬处,一员中年唐将,身材已经发福,一身华丽的战袍,铠甲鲜明,胯下一匹汗血宝马,正是天平节度使薛崇。

薛崇上前大喝一声:“我乃大唐天平节度使薛崇是也!对面蟊贼速速下马投降,饶你们不死!否则,大军所到之处,踏为肉酱!”

黄巢拨马上前,骂道:“薛崇狗官!还识得黄巢否!还不下马投降,免伤性命!”

薛崇一楞,道:“果然是黄巢!听说你也反了,本帅还没证实,你这个逆贼,胆大包天,倒敢来见我!赶快归顺本帅,本帅禀明朝廷,保举你做我的副帅,如何?”

黄巢道:“你横征暴敛,鱼肉百姓,死有余辜!我等草军,替天行道,除暴安良,你若识相,归降与我,可保你全家性命,否则,早晚有一天,我草军踏平郓州,将你狗头,悬挂在郓州城门之上!”

二人话不投机,各自退回本阵,传令出击。霎时众军士呐喊声震天,人人抖擞精神,与敌军捉对厮杀。好一场激烈战斗。

草军众将领曹师雄、王重隐、柳彦璋、李罕之、蔡温球、楚彦威、毕师铎等,个个奋勇当先,人人争先恐后。

王仙芝、黄巢也亲自上阵,挥舞长枪,拍马杀入敌阵,一阵刺挑砸撩,杀个痛快。

薛崇原以为草军都是乌合之众,不料对方却骁勇异常。战斗持续了一个时辰,天平军渐渐露出败象。

黄巢杀得兴起,看那敌阵中心,薛崇正在指挥天平军进攻。黄巢心里想,擒贼先擒王,便拍马挺枪杀将过去。

薛崇看那黄巢高大威武,而且这时正好迎着阳光,只见黄巢满面金光,如天神下凡,薛崇煞是惊慌,拨马便走,被黄巢追上,当头一枪,还好他躲得快,只是被挑掉头盔,跌落马下。

黄巢调转马头,要来杀他,却已被天平军众军士救走了,黄巢遂将那汗血宝马,收归胯下。

薛崇此战,一千多人被杀,两千多人溃散,其他很多人都挂了彩,灰头土脸,大败而回。当下不敢再战,连忙上表朝廷告急。

草军收军回营,王仙芝大喜,亲自为黄巢等设宴庆功。

朝廷接到薛崇告急文书。

第一次遇见这种事,唐僖宗李儇(李俨)、田令孜都拿不出主意,于是召集大臣商议。众大臣商议后,朝廷下诏,令京城东面五大战区的节度使,及监军宦官,分别派兵,五路围剿。

哪五大战区节度使?

第一位,乃是前任同平章事、淮南节度使刘邺,驻地为扬州,下辖扬州、滁州、楚州、泗州、寿州、庐州、舒州、光州、和州等州,从东南方向进剿;

第二位,乃是忠武节度使杜审权,驻地为许州(许昌),下辖许州、陈州、蔡州,从西南方向进剿;

第三位,乃是宣武节度使穆仁裕,驻地为汴州(开封),下辖汴州、宋州、亳州、颍州,从正西方向进剿;

第四位,乃是义成节度使杜慆,驻地为滑州(滑县),下辖滑州、郑州,从西北方向进剿;

第五位,乃是天平节度使薛崇,就是刚刚吃了败仗的那位,驻地为郓州(东平),下辖郓州、曹州、濮州,从东北方向进剿。

然而,朝廷始终不见这五大节度使发来捷报。

非但没有好消息,还有不少地方也连连告急。

幽州,卢龙节度使张公素发来加急军报,说回鹘降将李茂勋,擅自暗杀大将陈贡言,率大军围攻幽州。

原来这个李茂勋,本是个回鹘部落的酋长,早年叛乱失败,向卢龙军投降,得赐姓名为李茂勋,派他驻守边疆。陈贡言是卢龙军的老将,深受士兵爱戴。李茂勋要他一起叛乱,陈贡言不同意。李茂勋将他暗杀,冒充他的名义率领大军进攻幽州。

李茂勋占据幽州后,驱逐节度使张公素,自称留后,并且上奏朝廷,请求正式任命。张公素无奈,单人匹马逃回京城长安。

卢龙节度使驻地幽州,下辖平州、营州、蓟州、檀州、瀛洲、莫州、涿州等,正是战国时代的燕、赵之地。其地民风彪悍,人多习武,多慷慨悲歌之士。

此地又是对抗北方游牧民族的前线,战略地位非常重要。

自从安禄山叛乱后,河朔三镇,即卢龙、成德、魏博,经常割据叛乱,而卢龙,就是河朔三镇的核心。朝廷一向对河朔三镇的叛乱,都是严厉打击,但是鞭长莫及,收效甚微。河朔三镇的节度使,往往都是自行授受,朝廷能做的,就是追认。

李茂勋的奏章传到朝廷,朝廷无奈,只能同意,马上下诏任命李茂勋为卢龙节度使。

从安史之乱被平定后,尤其是元和中兴以来,除了河朔三镇等极少数几个藩镇外,其他各镇节度使从来都是中央任命。

朝廷经常将各个节度使,互相调动,防他坐大。节度使干得不好的,朝廷也可将他免职,干得好的,朝廷也可将他升官。朝廷也经常选文臣、退休宰相或神策军大将,外派做节度使。

例如赵隐,由同平章事调任镇海节度使,宋威,由右武卫上将军,调任平卢节度使。

朝廷唯独对河朔三镇,毫无办法。

卢龙节度使,自安禄山以来,一百三十年中,已经换了二十多任,其中,服从朝廷号令的,只有屈指可数的几个。

祸不单行,福无双至。

昭义军大将刘广叛乱,驱逐节度使高湜,自称留后。朝廷派左金吾大将军曹翔,出任昭义节度使。这个到还恰当。

原州(固原)刺史怀操贪赃枉法,性情残暴,被叛军驱逐。

雄州(中宁东北)地震,地面崩裂,地下涌出大水,州城毁坏,房屋尽毁。

三个月内,昭王李汭、抚王李纮、鄂王李润三位亲王接连去世。

抚王李纮是唐宣宗的叔叔,今年已经七十三岁了,位居三公。

昭王李汭、鄂王李润都是唐宣宗李忱的儿子,唐僖宗李儇(李俨)的叔叔。

前任同平章事、被贬为镇海节度使的赵隐,又自润州发来加急军报。镇海节度使驻扎润州(镇江),下辖苏州、杭州、常州、湖州、睦州等六州,又称浙西道。

原来是镇海军部将、狼山镇遏使王郢,率部众叛乱,私自抢夺兵器库,夺取各种武器,裹挟一万多人,接连攻陷苏州、常州,又造大小战船,转而又剽掠浙西、浙东、福州一带。

这个赵隐,是个贪官,在当宰相时就不干正事,专门贪污,因此被罢免。现在到了节度使任上,山高皇帝远,更要贪污、克扣士兵军饷,尽情挥霍。

王郢等六十九位军官,立功应该受赏,赵隐却只是用官职虚名搪塞他们,没有任何物质和金钱奖励。按现在的话说,就是打白条!赵隐还克扣军士衣食,士兵们生活艰难。

王郢争辩无果,于是只能率部众发动兵变。

镇海道,人口在天下各道中占第一位,一向是朝廷税赋重地。镇海道一乱,朝廷的钱袋子就紧张了。

这年夏天,偏偏又闹起蝗灾,几亿只蝗虫,铺天盖地,席卷中原大地。蝗虫飞起来,连太阳都被挡住,霎时天地间一片昏暗。蝗虫群所到之处,所有庄稼、野草全部被吃光,赤地千里,一片焦土。

各地州县纷纷上奏朝廷,要求赈济灾民。

唯独京兆尹杨知至却奏报说:“蝗虫感念皇上恩德,不吃庄稼,纷纷抱着荆棘而死了!此乃祥瑞之兆也!”

田令孜赶紧向唐僖宗道喜,说:“皇上恩德,感动了蝗虫,自杀谢罪,皇上真是洪福齐天。”

宰相以下,纷纷向唐僖宗道贺。

唐僖宗李儇(李俨)闻言大喜,厚赏杨知至。于是朝廷竟然对蝗灾不闻不问。于是中原一带,民不聊生,盗匪、变民四起。

这杨知至,出身名门望族的弘农杨氏,原来也是正派之人,因与刘瞻友好,被韦保衡贬到岭南基层锻炼,受了几年苦,现在也学乖了。

同平章事萧仿,目击时艰,经常劝说唐僖宗李儇(李俨),要勤政爱民,好好治理天下,偏偏被田令孜等猜忌,屡次对他加以驳斥,萧仿抑郁病终,终年八十岁。

朝廷擢升御史大夫李蔚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顶替他的空缺。李蔚快六十岁了,出自陇西李氏,也是名门望族。

右补阙董禹,经常上书劝谏,劝阻僖宗李儇(李俨)不要沉湎于游戏,不要成天听戏、打球、斗鹅。唐僖宗不听,但是还常常赏赐董禹,赐以金帛,夸他是个忠臣。

后来,邠宁(邠州,即彬县)节度使李侃,他的干爹是个宦官,即华清宫总管太监李道雅。李道雅去世,李侃上书皇上,竟然要求将他干爹追封为将军。

董禹上疏抨击,措辞、用语侮辱了宦官。另一个宦官大佬、枢密使杨复恭,闻言大怒,向唐僖宗进献谗言。

宦官头子田令孜也在一边添油加醋,唐僖宗李儇(李俨)竟贬董禹为郴州司马,永不得回京。郴州离京城两千里之外。

这个右补阙,跟左拾遗一样,都是个级别很低的谏官,专门负责劝谏的。谏官被贬,之前少有。从此上下壅塞,内外隔阂,无人再敢进谏。

却说王仙芝、黄巢率草军,自击败天平(郓州)节度使薛崇,声势大振,兵力逐渐增加,因中原一带蝗虫成灾,再加上五大节度使分头讨剿,难以筹措粮草,王仙芝召集众头领议事。

王仙芝说:“天平节度使薛崇,前一阵子吃了败仗,不敢再找咱们的麻烦,告到京城去了,朝廷派五大节度使前来合兵围剿,各位兄弟,大伙商量一下,如何应对?”

军师尚君长道:“朝廷命令五大战区节度使,一起发兵,前来五路围剿,听起来很厉害。但是实际上,淮南节度使远隔千里,根本没有派出一兵一卒。其他四镇节度使虽然离得近,但都对自己的地盘看得很重,自己的辖区,就像独立王国,轻易不肯让其他藩镇军队进入。天平节度使薛崇也是这样,虽然向朝廷告急求救,却也不想其它藩镇军队进入他的地盘。对于我军,薛崇只想将我驱逐出境,便是上策;而我军只要越境,他们也就不方便也不愿追杀了。”

黄巢也道:“是啊,俗话说,各人自扫门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各个藩镇,我不算计你,你也别惦记我,长期以来,他们已经习惯了,各守边境,不愿擅自逾越。这各个藩镇,都是这种心态。我们就可利用他们的这种心态。”

王重隐问:“啊,这么奇怪?为什么会这样?他们不应该都是友军,不应该要团结互助吗?”

黄巢看还有不少将领都有不解,于是解释道:“是这样的,各个节度使,军队都是自己的,他在自己的地盘上收税,除了上缴朝廷一部分,其它就是自留的了。如果不打仗,军费开支少点,贪官污吏就可以多赚点钱粮。如果要其它藩镇出兵来帮你打仗,你就要给人家的军队出军饷,出粮草。万一出得少了,人家不满意,他们抢起来,可能比咱们还狠。”

王仙芝道:“那这样,咱们现在占领了濮州、曹州,万一真的唐军五大节度使合兵来攻,咱们没必要死守城池,咱们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在各个藩镇的三不管地界四处穿插,流动作战,实在不行,就撤到这五个节度使辖区之外,他们便不会轻易追赶。”

黄巢连连点头:“是的,这样好,我们不必固守濮州、曹州,流动作战,到处攻占州县,筹集钱粮,吸纳青壮年从军,不断发展壮大我草军队伍。不过也需要搞个根据地,方便新兵训练、伤员养伤,大军战斗后有个安全的地方休整。”

尚让道:“根据地这个主意好!应该找个基地。曹州、濮州都不行,地处平原,易攻难守。可以考虑往东方发展。我以前贩卖私盐,去往海边的路上,有个沂州,沂州北面有沂山、蒙山,两山虽不是很高,却很大,方圆千里,山头众多,易守难攻,可以考虑在沂蒙山区建立根据地。”

尚君长道:“沂州行!这沂州,在曹州东面,正东方六百多里,属于泰宁节度使管辖。泰宁节度使,又称兖海节度使,驻地兖州,下辖兖州、沂州、海州、密州(今诸城)。现任节度使叫李系,是个纸上谈兵之辈,没什么真本事。兖海节度使地盘很大,虽然名义上是四个州,却至少有十个曹州那么大,兖州离沂州,也有四百里,典型的山高皇帝远。沂州自古富裕,官军驻军不多,因此我草军选择这里作为基地,补充粮草比较容易。”

孟楷问道:“听说这李系乃是将门之后,他是早年大唐名将、赫赫有名的西平王李晟的曾孙,是大将李琢的侄儿,他怎么会不懂带兵打仗?”

黄巢冷笑道:“这家伙我以前进京赶考,认识的,是个纨绔子弟,花花公子,口才滔滔不绝,实际上并不懂带兵打仗,是一个赵括般的纸上谈兵之辈,根本就是个大草包。他能考中进士及第,全部靠家族的名望、关系,连行贿都不用。他治理兖海,听说无能得很。人人都痛恨贪官,我却觉得贪官比这些纨绔子弟还好一些。贪官要贪污,总是不想被人看出来不是,就要懂得经营。经营好了,才有得贪。而这些富家子弟不需要贪污的,完全不管老百姓死活!”

众人都觉得进军沂州可行。王仙芝拍板,当下计议已定,草军决定转战东方,向沂州(临沂)进发。

草军大军,没有惊动兖州的官军,而是绕过兖州,取道兖州和徐州的两不管地界,直接东进,先后占领郯城、费县。

这费县,在沂州西面,乃是沂州下辖的一个县,正是位于沂蒙山区,县城北面不远,便是蒙山。大军在费县筹集了充足的粮草,又得了不少青壮加入,于是在此县稍加休整,不久进逼沂州。

这时已是乾符二年,公元875年,年底,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

费县离沂州仅有五、六十里,费县陷落,沂州全城震动。沂州刺史赶紧向上司、泰宁节度使李系求救。

这李系,乃是西平王李晟的曾孙。

李晟的儿子李愬曾经平定淮西吴元济、平卢李师道叛乱,官至节度使、上柱国大将军、检校左仆射、同平章事、封凉国公。

另一个儿子李听,也战功赫赫,官至节度使、大将军、检校司徒、封凉国公。

李晟其他儿子,还有孙子,曾孙,有很多人都做到刺史,十个人做到节度使,十五个人做到将军。李系的家世,可以说比三国时的袁绍还厉害。袁绍号称四世三公,李系则可以说是四世一王二公十节度使!

其实,李晟的祖父,已经是边军将领了。父亲也是禁军大将军。

因此李系这个家伙,一直以将门虎子自居。他自小接受了家中长辈文韬武略的教育,耳濡目染,也学了不少兵法,不过一直没有机会真正操练一下。

前一阵子听说曹州、濮州有草贼暴动,他就跃跃欲试,写信给天平节度使薛崇,说要不要帮忙啊,我泰宁军可以帮助你平叛,薛崇却婉言谢绝了。

这次听说这伙蟊贼竟然胆大包天,自动送上门来了,心中大喜,觉得自己总是被先祖的光芒掩盖着,现在自己名垂青史的机会终于来了。

于是李系马上命令点起一万精兵,即刻发兵。

部下大将齐克让劝道:“草贼人数众多,势力很大,应先派斥候侦察,摸清虚实,了解行踪,制定计划,准备好粮草,然后才好出兵。”

李系哈哈大笑,道:“小小蟊贼,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草贼中的第二号人物黄巢,乃是当年武科举落榜生,何足挂齿。兵法云,兵贵神速。尽早发兵要紧。”

齐克让又道:“据说他们在曹州时,已经有一万多人,打败了天平军的薛大帅,在费县又裹挟了几千壮丁加入,兵精粮足,士气很高,我军应该小心为上。”

李系道:“天平的薛崇,出身贫寒,根本不懂兵法,天平军的精锐部队,有一半都被高大帅带去西川了,败给草贼,也不奇怪。”

那时从兖州到沂州,有两条路。一条是小路,可直达沂州,但是山路多,不安全。另有一条是大路,要绕道泗水,经平邑、费县到沂州,虽然多走点路,但是比较安全。齐克让建议,大军行军,一定要走大路,安全第一。

李系道:“救兵如救火。何况那些蟊贼现在已经占领费县,走大路要经过费县,肯定要多费不少日子。还是抄近道,走小路快点赶到沂州协防要紧。”

齐克让又道:“俗话说,大军未动,粮草先行。可派人押送粮草,以备军需。”

李系即令小校、兖州人刘汉宏,带兵押送粮草,先行出发。

不料,刘汉宏少时无赖,素有野心,也曾贩卖私盐,加入过盐帮,与王仙芝有交情。

当下,刘汉宏领了将命,竟然将全部粮草、辎重,径自押送到草军大营来。

王仙芝大喜,任命他为副将。刘汉宏又将兖州军中虚实,一一道出。

先前,草军早已派出很多斥候,在兖州附近侦察泰宁军的行踪。这边李系的军队一出发,就有斥候不断将官军行踪动向报知草军。

军师尚君长道:“这李系立功心切,必定星夜赶路走白彦、梁邱这条小道,我军可在险要处埋伏,定可活捉这个家伙。”

当下黄巢等立即领兵去山路险要处埋伏。草军埋伏已定,不久,果然泰宁军浩浩荡荡、毫无防范地开过来了。

黄巢待他们进入包围圈,令旗一挥,霎时箭如雨下,官军纷纷中箭倒地。一阵箭雨过后,草军伏兵四起,将剩下的官军团团包围,直杀得人仰马翻。

齐克让等人拼命,将李系救出,与少数残兵败将,逃归兖州去了。

李系心胆俱裂,回到兖州后立即向朝廷告急。

朝廷接到李系加急军报,一时也发愁起来。

忽然有一位大将,上奏朝廷,自告奋勇,要去剿灭草贼。朝廷大喜。

原来却是平卢节度使宋威。平卢军正好就在泰宁军的北面,驻地青州,下辖青州、淄州、齐州(济南)、登州、莱州。这沂州,就在平卢军驻地青州城的正南面,离青州四百多里,翻过沂蒙山就到。

宋威上奏朝廷,说现在王仙芝反贼,先后击败天平、泰宁两镇节度使,气焰非常嚣张。而五大节度使分头围剿,互相没有协调配合,事倍功半。应设专人负责讨伐,由他统领全局,方可一战成功。自己虽然才能有限,却愿意为国分忧,率本道步骑精兵一万人讨贼,必将那王仙芝小小蟊贼,一旦扫平。

这宋威何许人也?竟然口出狂言?原来他早年习武,加入了禁军,官拜南衙十二卫之一的右武卫上将军。七、八年前,曾经参与剿灭庞勋,立下大功。

五年前,大礼军侵犯西川,宋威曾经率兵仅两千人,讨伐大礼,一战杀敌五千多,解了成都之围,因功被封为平卢节度使,驻地就在青州。

唐僖宗李儇(李俨)大喜,宋威这是我大唐实力派名将啊!李系这个偶像派虽然败了,我大唐还有实力派名将自愿出马,何愁草贼难平?

同平章事郑畋却表示反对。他说:“宋威好大喜功,言过其实,不是挂帅的人选。”

另一同平章事卢携,却早已收受了宋威的好处,极力赞同。

于是朝廷任命宋威为“诸道招讨草贼使”,另外又调拨中央禁军步兵三千人、骑兵一千人马,归宋威指挥,又规定,凡各战区所派遣的讨贼将士,全部都归宋威调遣、节制。

当时全国各地盗匪四起。

乾符三年,公元876年,二月。

朝廷下令福建道观察使韦岫、江西道观察使高湘、湖南道观察使崔瑾等,以及下属各州刺史,特别加强军事训练,以备可能的战争。又令全国各地,都要加强戒备。各村各庄,都要自备弓箭刀枪、战鼓、盾牌等,防备突发匪情。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