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五代十国演义 > 第四十三回 孙儒授首宣歙道 时溥自焚燕子楼

第四十三回 孙儒授首宣歙道 时溥自焚燕子楼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五代十国演义!

却说杨行密不断败于孙儒,乃召集诸将,商议道:“孙儒大军,数量是我们的十倍,我们屡战屡败,我打算退保铜官,各位意下如何?”

刘威、李神福商量后,说:“孙儒大军,倾巢而出,老窝都不要了,对于他们,利在速战速决。我们应该据险自守,增强城池的防卫,乡村实行坚壁清野,使得他们抢不到粮食,拖得时间久了,他们自然饥饿、疲惫,失去战斗力。拖得时间越长对我们越有利。我们再不时出兵突击,抢夺他们的粮草,骚扰他们。他们进,不得进攻,退,没有粮食。我们可以坐在这里,将他们一一擒获。”

大将戴友规说:“孙儒跟我们,从扬州开始争夺,已经四、五年了。其实就没有分出胜负。现在,孙儒孤注一掷,把所有士兵,从扬州、苏州、常州全部调来,正是要作最后的困兽之斗。如果我们望风而逃,正中他的奸计。淮南民众随我们渡江南下的,以及孙儒军中投奔我们的士兵,数量很多。我们可以考虑把他们送回淮南,分给土地,让他们或种田,或经商,或养殖,过上正常人的日子。孙儒军中得到消息,军心一定瓦解,他失败就在所难免。”

杨行密大喜,一一照办。

不久,孙儒大军,果然军心动摇。杨行密不断出兵,打败孙儒。

之前,孙儒大将刘建锋驻守常州。孙儒命他率主力征伐宣州,刘建锋遂留部将陈可言,率军一千人,留守常州。

杨行密部下大将张训,从广陵渡江南下,突然出现在常州城下。陈可言出战,张训将他一刀杀死,遂取常州。

杨行密又派军收复润州。

杨行密再率军进攻广德,袭击孙儒中军大营。

张训进兵安吉,截断孙儒粮道。

孙儒军中缺粮,以人为食,瘟疫流行。孙儒派大将刘建锋、马殷,四出剽掠。

景福元年,公元892年,六月六日。

这一天,杨行密得到情报,孙儒正患疟疾,卧床难起。

这天天降大雨,一片昏暗中,杨行密发动总攻。大将安仁义,率军一连攻破孙儒军五十多个营寨。

大将田頵,擒获病床上的孙儒,就地斩首,将其首级传送京师长安。

孙儒自唐僖宗光启三年,公元887年,脱离秦宗权,入主淮南,至今五年即亡。

孙儒部下官兵,大部分归降杨行密。其中,很多官兵都是蔡州人,皆英勇善战。杨行密遴选特别剽悍者五千人,薪俸特别优厚,赏赐也加倍,全部身穿黑衣黑甲,号称“黑云都”,行军作战,用作先锋。

孙儒平定,杨行密乃上奏朝廷,命田頵为宁国留后,兼宣州刺史;安仁义为润州刺史,自率大军,班师回扬州。自此,杨行密据有淮南、宁国(即宣歙道)二镇,外加浙西道的润州、常州,势力大振。

从前,扬州一带,江、淮之间,繁华富裕,甲于天下,有扬一益二之说。自从五年前毕师铎叛乱,经过秦彦、杨行密、孙儒反复蹂躏,遂成人间地狱,千里荒无人烟。官民皆四散逃亡。

杨行密因财政困难,费用不足,打算以茶叶、食盐交换民间的粮食、布匹丝绸。

掌书记高勋劝道:“我辖区连年战乱,十屋九空。如果我们再加以压榨牟利,百姓将更加困苦,势必催生反叛。可以用我们的东西,与相邻各道进行交换,互通有无,供给军府。现在,当务之急,要选派得力、贤明的人当各地县令,劝令百姓耕田种桑、养蚕织布、养牛养猪,几年之后,仓库自然充实。”

杨行密大喜,让他一一推行,以轻徭薄赋,招抚人口,丈量田地,安置流民。

田頵闻之,亦大喜。说:“贤能的人才,就是有见识,能看出长远的利益。”

杨行密虽是武将,力气大,善于奔跑;却似文人,骑马射箭,十八般兵器,那是样样都不精通。但是他心胸宽广,听得进忠言,有智慧,善谋划,懂得安抚部下将士,与他们同甘共苦,待人接物,推心置腹,不存猜忌。

杨行密得到孙儒的宝马,马鞍上有黄金装饰。随从卫士把马鞍剪断,盗取上面的黄金装饰,杨行密假装没有看到,照常外出。众人皆佩服其肚量。

杨行密崇尚节俭,尽量维持各项开支。除非因公举行宴会,否则从不演奏音乐。给将士们的赏赐,绸缎不过数尺,钱不过几百文,但是做到公平,大家都没有怨言。过了几年,人口渐渐恢复,几乎达到从前的水平。

孙儒部将刘建锋、马殷,正在外面剽掠,突接噩耗,收拾残兵败将七千人,推举刘建锋为帅,马殷为先锋,张佶为行军司马,南下洪州。沿途招兵买马,又不断有人马来投奔,到了江西,部众增加到十万多人。

孙儒部将柴再用,正在外面督运粮草,闻听孙儒败死,乃向杨行密投降。杨行密大喜,令他跟随朱延寿。

十一月,孙儒另一部将王坛,率部南下,袭据婺州。婺州刺史蒋瓌,逃奔越州。蒋瓌自从擒获娄赉,占据婺州,前后八年半而败。

自此,婺州既不听命于浙东,也不听命于浙西,成为一个独立山头。

王镕、李匡威二镇集结十万大军,进攻邢州尧山。

李存孝率军迎击,敌众我寡,一时不能取胜。

李克用再派李存信为番汉马步都指挥使,前往增援。然而,二人互相猜忌,皆不肯先行,遂互相观望。

李克用又派部将李嗣勋迎击,在尧山,大破二镇联军,斩首及俘虏三万人。

李存信返回太原,进献谗言于陇西郡王曰:“存孝并无意进攻王镕,可能与王镕有秘密勾结。不如将他召回晋阳。”李克用犹豫不决。

有人密报李存孝。李存孝暗想:“俺投奔父王十年,身经百战,立功无数,一直不受信任。存信小人,无尺寸之功,却更受宠。父王年老糊涂,倘若有一天真的信了存信,俺必死无葬身之地!”

乃与朱全忠(朱温)、王镕通使交好。

李存孝又上奏昭宗皇帝,请求赐给旌旗、符节,并请昭宗皇帝下令,汇合各道兵马,讨伐河东。

唐昭宗李晔(李杰)下诏,任命李存孝为邢洺磁节度使,但是不准兴兵。

义武节度使王处存,与李克用友善,又是儿女亲家,乃与李克用联兵,进攻王镕,接连攻克天长镇。五天后再攻克新市,斩首及俘虏成德军三万人。

王镕急向李匡威求救。李匡威、赫连铎率军八万,攻击云州、代州。

李克用遂罢兵还晋阳。休整三个月后,李克用命大将李君庆,率大军从晋阳出发,增援云州。自率五千骑兵,星夜兼程,秘密进入新城,在山阴北面的神堆,设下埋伏,活捉吐谷浑巡逻骑兵三百人。李匡威、赫连铎大惊。

时为景福元年,公元892年,八月二十五日。

李君庆率领大军抵达。李克用遂进入云州。

次日,李克用率军出城,攻击李匡威、赫连铎等军,大败之。

两天后,李匡威烧营撤退,李克用率军追击,一直追到二百里外的天成军,杀死、俘虏数万人之多。

福建观察使陈岩,为政颇有令名。

不过,他却非常好色,美妾成群。晚年,又酷好南风。福清人侯伦,年少美丰姿,遂被选中,侍奉陈岩起居。陈岩非常宠爱侯伦,常同卧起,视若男妾。

侯伦日常,也常穿女装,与陈岩女眷杂处。偏陈岩妾陆氏,也心爱侯伦,眉来眼去,竟与侯伦结下不解孽缘,只瞒了一个陈岩。

去年底,福建观察使陈岩病危。陈岩素知王潮威名,觉得只有他堪当大任,遂派使节前往泉州,召唤王潮,前来继位。王潮尚未抵达福州,陈岩已经去世。

陈岩的小舅子、大将范晖,唆使部将拥戴自己为留后,又派兵阻止王潮。他为人骄奢淫逸,横征暴敛,官民不悦。

陆氏复委身范晖。范晖对她,也是宠爱万分。侯伦却因动乱,不知所终。

今年,景福元年,公元892年,二月。

陆氏产下一女,取名金凤。

泉州刺史王潮,命堂弟王彦复为都统,弟王审知为都监,率军进攻福州。

福建百姓,自动组织起来,运送粮草,平湖洞蛮及沿海各蛮族部落,也主动提供船只,协助王潮经海路运送军队和粮草辎重。

范晖难以抵挡,派人去越州,向义胜节度使董昌求救。

却说福州,自称福建道观察使范晖,被王潮派兵包围,已经一年多了。范晖派人向威胜节度使董昌求救。

董昌与范晖的姐夫,前任福建道观察使陈岩,乃是亲家,当然不能坐视不理,遂派五千人南下增援,即将抵达福州。

王潮堂弟王彦复、老弟王审知,报告王潮说:“福州城墙高大,援兵又将达到,我军攻城一年多,士兵伤亡太大,不如撤兵,以后再找时机,再来进攻。”

王潮不许,命加强进攻。二人又请王潮亲自督战。

王潮怒道:“士兵死光,增补士兵;将领死光,增补将领。士兵与将领全部死光,我自然亲自前往!”

二人无奈,亲自率兵,身先士卒,冒着箭雨和飞石,猛烈进攻。

城内粮尽,范晖知道无法再守下去了,把官印和符节,交给监军宦官,趁夜弃城而逃。董昌的援兵得到消息,率军返回。

景福二年,公元893年,五月初二。

泉州大军入城。明天,范晖逃到海边,被乱军所杀。

王潮遂进入福州,自称留后。换上丧服,安葬陈岩,又把女儿嫁给陈岩的儿子陈延晦,对待陈家,十分优厚。福建各地官吏,以及蛮族变民,闻风归降。

十月四日,朝廷正式任命王潮为福建观察使。

感化节度使时溥,连年被东平郡王朱全忠(朱温)进攻,天平、泰宁、河东三镇,经常派兵支援,但是不能获胜。宿州已经被朱全忠(朱温)占据,其他各州农民,都无法耕种,缺衣少食,人口减少一半以上。军府开支,无法维持。时溥只得修书向朱全忠(朱温)求和。

朱全忠(朱温)回信道:“只要你离开徐州就行。”

时溥表示同意。朱全忠(朱温)遂上书朝廷,唐昭宗李晔(李杰)命时溥回京,担任太子太师,命同平章事刘崇望,出镇徐州。

但是时溥又怕一出徐州,就有可能被朱全忠(朱温)捉住杀害,遂拒绝诏命,唆使部下上奏朝廷,挽留自己,又逼迫监军宦官,上奏昭宗皇帝,就说徐州军民,舍不得时溥离开。刘崇望走到华阴,听闻时溥变卦,心中长出一口气,立即返回长安。

其实,时溥担心一出徐州,就会被朱全忠(朱温)杀害,纯属借口。你离开徐州,去京城长安,不一定非要走直线,经过汴州啊!你完全可以先北上兖州,经过朱瑾的地盘,再到青州,王师范的地盘,再到赵州,王镕的地盘,再经过太原,李克用的地盘,这样绕一圈,不是很安全吗?

还是恋栈,舍不得权力罢了。

不久,时溥又派兵争夺楚州。刘缵四年前刚由朱全忠(朱温)派朱珍护送上任。杨行密部将张训、李德诚,率军进军寿河,击败徐州军队,趁势占据楚州,擒获刺史刘缵。

感化军下辖的濠州刺史张璲,知道时溥大势已去,派遣大将马嗣勋,携带刺史的官印向朱全忠(朱温)投降。

徐州军校李荣,性情豪爽,喜欢行侠仗义,结交天下英雄。这时,天下大乱,群盗纷起。朱全忠(朱温)窃占淮北,杨行密盗据淮南。李荣颇有兴复唐朝的志向,乃结交海盗夏韶,自称是唐朝宗室、夏韶即奉他为主,率众从大海进入淮河,就险要处扎下水寨,不时骚扰濠州,又剽掠附近州县。朱全忠来讨伐,他便夺入淮南境内。杨行密来攻,他便逃入宣武境内。

泗州刺史张谏,也归降朱全忠(朱温)。

时已是景福元年,公元892年,十一月。

朱全忠(朱温)决定,对盘踞徐州的感化节度使时溥发动最后一次进攻。

敬翔说:“我军进攻徐州,天平节度使朱瑄必来救援,不如先取其濮州。朱瑄自身难保,不敢来援,徐州指日可下。”

朱全忠(朱温)遂命长子朱友裕,时年二十二岁,担任主帅,与大将张归霸、王重师等,率军十万,兵分水陆两路,进攻濮州。

濮州刺史邵伦,出战不利,坚守不出。梁兵日日攻城。

十一月五日,这一天终于攻破了一段城墙,一部分士兵率先杀入濮州城内。濮州兵士奋力拼杀,将稻草、木柴堆在城墙缺口处,举火焚烧,顿时烈焰肆虐,浓烟滚滚,梁兵面面相觑,不敢入城。

之前攻城,大将王重师已经身中数创,医者刚为他清理好伤口,涂上金疮药,包扎起来。他立刻跳下病床,率数十名精干士兵,每人各取一两条毯子,用水浇湿,冲到火边,把湿毯子盖在火上。他不顾身上有伤,提刀砍翻守门的濮州士兵。

梁兵遂得以再次进入濮州。

濮州刺史邵伦亲自提枪上阵,正遇朱友裕,朱友裕一刀看中其右臂。邵伦跌下马,遂被擒获。

王重师身上又中数创,力气耗尽,眼前一黑,倒地不起。朱友裕急令部下士兵将他背回大寨,医官检查伤口,发现这两次的伤口加起来有九处之多。

后来朱全忠(朱温)听说,大为感慨,道:“如果俺得到濮州而必须失去重师,俺宁愿不要濮州!”命将王重师送回汴州,交医官悉心医治,两个月后才基本痊愈。

朱全忠(朱温)令朱友裕,以得胜之师,再次分水陆两路,趁势南下进攻徐州。

朱友裕大军尚未抵达徐州,时溥却抢先一步,拿下宿州,宿州刺史郭言不幸战死。

原来,郭言自恃勇猛,一向喜欢冲锋陷阵。他见时溥来攻,大喜,并不困守孤城,却大开城门,挥军出城野战。时溥军大败,忽然一支流箭射来,正中郭言面门,应声落马而死。时溥趁机反攻,遂取宿州。

朱全忠(朱温)对郭言的勇猛,非常欣赏。曾经说:“郭言,就是俺的虎侯!”

王建派西川押牙、延陵人郑顼出使朱全忠(朱温),试图结盟。朱全忠询问剑阁形势,郑顼极力形容它的险要,说它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朱全忠说:“俺不相信,文人喜欢夸张。世上哪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雄关!”

郑顼说:“假使我不说实话,恐怕误了大帅的军事判断。”

朱全忠忍不住大笑。

这时,已经是景福二年,公元893年,正月。

听闻朱友裕大军逼近,时溥再向泰宁节度使朱瑾求援。朱瑾亲率大军二万,南下增援。

朱全忠(朱温)也亲率大军来增援。时大将霍存,任职曹州刺史,驻守曹州。朱全忠(朱温)急命霍存率三千精锐骑兵,南下与朱友裕会师。

探马来报,兖州兵已经抵近。诸将多劝朱全忠(朱温),不如放朱瑾大军进入徐州城内,我军围困徐州,时间长了,城内缺粮,必然崩溃。

敬翔献计道:“时溥见朱瑾大军来援,必与他一起会师。我军可在石佛山,令霍存设伏,必可擒之。”

梁兵与兖州、徐州联军,在徐州西面的石佛山下遭遇。朱友裕以老弱残兵叫阵,霍存却领精兵在山中埋伏已定。

朱瑾少年气盛,自恃勇猛,见梁兵羸弱不堪,便挥军出击。朱友裕拨马便走,朱瑾紧追不舍。

忽然一声号炮,霍存率无数伏兵杀出,大杀一阵,兖州、徐州兵死伤惨重,眼看就要全军覆没,朱瑾心中暗道:“不想我竟死于徐州!”

霍存正待追杀朱瑾,不料一支流箭射来,正中霍存心口。梁兵大乱,朱瑾慌忙逃回兖州,时溥逃回徐州,坚守不出。

朱友裕正待追击逃兵,却见霍存中箭倒地,慌忙救回营寨,找医官救治。然而霍存伤势过重,次日去世。

朱全忠(朱温)大悲,数日不理军务。时霍存义子霍彦威,年仅二十二岁,擢升为开封府押牙,为霍存风光大葬。

朱全忠(朱温)义子朱友恭(李彦威),时为都虞侯,专门执掌军法。他一向妒忌朱全忠(朱温)的亲子朱友裕,密报朱全忠(朱温)说:“朱友裕放任朱瑾逃走,能够追斩,却不去追,遂有霍存之死。包围徐州,却不肯出战,必定是心怀不轨,与徐州、兖州暗中勾结。”

朱全忠(朱温)大怒,即下令,叫庞师古速来徐州,接替朱友裕为主帅,并对朱友裕渎职一事,进行调查审问。传令官却误将此令,送给了朱友裕。

朱友裕大恐,率亲兵逃到砀山,躲避于伯父朱全昱家中。朱全昱乃使人密报朱全忠(朱温)妻子张夫人。

张夫人得到消息,大惊,即刻派人找到朱友裕,命他单身匹马返回汴梁,捆绑着上身晋见朱全忠(朱温),跪在庭院中,痛哭流涕,请求处罚。

朱全忠(朱温)大发雷霆,咆哮如虎,命卫兵揪住他的头发,按住他的脖子,自己抽出腰刀,就要将他斩首。

张夫人跑下台阶,抱住朱友裕,哭着道:“你抛弃军队,自己捆绑着回来请求处罚,你哪里会有别的心意?”

朱全忠(朱温)醒悟,赦免朱友裕,命他卸下军职,先去许州,暂时担任许州刺史,考察民情。

庞师古来到徐州城下,接任梁兵统帅。都指挥使张存敬说:“石佛山寨,为徐州屏障,时溥依之为犄角之势,不如先下之。时溥困守徐州孤城,不足为虑。”

遂集中兵力,猛攻山寨,旬日攻克。

又命张归厚为先锋,率先挺进九里山,与徐州军遭遇。张归厚远远望见敌阵中有一位故人,却是宣武大将陈璠,先前投归时溥。

张归厚大怒,瞪圆双眼大骂他。陈璠也大声回骂。

张归厚气得半死,策马上前,张弓搭箭,一箭射中陈璠左眼!陈璠倒地而死。感化军大败。

徐州军,从此不敢出城。

朱友裕到了许州,倒吸一口凉气。原来许州,长期被周岌、鹿晏弘、秦宗权祸害,已经被蹂躏得不成样子了。州城内,到处皆是残垣断壁,根本没有几户人家。

朱友裕本来也是苦出身,知道民间疾苦。遂派人四处招抚流亡百姓,降低赋税标准,又对百姓耕田、养蚕、养牛等,进行资助、奖励。一时间,逃往山林湖泽躲避战乱的百姓纷纷来投奔。几个月的时间,增加三万户。

梁兵包围徐州,已经接近半年,一直未能攻克。通事官张涛,修书给朱全忠(朱温),其中说道:“只因出兵的日子不吉利,所以不能成功。”朱全忠(朱温)颇以为然。

敬翔说:“我军包围徐州,已经几个月了,我们耗费了大量粮饷,徐州方面,困受孤城,已经陷入绝境,早晚必定攻克之。日子不吉利这种话,如果传到士兵耳朵中,恐怕就会泄气,无心战斗。”

朱全忠(朱温)遂将来信烧毁。并派人通知张涛,绝不能再这么说,否则军法从事。又占卜吉日,于四月十五日,亲自率军抵达徐州,增援庞师古。

五天后,庞师古即攻陷彭城。时溥全家,登上燕子楼,自焚而死。

时溥自驱逐支详,篡据徐州感化军,前后不满十二年,全家死光。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只有一位小妾刘氏,原来是尚让妻,特别貌美,尚让死后,时溥将她收归囊中,幸免于难。

朱全忠(朱温)入城,任命宋州刺史张廷范,暂任感化留后。上书昭宗皇帝,请求任命文官为节度使。

庞师古将刘氏献给朱全忠(朱温)。朱全忠(朱温)大悦,带她返回汴梁,又恐张夫人不悦,乃将其许配给敬翔为妻。然朱全忠(朱温)也时常与她偷欢。

却说去年,十三太保李存孝归顺朝廷,上奏昭宗皇帝,要求讨伐李克用,唐昭宗李晔(李杰)不许。

今年,景福二年,公元893年,二月。刚开春,李克用就迫不及待,亲率大军,包围邢州,讨伐叛徒李存孝。

成德节度使王镕,派牙将王藏海携带亲笔信晋见陇西郡王李克用,希望双方和解。李克用大怒,竟斩杀藏海,北上进攻王镕。在平山县,击败王镕大军。

李克用又围攻天长镇。王镕派大军三万,前往增援。克用在井陉西北的叱日岭,设下埋伏,大败成德军,杀死一万多人,残兵败将逃回镇州。李克用又攻克井陉。

李存孝率军援助,遂进入镇州协防。李存孝与王镕面商大计,遂向朱全忠(朱温)、李匡威两镇求救。

时梁兵多数都在参加徐州会战,朱全忠(朱温)抽不出兵力,遂修书一封给李克用道:“俺有大军十万,已经进驻邺城,将士求战心切,只因俺自我克制,未曾投入战场。望君好自为之,以免受辱。”

李克用大怒,回书道:“邺城的十万大军,尽管出动,吾与汝在常山一决高下。”

卢龙节度使李匡威,任其弟李匡筹为留守,亲率大军南下增援王镕,与李克用军在元氏大战,河东军稍败,遂撤回邢州。王镕在藁城犒劳卢龙军,运送金银绸缎二十万,作为酬谢。

李匡威遂班师,返回幽州。不料大军行至博野,其弟李匡筹已经发动叛乱,自称留后,派兵召唤全体士兵,返回营寨有赏,唯独不许李匡威回去。

原来,李匡筹的妻子颇有美色,李匡威很是垂涎,只因李匡筹同在军中,没法下手,望梅不能止渴,已不知流了多少口水。这次出兵救援镇州,离开幽州前,家人聚会话别,全家畅饮,李匡筹夫妇,不觉多饮了几杯,统皆醉倒。

李匡威却是有心,趁他弟妇醉卧在床,竟去做了一个采花大盗,了却生平夙愿。李匡筹妻半睡半醒,无力挣扎。待到次日清醒过来,后悔已经来不及,当下向李匡筹泣诉。李匡筹因此恼恨李匡威,乃发动兵变,把他拒之门外。

李匡威大军,霎时崩溃,士兵纷纷自行返回幽州,只有几千亲兵,平时待遇优厚,还跟随李匡威。大家逗留深州,进无可进,退无可退,四顾茫然。

遂派判官李抱真前往京城,请求回归朝廷禁军。李匡威绰号“金头王”。时京城一带,连遭战祸,百姓已成惊弓之鸟,互相警告说:“金头王要来了,各自逃命要紧!”大家争相逃往山林躲避。

王镕感李匡威相救之恩,亲自迎接李匡威至镇州,赠以豪宅大院,当作父亲一般,供应丰盛,并每日问安。

王镕又请李匡威,为镇州设计规划、督促工匠,修缮城墙、护城河,以及兵器、铠甲制造,训练士兵等,完全把他当作救命恩人来供养。在镇州住久了,李匡威非常喜爱镇州的风土人情,遂有取代王镕之心。

李抱真自朝廷归来,乃为李匡威谋划,暗中对将士施给小恩小惠博取好感。然而王氏治理镇州,已经七十二年,镇州人民,对王家十分拥戴,皆不愿顺从李匡威。

景福二年,公元893年,四月。

这一天,是李匡威父亲的忌日,王镕前来李府祭拜。

李匡威外穿丧服,内穿铠甲,在两边厢房埋伏下刀斧手,趁着王镕上香,伏兵突然杀出,就来劫持王镕。

说时迟那时快,王镕立即跪下,抱住李匡威的大腿,含泪说:“叔父!侄儿被河东围困,几乎被俘受辱,全靠您老人家救援,才能活到现在。您老想要侄儿的四州之地,侄儿也早有此意,我愿意陪你前去衙门,正式让位于您。镇州官兵,就没有理由拒绝。”

李匡威大喜,斥退刀斧手,在部下的簇拥下,与王镕上马并辔而行,进入镇州内城。正巧刮起大风,雷电交加,房顶有瓦片坠地。李匡威与王镕,从东偏门进城,守城军士立即关闭城门,将李匡威的部属多半关在城外。

李匡威和少数卫士,正在犹疑,有位杀猪的屠夫,名唤墨君和,突然从城墙上跳下来,挥拳猛攻李匡威的卫兵,把马背上的王镕,一把拉到自己背上,攀到房顶,飞檐走壁而去!

守城军士,立即一拥而上,将李匡威一行全部砍杀。

王镕时年刚满二十一岁,身材瘦小,墨君和用力过猛,王镕脖子痛了好几天。

今年,景福二年,公元893年,四月,西川田令孜、陈敬瑄,徐州时溥,幽州李匡威四位大人物相继遇难。

田令孜被义子王建,软禁了接近两年,王建实在懒得再装孝子,派人诬告陈敬瑄、田令孜阴谋叛乱,不断上奏朝廷,要求诛杀。朝廷不许。王建乃私自将二人处死。

王建令判官冯涓起草奏章,上书朝廷,其中说到:“开柙出虎,孔宣父不责他人,当路斩蛇,孙叔敖盖非利己。专杀不行于阃外,先机恐失于彀中。”为自己擅杀田令孜等辩解。

田令孜自从唐僖宗时受宠,享受荣华富贵十九年,祸乱大唐,终于付出生命代价,还连累了哥哥陈敬瑄。

李匡筹上书朝廷,指责王镕杀害其兄,请求出兵报仇。唐昭宗李晔(李杰)当然不准。李匡筹也只是做做样子,并非出自真心,朝廷不准,也就算了,遂安据幽州。

幽州大将刘仁恭,之前由李匡威派遣,出守蔚州,轮换的期限已过,却并无将领出兵来替,又闻李匡筹叛乱,擅自自立为军帅,驻军遂拥戴刘仁恭为统帅,还攻幽州,行至居庸关,被李匡筹率军击败,只得投奔河东,依附李克用。李克用待刘仁恭,十分优厚。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