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美味关系 > 第六十八章 卧龙凤雏

第六十八章 卧龙凤雏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美味关系!

第68章 卧龙凤雏

和平饭店当然是上海滩独特的标志,但广州的的确确曾经有过唤作“和平饭店”的高档餐馆,只不过早已经消失了许多年。对于九五后的陈晓欣、廖广荣来讲,那应该是他们小学时期的记忆。

“还生意特别好?现在百度都找不到的老店了。“陈晓欣望着廖广荣,感觉很有些无奈,因为现在搜索引擎上,去找“广州的和平饭店”之类的,除了一个不知真伪的荔湾区地址以外,真的毫无痕迹了。

廖广荣听着,抽了抽鼻子,梗着脖子:“但是、但是当年很高档的!我爸爸每次跑船回来,都会带我去和平饭店……全世界最好吃的阳春面!”

是不是真的全世界最好?大约只能见仁见智。

但在这一刻,从廖广荣的表情和眼神,至少对于他来讲,这句话,绝对是毫无水分的。

陈晓欣点了点头:“至少,全广州最好吃的阳春面,全广州最好吃的八宝鸭。”‘

“嗯!”三百斤的壮汉,如同孩子在小区找到新玩伴一样,高兴而用力地点头。他终于不再哭泣,眼神里少了许多方才的惊慌失措和无助,如同在暗黑的旅途,找到了志同道合的伙伴。

不用问,陈晓欣基本也能猜得到大概,按最符合常理的逻辑,大约就是如此:

廖广荣的父亲,应该是在远洋船上工作。

因为哪怕家里开着餐厅,当年陈晓欣求小姑,带她去和平饭店吃八宝鸭,很疼爱她的小姑,也要挣扎好几天,往往要等到发工资,或是家里餐馆每月分红了,才能下决心带她去一趟。

所以,普通轮渡或短程船只上面的工作人员,不太可能一下船,就能带小孩去那么高消费的地方。应该是远洋船上工作,本来远洋补贴就高,又加上下船时,可能凑了一年或更久的工资。

身上有钱,又是跟孩子久别重逢。

才会每次都舍得带小孩去和平饭店。

而更大的可能,是廖广荣的父亲,估计不在了。

记忆中的事物,永远是最爱好。

因为它已不可再现,而且人们会不断地在岁月里将它美化。

陈晓欣望着廖广荣:“所以,你开一个上海本帮菜馆,就是为了纪念你父亲?”

“你、你怎么知道?我连我妈,都没跟她提过!”廖广荣跟见了鬼一样,拼命往后缩,以至于陈晓欣家里,沉重的鸡翅木沙发,都被他挤得“咝”往后挪了五公分。

陈晓欣指着那沙发,对他说道:“弄坏要赔,就你坐着那张三人位的沙发,我记得超过二十万。”

廖广荣吓得真的站了起来,黄樱看不下去:“你别听她的,你坐、你坐,鸡翅木就是厚实,讲究能传家的,哪能这么容易坏?不会坏的,你放心坐!”

尽管如此,但重新坐下的廖广荣,就显得更拘谨了。

“你看,连和平饭店,在广州都开不下去了,你为啥还开个本帮菜馆?”陈晓欣感觉这逻辑就盘不通了,“要说看别人赚钱眼红,你跟风去做,然后亏了,这也能接受。”问题现在不是,陈晓欣记得当年和平饭店装潢很奢华的,那样的店都开不下,她想不通,廖某人为什么会想来开这么一个馆子。

廖广荣很不服气地说道:“当年很高档,生意很好啊!再说,都跟风网红店,我想着,反其道而行嘛,说不定就能起来!”

似乎觉得这说服力不太够,他又加了一句:“你刚才也说,和平饭店八宝鸭和阳春面,至少是全广州最棒的!我专门去上海,学了四年厨师的!”

陈晓欣抬手拍了拍自己的额头:“我的天啊!嗯,我哥有个创意,我觉得你会喜欢,他想搞‘台山陈皮咖啡,梅菜牛眼扒’对了,还有什么‘潮汕老香黄咖啡’、‘九江双蒸奶茶’。进门就给顾客发一顶安全帽!”

“这创意好啊!我草,没想到,那天真的对不住你哥了,我真不该打他!”廖广荣一听,感觉就找到知音了,“有个成语,叫啥什么‘一’来着?”

他搔着脑袋,边上陈晓欣从一鸣惊人到一苇渡江,最后猜个别树一帜,总算猜对了。

“对,就是别树一帜,我觉得很‘我塞’!”廖广荣激动得不行。

陈晓欣摇了摇头:“你还欠着我四万块的门,一千多的医药费呢,你那么高兴做什么?”

她这么一说,廖广荣一下就蔫了。

“你的还款计划呢?聊不出你就走吧,我们法庭上见。”陈晓欣把节奏重新拉了回来。

廖广荣听着,双手抱住脑袋,似乎一只把头埋进沙子里的驼鸟一样。

“你那店有多大?”陈晓欣向他问道。

这么一问,廖广荣就又觉得是一个机会,抬起头道:“十五平方,开在小区里面,那小区很旺的!”

他说了一个地址,大约是在白云区,陈晓欣也不太确定位置,凭印象似乎增槎路那一带,也许更接近同和的方向。

说起他的饭店,廖广荣就又激动起来:“其实我那小区很多人的,别看是楼梯楼,入住率那是超高的,我店上面那一家,八十平方就住了十五个人!我觉得,只要有一笔钱进来,让我支撑过去,以后,肯定能行!对,你、你们住这珠江新城,肯定很有钱吧?要不,让你哥投一点?”

陈晓欣一听也乐了:“在那个群租屋的小区里,我哥卖他的‘潮汕廿年老香黄咖啡’、‘九江双蒸奶茶’、‘台山陈皮咖啡’、‘梅菜牛眼扒’;你卖你的糖醋小排、八宝鸭、一碗98块的三虾面、150块的蟹黄面?19块没有一丝肉、不到二两的阳春面?”

“阳春面我只卖15块。”廖广荣很认真的纠正,压根就不觉得哪里有问题。

15块钱,对于八十平方得住十五人的群租房住户,他们往往是做体力活居多,需要更多的脂肪和蛋白质来补充体力,无论从营养还是从口感上,他们为什么不去买一碗有小半碗肉的隆江猪脚饭?

陈晓欣摇了摇头,感觉这位跟她的废柴大哥,还真的有一个词:卧龙凤雏。

这么聊下去,她感觉,这三百斤壮汉,坐到天黑,恐怕还得哭上几场,然后事情毫无推进。

“我给你个方案吧。”她很无奈地对廖广荣说道。

求点票票啊打赏啊订阅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