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美味关系 > 第一百章 不该出现的人

第一百章 不该出现的人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美味关系!

第100章 不该出现的人

餐馆并没有因为几个服务员的休假,而出现什么问题。

这种短暂的人手紧张,在陈晓欣的重赏之下,大家都有足够的动力和热情,来支撑过去。而且陈晓欣让人带他们去看医生的行为,也让几乎整个餐馆的员工,都因此对餐馆有了极大的认同感。

“这不过是应该做的事。”陈晓欣对此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情绪波动。

她向来汇报情况的厅面经理说:“一般来说,你去哪个字写楼,有不给员工交医保、社保?都得交,这只是员工的合法权益。”

厅面经理愣了一下,苦笑摇头:“说倒是这么说,但这个行业内,其他的餐馆……”

边上抽烟的李姗,也很认同地点起头来,这就是行业的潜规则。

“我们不是其他的餐馆。”陈晓欣用这么一句话,结束了这次聊天。

她当然知道,连厅面经理都这么认知,她完全可以用这件事,在员工面前吹嘘。

但她就是不愿意去pUA员工。

之前在职场里,她最讨厌的,就是被pUA。

“阿姗,明天,沪菜饭局就要接待客户了,要不要我现在去请那位上海大厨,过来坐镇?”陈晓欣在厅面经理走了之后,很直接地向李姗问道。

看着李姗沉默了一下,熄掉烟,然后开口:“那道……”

“别。”陈晓欣伸手阻止了李姗要展开的话题。

她并不打算听李姗细说下去,只因为她很清楚自己的专长。

“你告诉我,行,或不行。就可以了。”她伸手点了一根烟,吸了一口,不由分说,把它塞到李姗嘴里,“我可以接受后果,我可以接受去外聘大厨,作为外援,我可以承受亏本的结局。但做菜,你比我专业,你不能把一件应该由你判断的事,推给我来决定。”

行,或不行。

如果说之前,程子轩介绍的那一个老式粤菜饭局,陈晓欣还一起参与到其中,去推敲各种原因之类,包括从心理因素上入手等等,这一次,她不打算再这么深度的参与了。

李姗狠狠地抽了一口烟,然后抬起头,望向陈晓欣,她其实想问:要是搞砸了,怎么办?你不害怕吗?

但从陈晓欣的眼里,李姗真的没有找到一丝的怯意,一丁点也没有。

她真的如自己所说一样,做好了承受结果的准备。

李姗站了起来:“我能解决。”

然后她走出了经理室。

陈晓欣在李姗出去关上门之后,脸上浮现出来,无声的笑容。

这就是她要的结果。

“真的搞砸了怎么办?”张若彦在跟她微信视频通话时,有些担心地这么问她。

陈晓欣并没有犹豫:“那就搞砸。”

她很坦然:“团队中每一个人,都需要成长,不论是张笑笑,还是李姗。”

在视频里面,身在上海的张若彦,很能听懂她话外之意:“喂,陈小心眼,都是朋友啊。”

这里面,她是有一句潜台词的。

每一个人,都需要成长;不能成长的呢?

张若彦觉得,陈晓欣的意思,就是不能成长的,就将被抛下!

不论是李姗,不论是张笑笑。

“我不pUA任何人,但做生意,是要赚钱的。”陈晓欣甚至没有什么情绪波动。

对于朋友,她可以没有任何价值上的要求,朋友,只要意气相投,可以一无是处。

但对于团队伙伴来说,她有另外的标准:“这是我没有去你公司的其中一个原因。”

她对张若彦直白地阐述着自己的观点:“我不看好你的团队,你总是被太多的因素左右。你只适合作为朋友,而不是团队伙伴。”

当沪菜饭局到来的时候,陈晓欣在经理室里看着监视器,眼神渐渐地眯了起来,隐约有了锋芒,因为她看到了两个没有想到的人,程子轩和刘英浩。如果说刘英浩,作为一个民间美食家、美食Up主,他出现在这个饭局,还是可以理解的。那么程子轩的出现,就让陈晓欣隐约感觉,有一种阴谋的味道。

做餐饮行业,特别是私厨,接这种定制而且远超正常价位的单子,其实都是在赌。

客人要按正常价格来用餐,那都是厨房做得熟络,有把握的菜,客人也许不喜欢,但不至于会砸牌子;客人喜欢,那就多来帮衬几趟,在行业里,也不会因此就名声鹊起。

但不论是那个旧式粤菜的饭局,还是这沪菜饭局,它们有一个特点,就是远远超过正常的价位,这就造成一个问题,如果客人觉得物有所值,那在行内的名气,会短时间内一下子起来;客人如果觉得不值这钱,那就算砸了,至少一两年,是会被同业拿来当笑话,认为这家餐馆,没那金刚钻,偏要去揽瓷器活儿。

而且物价局、工商部门之类机构,也可能因为客人的投诉,参与进来,各种高额的罚款和停业整顿之类,会让餐馆陷入一个绝对的困境和低潮。陈晓欣拿起对讲机,对厅面经理说:“不太对劲,备用方案。”

程子轩跟着来用餐的客人,说笑着,在服务员的引领下,走到预定的包厢,厅面经理进来招呼,在餐饮行业做了这么多年,厅面经理那双眼睛,一眼过去,俗话说,分得清大小王。

圆桌不讲究主位,但她看得出来,被众人让到对着门位子坐下的中年人,很明显,就是今天这饭局的主角,厅面经理招呼着服务员布上凉菜,自己亲手泡了一壶小户赛的普洱,给那头发有些花白的中年人布了茶,低声说道:“先生,看到侬真高兴信晌镇。”

这是上海话,就是:见到你真高兴。

她的声音压得很低,轻柔,之前陈晓欣跟她做备案的,仔细研究过。

不会在这些人的交谈里,喧宾夺主,也不会影响客人的氛围。

但那头发花白的中年人很敏锐地捕捉了这熟悉的乡音,在这异乡的餐馆里。

他微笑着偏过头,望向厅面经理。

厅面经理抬掩着嘴,脸上露出歉意,压低了声音:“对勿起,先生,侬今朝老缺格个。”

她觉得自己失言,向对方道歉,并解释失言的原因:您太有范了。

“没事体,谢谢侬。”中年人微笑着点了点头,也是压低了声音,这么对厅面经理说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