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我知道自己要重生了 > 第45章 周家往事

第45章 周家往事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我知道自己要重生了!

大宗交易,是盘中先委托申报,盘后成交。

汪洋看到这笔大宗交易的时候。

瞬间就高兴了起来。

在他看来,周帆的钱是高额配资来的。

每天要支付五六万的利息。

虽然现在看来,东延公路就是有个大利好。

但这种利好,往往伴随的是长时间的停牌。

停牌时间不确定,而且在没有落地之前,任何利好都是存在风险的。

要是停个一年两牌,光利息就要支付几千万。

确实还不如落袋为安。

而谭思愿意溢价20%的接手。

那既意味着,他对东延公路后期相当看好。

这是一笔双赢的交易。

他自己那一百万,跟着躺赚就好了。

弄完大宗交易的流程。

周帆登录了萧世雄的账户,他的也刚好是南江证券的户头。

先帮他先把东延公路给抛了。

不算溢价的那20%,萧世雄盈利的比例比他还要高。

然后,将里面的六百多万。

分作很多笔小单。

悄悄买入了两支,记忆中最近半个月内会翻番的股票。

坐庄风险大,而且劳神费力。

跟着主力蹭车才是王道。

他自己的那几千万,等明天一到账。

他也准备这么操作。

一部分用于购买那些有这两年会翻十倍的大牛股,慢慢买进去。

另一部分,就用来搞中短线,甚至超短线,跟着庄家发财。

牛市过了,就买那些有业绩的长线股,比如毛台,格力,万科等等。

A股市场的大牛买齐了,就买港股和美股的大牛。

比如腾坤,比如谭思已经买了的平果等等。

重生一世,他并不打算在金融市场搅风搅雨,那样会很累。

他只想悠闲的赚钱。

闷声发财。

他给自己定的目标也不大。

股市目前每天赚个500-1000万就够了。

太多了,市场也容纳不下。

更何况,后面还有比特币这种可以捡钱的存在。

所以,没必要在资本市场投入太多的精力。

好好的享受人生,才是实在。

蹭车也是一门技术活。

虽然三百多万的资金不大。

但周帆还是耐心的分成了几十笔,慢慢的买入。

刚刚操作完,手机就响了起来。

周建军。

“儿子,最近工作还顺利不?”

周建军也知道周帆到了证券公司。

但周帆没和他说自己是在专业炒股。

免得他们担心。

在老一辈的心里,炒股这种事是不务正业的。

踏踏实实的工作,才是正经。

“挺好的,爸。”

“听你喻伯伯说,小玉住你那了?”

“嗯。”

“她一个女孩子,又没社会经验,你要好好的照顾她,听到没?”

“嗯,我会的,你们放心咯。”周帆苦笑着点了点头。

在自己父母心中。

喻小玉应该也是相当于亲生女儿一样的存在。

这也是自己能够容忍喻小玉的原因之一。

周建军沉默了一会,试探着说道:“下个月,你奶奶在县城做70大寿,有空回来不?”

瞬间,周帆就沉默了。

他父亲一共有五兄妹。

周建军排第二。

上面一个伯伯,下面有两个叔叔,一个姑姑。

除了周帆家之外。

其他的叔叔伯伯之类的,全部都在安宁县城。

周建军是知青下乡。

遇到了他母亲刘兰香之后,两个人自由恋爱。

再后来周建军参军,刘兰香默默等了他五年。退伍回乡后,本来在县城帮某单位领导开车,但领导千金看上了他,如果他愿意的话,转正提干都不是问题。

但周建军怎么会辜负等了他五年的刘兰香?所以,在单位就没那么好混了。又加上周帆的外公外婆又意外早逝,周建军就辞职回乡,撑起了这个家。

当初这个事,周建军的父母和兄妹,是强烈反对的。

他奶奶甚至还说,要跟他父亲断绝关系。

这么多年以来。

虽是亲人,其实真正论关系,还不如近邻。

至少在周帆心里,喻志国一家更像亲人。

城里那些亲戚偶然来一次乡下,都是耻高气昂的。

随便拎点不晓得转了几手的礼物。

走的时候,土鸡土鸭土鸡蛋之类一样不落。

甚至这么多年以来。

除了三叔一家之外,其他人就没叫过他母亲一声嫂子或者弟妹。

从来都是直呼其名。

而周帆他奶奶,那就更过份了。

中间的儿子不得宠。

周建军排行老二,再加上他一个人在乡里。

自从周帆有记忆起。

她奶奶看到他父亲要么就是翻旧账。

要么就是挑刺,各种数落。

反正脸不是脸,鼻子不是鼻子的。

周建军这个做儿子的都是这样。

周帆自己的境况自然也好不到那里去。

他不是长孙,又是刘兰香的儿子,读书成绩还不好。

他奶奶嫌弃他这孙子丢人,连抱都没抱过。

他到现在都还记得。

有一年过年。

他们一家去城里面拜年。

给压岁钱的时候。

她奶奶给了其他堂表兄妹一人两百的大红包。

堂兄周博然更是一个人得了五百。

却只给了周帆20块。

还借着解释的话头。

当着一大家子人的面公然数落他父母。

说什么其他家小孩给的多是因为他们平时孝敬自己多。

而她常年住在他大伯家,看病也都是大伯家掏的大头。

而且周博然成绩好,以后是他们周家的希望,所以才给的500。

然后还说他母亲,不会教育儿子。

周帆成绩这么差,也不用买文具什么的……

总而言之,她给的这20块钱是合情合理的。

其实,周建军不止一次说过要接他奶奶来乡下养老。

是他奶奶自己喜欢住在大伯家,因为大伯家条件好。

他奶奶一点点的退休工资,也全用在堂兄周博然身上了。

至于看病,周帆的父亲确实没掏什么钱,因为他本就没钱。

但他奶奶在医院住院的时候。

只有他父亲一个人在医院没日没夜的伺候。

虽然钱确实出的不多,但他出力了啊!

而且他父亲一年到头,自己养的鸡鸭,土鸡蛋,过年杀的猪肉之类。

总是按时按点的给他奶奶送过去。

一年下来,其实也要折合不少钱。

但这些,都被他奶奶自动忽略了。

从那里后,周帆再没去过县城走亲戚了。

周建军打他,他也不去。

宁愿一个在乡下呆着。

听到周帆不做声。

周建军就叹了口气,说道:“小帆,你要是工作忙,没空就算了。”

“爸,我到时候看看情况吧。”周帆心里也叹了口气,说道:“有空我就去。”

他是真的不想跟县城里那帮亲戚打交道。

因为每次去,都感觉低人一等。

上辈子,自己发达以后。

那些亲戚又一个个的往乡下跑,想着修复和他爸妈的关系。

个中滋味。

也就只有他这种过来人,才知道。

但周帆知道他父亲的意思。

周建军是一个很孝顺的人。

他当然很想自己一起去。

毕竟,自己是他唯一的儿子。

周帆不想让父亲难过。

“那行,儿子,那你忙……”

听到周帆没有完全拒绝,周建军立马就高兴了很多。

挂了电话。

又马上发一条信息过来,提醒他准确是哪一天,在哪个酒店之类的。

周帆看了一眼,苦笑不已。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