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HP】行而上学,不行退学 > 第144章 安德鲁琼斯

第144章 安德鲁琼斯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HP】行而上学,不行退学!

“利娅夫人……利娅夫人……尤利娅?”

德拉科觉得眼睛如针扎一般刺痛起来。

是巧合吗?还是说……

“提摩太,”德拉科指着那一串陌生的名字,“关于这位安德鲁·琼斯,你知道多少?”

“琼斯先生可是拜伯里的名人,”提摩太很高兴自己能够帮到德拉科,“他的故居就在我们教堂旁边呢……”

——————————

安德鲁·琼斯,生年不详,卒于1553年。

安德鲁在拜伯里教会的修道院长大,清贫的生活磨炼了他的意志,也让他有了读书识字的机会。

成年之后,安德鲁一直在为教会做一些边缘性的工作,常常需要翻山越岭,到更偏远的地方去传达教皇的旨意。

他也就是在这个时候走遍了苏格兰与英格兰的大地,这也许就是他笔下那么多精彩的故事的灵感来源。

总之,在攒够一点钱后,安德鲁就回到了拜伯里,开始了他的文学创作(他这个时候至少30岁了)。

他一生创作了3部长篇剧本,6部长篇小说和3部病隙随笔。

很遗憾的是,当他在世时,没有一家出版商看到了这些文字的价值,教会甚至将他贬为异端,害得他遭受了近10年的牢狱之灾。

但这些苦难没有打倒他,反而让他作品里的人文光芒更加灿烂。

终于,在他和朋友们的不断努力下,《利娅夫人》在1552年被搬上了舞台。

《利娅夫人》一经首演,便引起了一片谩骂之声,此后的百年里再也没有一家剧团愿意出演。

因为安德鲁在剧中塑造了一位完全颠覆了传统女性温柔忠诚形象的夫人——一位精通炼金术的女巫。

这个故事的从拜占庭时期跨越到亨利八世时期,堪称一部中世纪史诗。

通过描绘利娅夫人波澜壮阔的一生,安德鲁批判了天主教会,无情地嘲笑他们传授黑暗和罪恶,赞美了人不屈的灵魂,体现了早期英国的人文主义思想。

更关键的是,安德鲁还在剧中呼吁女性摆脱“丈夫的附庸”的地位,努力去追寻自己的人生。

要知道,第一次女权运动的浪潮可是在19世纪才会出现啊!

安德鲁领先了时代三百年,理所当然地受到了封建和男权的打压,让《利娅夫人》明珠蒙尘。

于是他的人生的最后一年便在疾病与谩骂中度过。

1553年的冬天,安德鲁在拜伯里的小木屋里与世长辞。

不过好在,我们今日终于开始正视女性的自我意识的崛起,这部伟大的作品也将再次被搬上舞台。

《利娅夫人》的全球巡演将由英国皇家歌剧团承办,于伦敦科文特花园皇家歌剧院启航。

如果你也对这位饱受争议的女性角色感兴趣的话,一定不要错过11月1日的伦敦首演哦!

——————————————

11月1日,伦敦。

夜幕下皇家歌剧院灯火通明。

在过去那个没有电视机的年代,歌剧院曾经是名流雅客消遣的唯一去处,马车将街道挤得水泄不通,侍者在金色的大门前高声诵唱每一位贵宾的名号。

如今没有哪一位贵族敢这么做了——至少在民众面前,他们保持着低调与神秘。

然而今夜,人们看到金色的大门厅旁,一扇小巧而精致的门被打开了,那仿佛从上个世纪穿越而来的侍者昂首立在那里。

有上了年纪的老人向小辈们解释道:“那是贝德福德公爵通道。”

“那是什么意思?”

“意思就是,那是贵族才需要考虑的问题。”老人说,“我们这种小市民就别管那么多了。”

由于剧院的土地是向贝德福德公爵租来的,剧场中至今仍保留着一个被称为“贝德福德包厢”的私人包厢,该包厢从不向公众售票,后台入口旁还有一个自成一体的私人入口。

几个小孩起了兴致,坚持守在寒风中,想要看看来者是何人。

老人摇了摇头,自己先进到温暖的室内了。

那位贵客没有让他们等太久——或者说他们根本就没有看清楚他是从哪里冒出来的。

总而言之,那汉白玉的石阶上突然多了一道黑色的身影。

淡金色头发的年轻人懒散地拾阶而上,矜贵与清冷浑然天成,吸引了来往所有宾客的目光。

唯一遗憾的是,他的眼睛上蒙着一块黑布,似乎是有什么身体上的缺陷。

不过正是这点缺陷,才让人们更加好奇他过去的经历,对这位少年充满了怜惜。

“他不需要导盲杖吗?”

“嘘,别说了,他走过来了。”

那只苍白而筋节分明的手递出了一张暗红色的请柬,侍者恭敬地接过,高声念诵道:“威尔特郡,德拉科·马尔福阁下。”

这份请柬当然不是布朗神父为他准备的,而是他动用了卢修斯的关系找来的。

马尔福家族在麻瓜世界拥有爵位和土地,这得益于他们的先祖阿尔芒·马尔福,他曾经用魔法帮助“征服者威廉”君临英格兰。

只不过从十六世纪《国际保密法》颁布后,马尔福家族便淡出了麻瓜贵族的社交圈。

他们当然舍不得在麻瓜界世代经营的人脉,因此依然与那些贵族保持着密密的联系。

所以才说,马尔福永远为利益而生。什么“纯血主义”,什么“改革主义”,对我有用的就推崇,对我不利的则反对。

这才是马尔福家族真正的立场。

穿过暗红色的走廊,德拉科的视野豁然开朗。

这里是整个剧院中视野最好的包厢,二楼的3号包厢。

明显比其他包厢宽阔不少的空间里,仅只摆放有两个高背椅,角落里还有侍者随时等候差遣。

其中一个座位上已经坐着一位白胡子的老绅士了。

德拉科知道,这一定就是现任的贝德福德公爵。

老公爵温和地向他点点头,接着便举起了老式的双筒望远镜,显然不想过多寒暄。

他一点也不好奇这个眼盲的年轻人要如何观赏戏剧,似乎对马尔福家族的“特殊”有所了解。

德拉科也顺势在稍靠后的高背椅坐下。

大厅中座无虚席,头顶的灯光依次熄灭,喧闹的人群也渐渐安静下来。

舞台上,暗红色的帷幕拉开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