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穿越七零资本家大小姐搞事情 > 第84章 大黄米切糕

第84章 大黄米切糕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穿越七零资本家大小姐搞事情!

圣诞节这天,林珍娜的生菜长成能吃的样子了,就是样子有些奇怪。

看种植手册上的照片,生菜应该是像白菜那样一片一片的包着长。

可这怎么就长成一棵生菜树了呢?快跟旁边茄子秧一样高了。

还有这个球生菜是怎么混到普通生菜种子里来的?

“好想去吃外滩五号顶楼的那家粤菜馆啊,他家雪花牛肉粒和吉祥葫芦鹅肝超好吃,吃完下楼沿外滩逛一圈,消消食,差不多到夜场时间正好去18号的露天酒吧,那家圣诞节免门票不说,开卡座还送果盘和水烟。”

这个时代的国内是不允许过洋节的,不像后世,崇洋媚外到把自己国家的传统节日都忘了,年轻人们大肆庆祝外国节日。

甚至把5月份的母亲节,真的当成感谢母亲的节日了,殊不知那是一个美国人,为了纪念自己母亲忌日搞出来的。

其他节日不再多提,但在洋鬼子的圣诞节多喝点发个疯还是挺嗨皮的,那感觉就像幸灾乐祸人家的神噶了一样。

“露西,去大队长家问问翠花婶有没有时间,就说我想请她过来教咱们做豆包。”

下过几场雪后,到处都是白茫茫的一片。

大队部会组织每家每户出人扫雪,当然是仅限扫出一条路的那种扫。

说是猫冬,其实大家也没有真正的闲下来。

男人们或出去修坝挣工分,或上山砍柴。

女人们要做的就更多了。

这个年代的男人几乎全是大男子主义,家务活几乎从不伸手,更别提还有一些旧社会流传下来的恶习。

长时间的压迫,让主妇们练就了一手精打细算的绝活,一个好的女主人可以在贫穷的日子里,让全家十几口人不挨饿。

像翠花婶就是其中翘楚,她会下酱,会做豆腐,会做大黄米切糕,据说还会炸油条,但是舍不得油,所以很多年没炸过了。

朱大队长一听是林珍娜让人来请的,立刻帮忙穿棉袄,拿手套,又叫两个最勤快的儿媳妇陪着一起去,就差亲自把他家老婆子打包送过来了。

当林珍娜见到这三位,差点气得一佛升天二佛出世。

暗骂那姓朱的还真是个单细胞生物,还真当她是单纯找人来干活的?

“婶子,给您添麻烦了,东西都在这儿,您看看还缺什么不?”

“哎嘛老全呼了,这老些黄米面儿,不光够蒸一锅粘豆包,都能再蒸一锅大黄米切糕了。”

“那就蒸吧,切糕我也爱吃,婶子和嫂子们想喝点什么?

红糖水,麦乳精,还是橘子汁?”

翠花婶假意客气推脱了几句,到底扭扭捏捏的要了一杯橘子汁。

这个年代的橘子汁不是汇某果汁,而是天津牌浓缩桔子汁,得用凉开水或者热水冲开才能喝。

一勺浓缩桔子汁往往就能冲一杯,当然,要是想喝的浓一点,桔子味重一些还是得多放两勺。

味道肯定比不上鲜榨果汁,但即便如此,也是这个年代招待贵客的好东西。

眼看那三个人和赵露西忙的热火朝天,厨房都快没有下脚的地方了。

林珍娜不想动手帮忙,又想学这门手艺,只能跟高栋梁蹲在门槛上,一起边嗑瓜子边看她们是怎么做的。

“你跟这干嘛呢?”

“等着吃呢,嘿嘿~”

“肖知青呢?”

“上山啦,丫最近打猎上瘾,这边的山都快让他趟平了,你跟我蹲这儿干吗?”

“反正不是等着吃,瞅你那点出息!”

“嘿~小丫头片子。”

“傻大个子!”

高栋梁刚要回嘴,门忽然开了,两人同时往后仰。

眼看就要摔倒,背后竟多出一双大手托住了她。

“唔哇,吓死我了...肖知青?”

“还好吗?抱歉林知青,我不是故意的。”

“没关系,你松手吧,我能起来。”

肖弋默默收回自己的手,还要说些什么,就听旁边响起一道杀猪的叫声。

“啊~老肖你丫的没良心,你要踩死劳资啊!我这么大个人躺地上看不见吗?”

有一种蠢,叫一群人看热闹,受伤的却总是你!

林珍娜特别喜欢看他俩相处,每天相爱相杀又腻腻歪歪的,还有身高差和体型差。

他俩要是真的社会主义兄弟情,那自己必须做头号粉头。

幸好肖弋不知道她在脑补些什么,要是知道,估计祈求上天六月下冰雹砸死她的心都有。

“林知青,切糕蒸好啦,给你切一块尝尝啊?”

“谢谢婶子,这个是要蘸绵白糖吃的吧?”

“哎呀,想不到林知青还知道俺们这切糕咋吃的呢,你是南方人吧?”

“是哒,我是淞沪来的,但我们南方那边很喜欢吃这种糯叽叽的食物,像是条头糕、小方糕、猪油糕、双酿团、百果蜜糕,青团,这些都很好吃。”

“你们那边花样挺多啊。”

刚出锅的年糕还有些烫嘴,糯叽叽的大黄米糕中间夹着厚厚的一层甜豆馅,用砍骨头的大刀切下一片来,再用刮刀抹上一层厚厚的绵白糖。

一口咬下去,软糯香甜十分弹牙,豆馅儿的香味混合着米香特别好吃。

林珍娜吃的两颊鼓鼓,活像只小松鼠,或许她自己也没注意到,每次一吃到好吃的东西,她就会变得话多些。

“好好吃哦!”

“好吃吧?稀罕你就多吃点儿,这丫头吃相真有福气。”

“你们也吃啊。”

大家坐在一起吃着热乎乎的切糕,因为切糕是东北特有的做法,所以除了林珍娜,大家都没吃过。

不过她也很久没吃过了,从大学三那年到死后穿越过来,起码十几年吧。

曾经,她在三轮车架起的小摊上,遇到这种从未见过的糕点,让摊主切了一大块才要五元钱,白糖还是赠送的。

因为烫吃不到嘴里,只能先打包。

等揣回寝室白糖都化了,比没化之前应该是更甜了,要不是实在太大块,真想一次都吃完。

后来她还把这种切糕介绍给了自己前男友,理工科直男,既不喜欢甜食,也不喜欢排队。

但还是经常去那个小摊排队给她买切糕,当时,好像他也说过她吃相有福气来着。

“林知青?林知青!”

“啊?婶子叫我?”

“嗯呢,我问你这老些豆包儿是一次都蒸喽,还是现吃先蒸?”

“都蒸了吧,蒸熟再拿到外面冻上,这么多能吃好久了。”

“那行,那我这就给你蒸喽去。”

林珍娜使劲摇了摇头,把乱七八糟的回忆甩出脑子里。

不念过往,不负当下,不畏将来。

虽然是句鸡汤,但只要能管饱,偶尔喝一喝也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